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设备即将爆发,谈谈现状和发展
可穿戴设备开始加速发展,引起了两家数据公司IDC和CCS Insight的兴趣。IDC预计今年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将达到7610万,是2014年2890万的2.6倍,它预计到2019年穿戴设备的出货量将超过1.7亿部;而CCS Insight比IDC更乐观,其预期今年穿戴设备出货量将达到8400万,更预计到2019年穿戴设备出货量将达到2.45亿。
可穿戴设备现状
据IDC的数据今年二季度全球出货量最多的是Fitbit,其次是apple watch,第三名是小米手环,各自的销量依次是440万、360万和280万。
上述三种产品中以apple watch的价格最高,售价高达349美元起,分别是Fitbit最便宜产品售价的5.8倍、小米手环售价的23倍。Apple watch上市首日销量达到200万,让人们惊呼苹果又一次催熟了一个新的产业,因为此前苹果的iPhone和iPad分别推动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两个产业的快速成熟,但是此后apple watch暴露了其续航时间太短、导致人们的皮肤受到灼伤等问题,销量快速下滑到约2万部每天。
Fitbit是全球智能穿戴设备第一股,其早在2011年就开发了智能穿戴设备,其设备主打运动功能,与苹果不同的是其面向的是普通大众,其价格低至60美元起,实际使用中续航时间可以达到5-7天比apple watch好太多,因此Fitbit成为当下市场份额第一的品牌。
中国的小米以手机起家,其手机主打性价比,无疑其进入智能手环行业也是以性价比打天下,价格低至15美元,借助超高的性价比和小米的互联网营销优势迅速成为中国市场销量第一的智能设备产品。
除此外,微软、华为、三星等也发布了各自的穿戴设备,这当中以三星的销量较大。三星的智能手表gear使用自己的tizen系统,据IDC的数据二季度其智能手表销量达到60万位居第五。微软的穿戴设备叫band,销量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华为这个月初发布其智能手表,采用Android wear系统,需要解决Android wear的落地问题才能回中国市场销售。
可穿戴设备的发展
目前这些穿戴设备都要与手机配合才能实现全部功能,这无疑影响了人们的使用体验。Apple watch的所有程序都还是在iPhone上运作的,需要借助手机来传输数据;小米手环、fitbit手环同样而也需要手机来传输数据并进行同步等。不过,未来这些设备单独运行是有可能的,联发科已经发布了MT2601芯片并且可以选择集成移动通信MODEM,这样穿戴设备未来可以独立进行数据同步而无需借助手机。
续航是一个大问题,不过随着无线充电的成熟,这或许能解决穿戴设备的续航问题。另外芯片企业开发专门的穿戴设备芯片,并针对其对低功耗的需求进行专门优化,也有利于延长续航时间。apple watch的芯片性能与几年前的A5相当,采用的是28nm工艺而不是A8处理器的20nm和A9的14/16nm,这导致它成为耗电大户,续航表现不理想。目前高通和联发科两大芯片企业正在针对穿戴市场研发专门的芯片,联发科的进展较快已推出MT2502和MT2601两款芯片。
国产手机主要采用Android系统,拥有Android系统的谷歌为穿戴设备开发了Android wear,不过却因为谷歌没有进入中国市场,而谷歌强调自己对Android wear系统的控制导致国产穿戴设备企业无法在国内市场使用Android wear,小米手环使用的是其将Android4.4进行定制优化的系统。据了解谷歌play正在争取进入中国市场,这将有助于国产穿戴设备企业采用Android wear系统。
国产芯片企业相对在智能手机上的落后,这次面对穿戴设备市场已经早做准备,去年展讯就推出了SC6821芯片搭配低功耗的蓝牙芯片的解决方案,北京君正推出了JZ4775芯片并被国内企业采用,或许在穿戴设备行业国产芯片不会再如手机芯片那样落后国外太多。
销售小米手环的华米公司今天刚刚发布了约58美元的新款产品,不再以主打性价比的小米品牌发售,而改以一个新的品牌AMAZFIT发售,希望摆脱廉价低端的印象。华为watch从一开始就主打高端市场,售价349美元起。联想在并购MOTO后,今年在2015秋季新品发布会上将MOTO360智能手表作为重点产品向国内用户推介,售价1999元人民币起。中国的穿戴设备品牌已经意识到了单靠性价比并无法带来利润,也将难以持续良性发展,他们希望摆脱低端廉价的形象向市场要利润。
随着穿戴设备芯片性能的增强,未来穿戴设备将会整合更多的功能,运行更多的程序,采用更大的屏幕,或许它完全完全取代手机也未可知。中国企业在穿戴设备行业将不会落于欧美企业之后,它们已经有实力与国外企业同步发展,同台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