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率论”在熟人微信上玩起了陌生人社交
哈佛学生扎克伯格为了和美女搭讪,黑进学校的教务系统调取校友信息后,在宿舍鼓捣出了Facebook。时至今日,小扎同学已经成为全世界人脉最广泛的华裔女婿。在上海海洋大学,也有一位大三学生,鼓捣出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交项目“概率论”。
成立近两年只发了84篇文章,但一场活动随随便便就能吸引到2万人参与,已经有90万粉丝但活跃度依然保持在20%,依托于微信公众号的陌生人社交实验产品“概率论”,走出了一条和大多数内容创业者都不相同的道路。
“概率论”是什么鬼?带着疑问,新榜采访了秦昱莹——一个正在上海海洋大学读大三的学生,一个刚拿到300余万融资的社交创业者。
有趣的灵魂总会相遇,概率是千万分之一
每天你都有机会和很多人擦身而过,而你或者对他们一无所知,不过也许有一天他会变成你的朋友或是知己。
《重庆森林》里这句台词,跟“概率论”的气质非常像。
2015年9月的一天,刚参加完“八分钟约会”线下活动的秦昱莹有些沮丧。大一的新鲜感早已过去,她发现不管自己怎样努力,都只能认识同班和同部门的人。她想通过线下沙龙遇见有趣的人,却发现有的只是“尬吹”和“尬聊”。
于是她找了二十位跟她有同样困惑的年轻人,一起创立了微信公众号“概率论”。
“概率论”的关键词是“治愈”。从它推送的文章标题你就能看出它的性格:
《我还在等你的回复。》
《我承认,我做不到。》
《希望你过得好,并且我一无所知。》
《“给我打起精神来啊混蛋!”》
《我想陪你一起不开心啊。》
真想统计一下,它们的标题出现了多少个“你”、“我”,以及标点符号。
而让“概率论”区别于其它情感类公众号的,是它去年5月20日推出的“一周CP”模式。
落选者也会收到一个微信号
“一周CP”的玩法是这样的: 用户报名,官方根据用户的年龄、性别和所在地匹配CP。匹配成功的用户被拉进一个微信群,每对CP共同完成群主发布的任务。比如共同拍一组创意照片,为对方唱一首歌等。一周后,群解散。
起初,“一周CP”活动大概是3个月推一期,后来变成一月一期。很多人戏称这个活动是变相相亲,可秦昱莹并不这么认为。在她看来,这件事的关键不是“七天恋爱靠不靠谱”,而是“你是否感受到社交的奇妙”。不管结果如何,跨出原有圈子,同陌生人发生交集,本身就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1.0版本推出后的一年时间里,有近百万人报名了活动,体验者覆盖了46个国家、380座城市、2954所院校。
利用微信社交链,点对点传播和自运营
“概率论”现在的粉丝不足百万,可几乎每篇推文都是10w+,内容推送阅读数多为15-20万,活动推送阅读数在12-15万。
新榜平台推测“概率论”的活跃粉丝有120万,实际上她们所有粉丝也只有90万。这说明,“概率论”粉丝的活跃度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概率论”那些看起来非常内向的活动,其实都起着拉新促活的作用。它们有一个共同点:搜集用户的微信号,并试图把他们连接起来。
“概率论”重新定义了“房屋”这个概念。简单说来,“房屋”是承载有趣之人的容器。早期,“房屋”就是一个有特定主题的微信群。人们在群里讨论失眠、打工、精神食粮等话题。之后的“房屋”概念就越来越虚,不再是一个具象的微信群,而是指活动聚集起的一群人。
房屋活动本质上是交换名片活动,但同时交换的,还有两个陌生人之间的内心独白。 基本玩法是:你给公众号留一段话和微信号,就能收到另一个人的留言和微信号。
“概率论”想方设法地给用户创造“互加好友”的情境,比如“零点巴士”,添加对方是为了传达新年祝福;比如“晚安牛奶屋”,添加对方是为了道声晚安。
有了外部理由加持,搭讪就不那么尴尬了。
这类双边关系,都产生在“概率论”的粉丝内部。换句话说,都是促活。而“24小时邮局”在我看来又是一个升级版,它的玩法是:1、用户充当寄信人,写下收信人微信号和想对他说的话;2、用户充当邮差,添加收信人微信,给其寄信。
