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阅兵报道确立了资讯类APP为第一传播渠道
是新闻资讯类APP、还是社交类APP主导移动资讯的分发,在美国市场还需要进一步观察,在中国市场,通过阅兵报道的洗礼,将快要见到端倪。
鉴于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的速度,中国互联网新闻资讯市场已经飞快完成了“门户网站—搜索引擎—手机端”的三段式发展。
1、移动传播新秩序的确立
原有互联网传播规则被打破,新的规则正在重建。2001~2008年,四大门户把持网民三观;2009~2013,百度掌控网民的信息入口;2013至今,微博微信和今日头条腾讯新闻塑造人们对世界的认知。
一次接一次大新闻事件传播,让移动互联网的传播路径愈来愈清晰,被打破的旧规则逐渐演变成新秩序。
2015年的大阅兵是个分水岭。新闻的传播与接受都在移动端,各家新闻资讯APP拿出了看家的本事。
这次的一个巨大不同是,六大新闻客户端,将新闻的文字、图片和视频直播,都放在了移动端。
根据今日头条的官方数据,截至9月3日17时,今日头条阅兵视频直播页的展示量超过7000万,阅读量超过1000万人次,峰值在线人数超过200万。今日头条阅兵报道视频回顾专题的展示量1.5亿次,阅读量超过2000万人次,累计播放超过3000万次。
来自腾讯的数据显示,腾讯网在线观看阅兵直播的人数逼近1500万,近8成来自移动端设备,是腾讯网历次大事件直播之最,也就是1200万人是利用腾讯新闻观看。
对比门户网站时代的顶峰,2008年奥运报道时,排名第一的新浪网奥运频道,日均独立访问总量约为3000万。
虽然两者的指标不尽相同,但也可以管窥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下,新闻类APP的阅读已经快要比肩原来的PC门户。
2、资讯类APP正式成为第一传播利器
传播学大师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即人体的延伸,是人感知周遭环境的第六感觉;拉斯韦尔和施拉姆则认为,通过新闻传播,人们可以监测环境变化和娱乐消遣,政府可以进行社会控制规范传递。
新闻传播兼具政治、经济和娱乐等多重功能,既能实现广告收入等,又能塑造人对世界的认知,所以默多克认为,在现代社会,新闻业简直是最美妙的行业,拥有报纸就相当于拥有权力。
默多克说的并没有错。当然,世易时移,他所谓的报纸,眼下就是移动互联网主流的资讯渠道,资讯类APP和社交媒体。
虽然AppStore上有上千个新闻类应用,但影响力却逐渐向两种模式集中:资讯类APP和社交软件中的媒体功能。
在最新的苹果AppStore免费排名榜中,腾讯新闻第57位,今日头条65位;在新闻类目下,腾讯新闻排名第一,今日头条排名第二,居于第一梯队。网易、搜狐、一点资讯和Zaker位居第二梯队,澎湃、界面、新华社等居于第三梯队。
社交媒体方面,微信和微博都排名都高居前列。
腾讯新闻跟微信都是腾讯旗下产品,腾讯新闻有很大一批下载量是微信带来的,但腾讯新闻、今日头条却在跟微信争夺谁是第一传播源。
苹果将要发布的iOS9中集合的新闻APP,正是学习今日头条的个性化推荐模式,将与Facebook的instant articles争夺第一信源。
在美国的非管制市场下,Facebook的“即时文章”(当用户点选动态消息上的新闻链接时,不会引导到新闻网站上,而是直接连接到instant articles页面中,缩短新闻下载时间),是当做一个重要的主打功能设计的,也是今年刚刚推出的产品。
而对中国的微信来讲,媒体和传播生意,不是一个好的模式。微信有太多的游戏、分发和朋友圈广告等盈利模式想象空间,订阅号这个收益不会太大,但可能惹来大麻烦的产品,自从2012年诞生以来,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动作。
对麻烦不断几乎无收益的订阅号,微信一向的态度是关停并转,绝不拖泥带水。微信虽大,却并没有准备给资讯传播一块自由天地。
微信和微博等社交媒体的克制,是中美的巨大差别。社交化媒体的保守发展,给个性推荐的资讯类APP留下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大阅兵的检验,基本上确立了资讯类APP主导传播的地位,人们在今日头条和腾讯新闻观看直播、获取新闻,在微信群吐槽交流。
社交媒体作为信息获取的辅助,是有益的补充,但社交媒体并不愿过分强调资讯传播功能,社交软件还是愿意做信息沟通、移动支付等低风险高收益的方向。
在美国,苹果新闻聚合和Feedly、Flipboard、Google News可没这么容易战胜Facebook、Twitter和Snapchat。
在中国,今日头条已经和央视新闻推出了“主席视角”,把新闻传播当做第一要务,手机客户端看电视直播竟然没有卡顿,这在社交媒体来说不可想象——不可能将这么多资源赋予资讯传播。
资讯类APP接过传播的接力棒,将继续壮大,资源继续向领先者靠拢。第一梯队腾讯新闻和今日头条的估值,还将继续做大。
-----------------------
超先声,王超的微信公众账号,关注互联网和新科技。微信搜索“chao-xiansheng”,倾听进步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