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是会呼吸的痛
4月初,英特尔前CEO、著名管理大师安迪·格鲁夫去世,这个硅谷最伟大的偏执狂连带着他领导的PC时代,一起离开了我们。生前,格鲁夫曾获得“全球最严厉老板”之称。20世纪80年代,面临竞争对手日本企业的穷追不舍,格鲁夫为了加快公司发展步伐,特此推行了“125%计划“——要求员工每天额外加班2小时,并且没有加班费。这便是最初加班制度的由来。
在产品更迭迅速的互联网行业,“快”成为互联网公司取胜的不二法门。为了快,始于90年代初的中国PC时代从2014年开始步入移动互联网大潮。因此,地处互联网最为发达的北上广深,一座座“新不夜城”夹杂着生存和梦想,向死而生。这些年轻的互联网人或许没有看过凌晨四点洛杉矶的样子,但是深夜或凌晨仍灯火通明的写字楼里,只剩下键盘轻触的声音和散落四周的外卖盒。电脑屏幕的后方,是无尽的黑洞和空虚。
偶尔,他们会想到死亡。
为什么加班?
还记得8小时之歌吗?
我们要把世界变个样,我们厌倦了白白的辛劳,光得到仅能糊口的工饷,从没有时间让我们去思考。我们要闻闻花香,我们要晒晒太阳,我们相信:上帝只允许八小时工作日。我们从船坞、车间和工场,召集了我们的队伍,争取八小时工作,八小时休息,八小时归自己!
这种经过百年奋斗而争取来的八小时工作制似乎与互联网公司是绝缘的。对于加班的态度,大部分持有无奈和矛盾的心态:一方面互联网是世界上增长最快也最动荡的行业,互联网公司需要的是昼夜奔袭千里攻城拔寨的战士,因此必须加班才能不被行业所淘汰;另一方面除了少数工作狂之外,并没有人真正热爱加班这件事。
有哪些不靠谱的加班理由?
第一种是刚毕业没几年的职场新人,多数在大城市打拼,无钱、无房、无对象。相比出租屋环境的脏乱差,他们宁愿下班后滞留在环境更好的公司里充实自己的业余生活,比如上上网、听听歌、打打游戏之类。
第二种人当属职场精英,年纪在30岁上下。他们加班多半因为家庭不幸福,相比家务活,加班更是一个轻松的活儿, 就像《中国式离婚》中的那个丈夫,号称加班,其实是在单位玩《侍魂》,顺便跟单位的小红颜知己贫两句,也算“眼睛吃冰淇淋,灵魂做沙发椅”,给自己找个乐儿。
最后一种就是看着了加班的好处。虽然大部分公司对于加班都是不提倡,但必要的加班还是会提供餐补、报销打车费等福利,有的公司甚至将加班和绩效考核挂钩,这样无形中就助长了加班风气。
除此之外,从众心理引发的加班,看到同事或者老板都还没走,自己也不好意思提前走,便自动加入了加班大军中。
该不该加班?
