超前一步?乐视大屏运营市场潜力到底有多大?

写在前面:

任何商业模式都离不开用户。

不同的是,有的是直接从用户头上获利,比如硬件收费模式,有的是通过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而获得收益,比如电商平台。

伴随今年年初乐视超级电视家庭保有量突破500万台,乐视勾勒的大屏运营生态似乎到了开花结果的时候。

从大屏广告,到大屏购物,从大屏影视,到大屏赛事,从大屏儿童到大屏游戏等等,基于大屏的各种商业化试水、探索,纷至沓来。

而这应该就是乐视所谓“生态化反”的关键所在, 量变之后将是质变,硬件销售之后才是大屏运营起点。

文/李俊慧(微信公号:lijunhui0507)

日前,久未露面的乐视致新总裁梁军站台乐视“玩大的”发布会,一口气发布了三款电视新品。

据悉,在6月1日开售首日,超级电视总销量超 10万台 ,总销售额超 2.84亿 ,其中4款新品电视超4 X40、超4 X43、超4 X55、超4 X65 Curved 24小时总预约量超 27万台京东、天猫平台乐视超级电视总销量、总销售额稳居第一!

至此, 如果按尺寸分类 ,乐视超级电视已经在120吋、70吋、65吋、55吋、50吋、43吋、40吋等多个型号中完成产品布局; 按照观看场景看 ,乐视超级电视也已可覆盖客厅、卧室、商场等多个生活场景,而 在人群辐射上看 ,除去乐视占据优势的明星人群、精英人群,也实现了单身、三口之家及多口之家的覆盖。

因此,如果说,与去年相比,乐视对超级电视的底气算是更足了,那么,与三年前相比,乐视在智能电视领域应该已经彻底走出了“画饼充饥”的质疑,并且来势汹汹的不停在吞噬着市场。

那么,当其他厂商开始聚焦内容时,乐视正在发力的大屏运营市场到底有多大?超前一步的乐视又能收割多少?

大屏运营:超前一步的乐视在狂奔?

细心的人会发现,进入2016年以来,以“开发布会”著称的乐视超级电视在运营上正在 分众化、商业化和精细化。

从商业化来看, 依托截至今年年初累积500万台超级电视数千万人群覆盖的优势,乐视超级电视加速推进 内容付费 (C端用户会员费)、 大屏广告 (B端用户广告费)、 大屏购物 (大屏电商平台化)以及 周边付费 (游戏及周边设备)等 付费场景构建。

而在分众化层面看,从 影视、体育、亲子、游戏、音乐 ,通过对用户兴趣和爱好的标签化管理,借助大数据及智能推荐技术,为每个电视用户量身定制不同的 大屏内容入口

显然,这种分众化的用户管理,可给乐视在用户运营方面提供支撑, 让各种商业植入或推广,显得不生硬甚至让用户产生水到渠成的体验。

精耕细作:大屏运营价值至少千亿量级,而且只有更大

乐视智能终端研究院数据显示,超级电视 日均开机率达65%日均开机时长达5.8小时周均点播时长21小时 。乐视超级电视已成为电视行业最具运营价值平台。

事实上,在 收费服务方面,影视会员、儿童生态、大屏购物及大屏游戏 等,乐视超级电视已经初具规模。

数据显示,大屏 超级影视会员 4月深度活跃用户破 300万人

数据显示, 乐视儿童深度活跃用户 4月环比 增长19%。

数据显示, 大屏购物 销售额快速增长, 4月 销售额突破 133万元 ,预计 5月 销售额将突破 217万元

数据显示,大屏游戏深度活跃用户规模正迅猛攀升,季度环比平均增长 32% ,其中2016年Q1深度用户同比增长 193% ,游戏类应用占超级电视TOP100应用比例达到 35% ,已成为超级电视用户重要应用场景,游戏用户月 度ARPPU值137.3元 ,付费率季度环比增长 57% ,ARPU季度环比增长 100%