看起来只有两方,实际上是三方,且“收信人”不是“概率论”的粉丝。也就是说,这是一种拉新手段,类似口碑营销。
“概率论”还有两个运营原则,是“轻运营”和“自运营”。
“概率论”成立后大半年,一直在做线下社交实验。每举办一场活动,需耗时两个月甚至更久。这种模式由于用户参与门槛高、时间不灵活、受场地限制大,并不能得到很好的传播和延伸。
所以很快,“概率论”的活动主场就转移到了线上。房屋活动公开招募“房主”和“房客”,很多规则由粉丝制定。这种“自运营”在早期会事半功倍,后期却有可能引发混乱——尤其是在制度尚不健全的初创团队中。因此秦昱莹不得不再认真考虑一下运营模式,避免过度“自由”造成另一种“沉重”。
不可持续的“一周CP”
在中国,熟人社交已是腾讯的天下。因此所有之后冒头的社交软件,几乎都是陌生人或半熟人社交,且大部分会有一个引爆点。比如“陌陌”以“约炮”闻名,“无秘”引发人的好奇心。而赤兔、脉脉一类的实名社交软件,因职场属性明显而更像一个工具。
这些带有明确目的性的社交软件,沟通效率看似有所提升,其实是在下降。一方面,没有前期铺垫,陌生人社交经常陷入尴尬;另一方面,多数人带着有色眼镜,美女和精英更容易在陌陌上获得关注,大部分平民屌丝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所以就有了“一周CP”这种由官方带节奏,减少陌生人社交尴尬的活动。
不过,“一周CP”模式在运营中也出现不少问题。
首先是性别失衡导致的配对难题。
“概率论”女性粉丝的人数是男性的两倍还多。一般来说,官方匹配的标准是:异性配对、同城配对、同龄配对。这意味着至少一半的女性报名者无法参与活动。目前,约30%的用户配对成功,官方没有刻意协调性别以增加配对成功率。
其次是“一切看概率”导致的不稳定性。 七天后真正成为CP的毕竟是少数,大部分人只是多了一个普通网友。“概率论”的平台调性和低配对成功率,抬高了用户的期待值,也增加了让他们失望的可能性。
最后是创意和新鲜感难以维持。 “一周CP”从1.0到8.0的基本玩法都没变。多数人会参加两次“一周CP”活动,到了第三次,新鲜感就会剧降。
更何况,基于微信平台的轻社交,无法沉淀用户数据,这让“概率论”的想象空间受到很大的限制。
更多可能的“一周CP”
秦昱莹也清楚地认识到,“一周CP”模式可以作为一个引爆点,但并不足以成为一款独立产品。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这个全由大学生兼职运营,起初把目标受众定为“大学生”的微信公众号,现在的粉丝有一半都不是大学生。这意味着“概率论”可以更大胆地进行商业化尝试。
目前,“概率论”没接过一次广告,但也迈出了商业化试探的脚步。虽然房屋活动“寻找世界上另一个我”和爱奇艺合作,“一周CP”7.0和《春娇救志明》合作,但仅限于资源互换:“概率论”会给合作方适当品牌曝光,合作方给“概率论”一些电影周边。
“概率论”在上海的办公室
当被问及以后的主要发展方向时,秦昱莹回答得比较谨慎。
“我们会推出关于小概君的故事,”秦昱莹说,“概率论”之前已在微信公众号上推送过音频和漫画,之后会探索全新的出版方式。同时,团队正在打磨一款独立App,偏陌生人社交,但也有内容社区。
2016年8月,已关注“概率论”大半年的青锐创投投资经理找到秦昱莹,和她进行天使轮谈判。去年年底,“概率论”拿到300多万投资。
融资之后,“概率论”团队人数扩张到三十人,依旧分线上线下两部分。秦昱莹在上海五角场附近租了个loft,大家再也不用讨论选题到咖啡馆打烊,被店员赶出去了。
我一直想问的是,“概率论”是否找到除“一周CP”以外的发展方向。但直至采访结束,我也没听到我想要的答案。或许答案在那款正在打磨的新产品中,或许团队也还在寻找。
可能,对这群二十出头的“小概君”而言,最完美的作品,永远是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