有社会学者认为,与其说加班是基于一种责任感而工作,不如说是基于一种危机感而工作。
从滴滴出行大数据来看,一线城市的互联网创业公司员工拥有更自由的上班权限,但与此同时,加班也成为了家常便饭。数据显示,城市平均下班晚高峰出现在17:00-18:00前后,而互联网创业公司在21:30-22:00才形成了真正的下班高峰。
到底应不应该加班?哲学家罗素说过,参差百态乃幸福之源,支持加班或者反对加班都是强调生活方式的选择,这本身无可厚非,认同应该加班的人应该也同时认可其在工作中产生的价值,并且本身没有什么额外生活负担,加班可以提高工作技能、开阔视野以及错开下班高峰期,甚有情怀主义者,将加班当做实现梦想的一部分。
反对加班也并无道理。这类人或许除了工作之外还有属于自己的个人爱好,比如学习一门外语或者去健身房跑上一个小时。他们看重的是身心发展和家庭关系的维系,留下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总比过度透支自己的身体要好。因此在八小时之内,他们就抓紧了每一分每一秒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无意义的加班。
能说上面两种说法孰对孰错吗?小孩才分对错,大人只看利弊,除了那些鄙视一切朝钱看的理想主义者和笃信人就该拼死拼活否则被淘汰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者。
加班背后的毒鸡汤
阿里巴巴内部曾经流行过这样一句话,加班是好的,加班也是不好的;加班是可以的,加班也是不可以的,但工作没完成就是不可以的。其实最主要的是要取决于你自己,你自己的内心真正想要什么,这点特别重要。
无论是哪种原因的加班,只要自己摆正好心态,准备好外卖,手机充好足够的电,几个小时很快也就过去了,但可怕的是,你的身边总是有那么一群人,以加班为荣,当你深夜加班结束,拖着疲惫的身躯还不忘记打开朋友圈或者微博的时候,那些晒加班的状态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要想晒的好,黄金四原则不可少。原则一:切记不要表现出吐槽情绪,一定要满满的正能量和感恩之心;原则二:有图有真相,背景稍露一下办公桌等地理识别度高的东西;原则三:细节决定成败。一是加上地理坐标,必须是公司或公司附近,二是时间最好在下班后2-3个小时内,朋友圈饭后流量高峰发,也可选择凌晨4、5点,避免被其他竞争对手覆盖;原则四:要含蓄,不要引起老板和同事的反感。
年初朋友圈里一篇《远离不聪明且勤奋》引起很多网友的共鸣。文中谈到,“不聪明且勤奋”的人,则时刻向公司传递着一种自以为很牛逼的价值观:虽然我能力不够强,但是我能用时间来弥补啊!这种扭曲的价值观带来的后果就是整个公司会成为一个效率低下、员工幸福感低下的双低公司。
加班不知道何时也演变成了敬业的标志。有网友发帖称:“入职京东一个多月,每天都保质保量完成工作,没有出现任何纰漏和生产事故,唯一就是每天准时上下班。结果前天领导找我谈话,说工作态度有问题,不敬业太懒散。不符合公司企业文化,让我主动离职。”
帖子的真实性无从考证,但也折射出了加班已成了一种文化在互联网公司蔓延开来。
再说说另外一家“为发烧而生”的互联网公司。网上有员工爆料,一开始一周六天朝十晚十,后来勉强改成一周五天,但是如果周六要上班,都是直接邮件一句话通知。绝无加班补助这种东西,像做营销的估计一周休息时间更少,经常看他三更半夜在抽烟,做方案,用自己今天的青春去奉献公司的明天。
如果你有一位从事互联网行业的朋友,请好好珍惜他们。
不合理的加班,要拒绝吗?
微博上有句话这么说的:“别不好意思拒绝别人,反正那些好意思为难你的人都不是什么好人。”
去年,有网友曝光百度、360、京东等互联网公司加班一族纷纷在办公楼下举牌“我要放假”,引起了互联网圈内很多人的共鸣和转发支持。不合理的加班大部分是属于被迫加班,“以经常加班为荣,以按时下班为耻”的企业文化其实是不道德甚至是违法的。因为企业必须尊重员工的正当权益,其中包括员工有正当的休息权和拒绝加班的权利。
面对不合理的加班,国人大都擅长用“要么忍,要么滚”来自我催眠,在当前法律尚无“过劳死”概念出现之前,员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成为了一道难题。
年初,腾讯互娱的员工猝死,同事呼吁公司少加班引起了腾讯高层的重视,终于,腾讯开始推行“不加班日”,也叫“周三健康日,”严令员工在这一天晚上6:00准时下班,禁止加班,并有专门的大爷大妈稽查队强制执行。
而早前,车轮互联创始人吴峰也在微信朋友圈首先发起“明天不加班”活动,并@大姨吗柴可,WIFI万能钥匙和考拉FM,要求老板在朋友圈宣布执行明天不加班,并@更多友好公司,反之则接受惩罚,在公司微信群发一个大大的红包,并截图至朋友圈。
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想
罗曼·罗兰说过,“生活中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正如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肖申克鼓起勇气砸开了水管,但前面并不是光明,而是更黑暗的下水道,前方的道路更加崎岖,但对光明的渴望超越了一切。
如果再给你一次重新选择职业的机会,你还会义无反顾地说出“互联网”三个字吗?
● ● ●
本文由互联网圈内事(quanneishi)原创
转载请联系微信:123273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