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钉钉对微信开火了,而且还在腾讯大厦楼下?
今天一早有网友爆料,在离腾讯总部最近的地铁站深大站的过道里,出现了阿里钉钉的巨幅广告,广告文案让人浮想联翩:
“用X信群发重要通知,总有人漏看,还是要打带花确认,所以你一直在加班。”
“工作时用X信,总是被琐事八卦分神,所以你一直在加班。”
“发X信给老板,总是分不清他是没看到,还是假装没看见,所以你一直在加班。”
“用X信来开会,时间总是被浪费,所以你一直在加班。”
没错,傻子也猜的出,这个“X信”说的就是微信。阿里钉钉对微信开火了,而且还在腾讯大厦楼下?
前段时间,有传言说企业版微信已在内测阶段,不久后就会正式发布。在企业级市场,阿里钉钉一直占有优势,而一旦微信介入,势必会对钉钉造成巨大的威胁,这也许是钉钉横下心搞这么一出的最大原因吧。
反正撕X营销早就被当作企业惯用的营销手段了,当然,这种营销手段本身绝对是不够体面的,不过,在这么多案例当中,也是能分个三六九等的。
首先,明确一点,撕X如果被接受为一种营销手段,那起码的前提是,它不等于泼妇骂街。钉钉对微信的这次突袭,形式上让人联想到去年双十一,某东和某宁之间的对战。
苏宁向京东挑起营销战,手段却是从京东老板娘奶茶妹妹入口,直接升级为了人身攻击,海报一出,反而被网友骂了个遍,这就是撕X营销的最低级范例——泼妇骂街。
再看钉钉这次的文案,还好,并没有涉及道德攻击、人身攻击,这一点还是可取的。
如果说钉钉的这堆文案有什么优点,那就是它的切入是完全直插痛点的。不管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人们都在频繁地使用微信沟通,但是微信在满足了人们的沟通需求的同时,在工作场景中的短板也显露出来,就像钉钉的文案中说的那样。
对比之下,深耕企业级市场的钉钉在这方面有明显优势,钉钉推出了消息的已读未读功能、DING消息等。这些都是直戳微信在工作场景中的痛点的。
说到直插痛点,有必要提一下前段时间神州专车的例子。前段时间深圳市交委约谈滴滴、Uber、神州等五家专车,并查处3086名有重大前科的专车司机,随后,神州专车在深圳当地投放了多个纸媒的整版广告,表示这些有前科的司机中,神州专车“冇一例”(粤语,即没有一例)。
面对专车的安全问题,神州专车对症下药,表现上是针对多个友商开战,其他也只是直插行业痛点,突出自己的优势。
昨天刚刚宣布战略投资了神州专车的阿里,不知道是不是从这获得了些许启发呢?
尽管钉钉向微信开战的消息惹来不少人的围观,话题营销的目的基本达成。但是,还是要向所有行业的所有企业呼吁,营销,真的可以少一点撕X,多一点创意。
年初,奔驰向宝马庆贺百岁生日的经典营销典范还历历在目,虽然也被不少人称为“高级黑”,但是真正大牌的品牌总能找出新的创意。
今年还有另一个颇具创意的互黑式营销也得到过不少的好评,来自法国麦当劳和汉堡王,麦当劳在马路上做了一块史上最长的广告牌,讽刺竞品汉堡王门店数量少,几天后,汉堡王就“反击”了,在麦当劳原本的视频之后添加了一段结尾,广告的男女主角驾车经过麦当劳,买了两杯大杯咖啡,并继续赶路,最后到达汉堡王大吃了一顿,汉堡王表示,“感谢麦当劳当我们的中转站”,直接把别人家的广告变成了自家的广告,更难得的是,能够让人看过后一笑置之。
广告的本质是传播,广告的灵魂是创意。如果广告都变成了这样的“大字报”,这才最让人失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