显然,乐视在用户运营方面的成果都在相关数据上得到了“体现”,更重要的是, 这还是乐视在超级电视家庭保有量在500万台的基础上实现的。

按照乐视拟定的2016年度销售目标600万台,一旦达成,必然会给包括大屏广告、大屏购物等在内的各种商业化探索带来翻倍式增长。

仅以大屏广告为例,当年分众传媒凭借楼宇电视广告,虽覆盖人群不过千万人,但是,并不妨碍其登陆纳斯达克,市值一度高达70亿美元。

截至2014年12月31日,分众传媒视频媒体达13.4万个(覆盖220多个城市)、框架媒体达96万个(覆盖46个城市)、卖场终端5.88万台(分布于沃尔玛、家乐福等大型卖场,共约1900家),此外,还与220多个城市的1300多家影院签约,现在已是线下流量第一入口。

据2016年4月数据,分众传媒的最新估值为1499亿人民币,约合231亿美元,仅次于阿里、腾讯、百度和京东。

如果把 “客厅”或“家庭” 看做一种类型的 “分众广告场景” ,那么,仅大屏广告一项,伴随乐视超级电视家庭保有量突破 1000万台 ,其潜在的广告价值和潜力也是不容小觑的,价值将不低于分众传媒的 100万块 屏幕。

据悉,2016年第一季度,乐视大屏周均下单金额突破了 1000万 ,单月广告营收已近 5000万元 ,广告收入比去年增长了 545% ,广告主数量同比增长了 557%。 而根据分众传媒2015年财报,其2015年全年营收86.2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07%。

如果按照目前量级和增速,不出两三年,乐视的 大屏广告 将与分众传媒的 小屏之王 的地位分庭抗礼。

实际上,除了大屏广告价值外,再加上内容续费价值、分众运营价值、大屏购物价值、大屏游戏价值等,乐视大屏价值显然至少也应该是 千亿量级 ,而且只有更大!

而在精细化运营方面 ,乐视不仅通过多尺寸建立自己的 “超级电视家族” ,实现对不同人群及使用场景的全面覆盖,还通过对用户使用偏好的智能化管理,为用户提供 “千人千面” 的交互界面,更容易唤醒用户与电视进行互动, 发现用户需求并智能推荐各类内容、产品或服务

从被嘲笑到被模仿:乐视超级电视已让对手“跟不上”

三年前,当乐视喊出要做电视时,大多人对此 “不以为然”“嗤之以鼻” ,三年后,乐视智能电视玩法不仅成为各类新入场的厂商学习的楷模,也成为传统电视厂商实现业务转型的重要参考。

只不过,当越来越的智能电视厂商效仿乐视聚焦 “内容” 时,乐视则悄然布局 “大屏运营” ,并提前在各个领域实现了有效突破。

而这种从 “看不起”、“看不懂”“跟不上”、“学不会”确实也是很多行业“墨守成规”玩家的切身感受。

而放在乐视大生态体系来看,乐视超级电视只是其中一环,同时各子生态又都不断为超级电视输送价值,在很多细分领域,乐视看似“玩火”或“激进”玩法的背后,其实,恰恰是乐视各子生态之间相互协同作战。

比如,“414硬件免费日”期间,易到用车充值送电视、手机的做法,既实现了与其他专车充值优惠的差异化竞争,还有效实现了对电视、手机等硬件产品的“入户”或“到手”。

因此,如果说,三年前,乐视在智能电视上算是“画饼充饥”,三年后,乐视在智能电视已经进入“精耕细作”阶段, 甩开同行不止一个维度。

(李俊慧,首发iDoNews专栏,长期关注互联网、知识产权及电子商务等相关政策、法律及监管问题。邮箱:lijunhui0602#163.com,微信号:lijunhui0602,微信公号:lijunhui0507)

本文被转载1次

首发媒体 百度百家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乐视大屏电视乐视大屏手机乐视手机屏乐视手机乐视大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