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学院副院长滕斌圣:中国式创新能逆流而上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亿欧网2016年1月8日在北京举办 中国互联网+创新者年会 ,长江商学院副院长滕斌圣将作为演讲嘉宾出席。

滕斌圣毕业于纽约市立大学,获战略学获博士学位;曾执教于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商学院,2006年底加入长江商学院,现任长江商学院副院长,战略学教授。滕斌圣研究与教学领域集中在战略联盟、收购与兼并、创业与创新、家族企业管理,以及企业的跨国经营;除此之外,滕斌圣也长期关注互联网的发展,对互联网有深入的研究,以下为滕斌圣在不同场合发表的互联网观点:

都在说O2O已经过时,也许是能够沙里淘金的机会

滕斌圣在2015年12月份参加活动是表示:对于O2O陷入一种悲观也许是不恰当的,固然淘汰率非常高,95%以上的O2O会死掉,只是因为过去的两年,对于O2O有极大的热潮,有太多人一下子挤到这个空间里,带来的结果就相当于产能过剩,一部分被淘汰掉,或者说相当一部分被淘汰掉,这是必然的。

滕斌圣认为,O2O依然会产生很多的巨型企业,对于创业型企业来说依然是个巨大的机会。所以我觉得说对于O2O来说,严冬已经来临,可能过于悲观了一些。当大家都在说O2O已经过时的时候,也许是恰恰是能够沙里淘金的机会,恰恰是静下心扎实做好O2O的时候。

互联网要做平台,需要先做连接

互联网思维的一个重点就是“做连接”和“做平台”,平台一边连接着企业的产品供给,一边连接着用户需求。滕斌圣认为,互联网技术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并最终转化为生产效率的提升。所以,连接的目的在于整合资源,并快速满足用户需求。连接方式有单边和双边之分,当实施互联网创新时,平台构建形式的选择很关键,采取单边还是双边,影响到市场的竞争程度和经营效率。

很多互联网企业都据此在O2O领域探索,但成效不佳,百度有啊可以说是前车之鉴,腾讯电商也没有能够挟流量以令诸侯。另一些创业企业,例如做酒店信息系统外包服务的百达屋,虽然符合双边平台的特征,并因此获得了风险资本的强力注入,但终因市场连接规模的不足,经营业绩难以迅速攀升。双边平台战略的实施,如《从0到1》的作者蒂尔所言,需要快速实现规模的增长,争取独占市场。

小米模式不包治百病,但其代表的“模式派”创新依然将流行

针对业内很多人批评小米和小米模式,认为华为所代表的技术派,追求工业文化与互联网文化的融合更好。关于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创新,到底应该崇尚“模式派”还是“技术派”,滕斌圣认为互联网领域需要多样化的创新,无论是小米的模式派,还是华为的技术派,无论是小而美还是巨无霸,任何商业模式都不会放之四海而皆准。互联网思维固然很重要,但是创造出用户需求的价值才是王道。

滕斌圣认为,市场不存在单一的创新模式,百花齐放才能构成最生动的商业世界。小米和华为代表着中国互联网企业创新的两种未来,无论技术还是模式,做到极致就会受到用户欢迎。华为的技术坚持固然值得称道,但在很长时间里,以小米手机为代表的“模式派”创新在国内市场将继续大行其道。因为资源整合的余地还很大,消费痛点还很多。不少痛点,技术派的飞机和大炮打不到,就得靠模式派的小米加步枪。

互联网风口一直在变,“中国式创新”能逆流而上

滕斌圣认为,“互联网+”发展到最后,最终是要做到整个企业的互联网化,也就是说企业内部的结构、流程、考核的方法等等都和互联网的逻辑匹配。

在这个大背景下,中国企业迎着创新的顺流塑造了“中国式创新” 。尽管行业管制可能扼杀创新,但有理由相信,中国企业将会逆流而上,奋勇开拓。

创新意味着直面风险。支持创新首先要容忍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只有一个宽松的环境才会有更多的创新产生。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正是不断尝试新思维和新方式的企业推动了行业。过多的管制,是对创新最大的扼杀。刹车一踩,有利稳定,但不利进步;尽管如此,有理由相信,中国式创新,将逆流而上。

互联网放大了传统企业创新空间

不少传统企业都在努力应对互联网,接触新鲜的互联网工具。但是,对于天生就不具备“互联网思维”的传统企业而言,究竟如何才能实现互联网的转型?

对于这个问题,滕斌圣认为,首先从“触网”开始,传统企业需要找到自己与互联网的恰当关系。如果实在不知道怎么开始,那就试试把渠道拓展到天猫[微博]这类电子商务网站上。

互联网绝非作为一个销售渠道那么简单,仅仅把渠道搬到线上还远远不够。利用互联网,企业能够创造出新的行业机会,激发传统行业在细分领域的潜力。由于互联网时代用户需求碎片化,企业可以从规模化生产向个性化定制转变。更远一点,互联网思维要能够渗透到企业的每个细胞和每个业务单元。

传统企业的互联网转型难点在于组织转型。企业的经营历史越成功,组织就越难以变革。有些传统企业在工业化时代做得风生水起,反而难以拥抱互联网和移动浪潮,不能继续采用老的思维。传统企业焦虑互联网,根源在于互联网未来的不确定性;但也正因如此,创新型的传统企业面对着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新陈代谢

滕斌圣认为,竞争环境的加速变化,使部分竞争力的时效大打折扣。但是演变速度加快,不等于什么都积淀不下来。企业通过对未来环境的预测,要不断改良核心竞争力, 保持竞争力的与时俱进,以应对各种变化。

随着互联网的崛起,制造业和服务业变得更加融合,商业模式创新层出不穷,专注于主业和核心能力的企业似乎显得老套。最新的核心竞争力理论,强调的正是“动态能力”的概念,即企业不断将旧竞争力与新环境相结合的能力。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