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观315晚会:以下四种耍流氓的公关行为不可取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全面到来,新的消费方式,新的经济形态开始占据消费者的生活日常。今年的3·15也看到了这一趋势,在曝光模式上新了一把,对互联网+下的新科技,新经济连开八枪:外卖平台饿了么黑作坊、二手车交易平台车易拍、红参含糖、假牙不消毒、二维码风险、App推广付费、公共WiFi盗取个人信息、智能设备安全漏洞以及海淘质量和淘宝大众点评刷单等企业及行为被央视3·15重点曝光,点名批评。

面对被曝光的事实,企业们的公关也在自身素养下,按照多年来面对问题而形成的约定俗成般的申明语言中承认问题,表达企业对出现问题的歉意。然而也有部分被曝光企业的事后表态和部分评论者的论调让人大跌眼镜。他们的言论让人觉得其根本没有整改诚意,反而企图利用祸水东引,利用法不责众,阴谋论和公信力质疑、监管滞后等手段来混淆视听,逃避责任。但我想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在事实违规面前,任何的狡辩、逃避都是耍流氓。这不仅不利于事情的解决,更也无利于扭转消费者对其的糟糕印象。

一、 企图 祸水东引,法不责众

在今年3·15晚会中,中国最大的餐饮O2O平台之一的饿了么成为第一家被曝光企业。 央视调查指出:饿了么平台存在“实体店与网络图片不符、上线商家审核严重缺失的,甚至引导商家虚构地址、默认无照经营黑作坊入驻等行为”等问题。央视调查记者尝试在饿了么平台开店,饿了么工作人员竟然在央视记者无法提供资质、没有实体店铺甚至还没想好店名的情况下,仅通过打客服电话并虚报了燕郊东贸的地址后不久,央视记者的这家连名字都是临时起的“随便美食”就出现在饿了么的平台上了。饿了么工作人员甚至误导央视记者在网上找适合的照片上传到平台。

针对曝光事实,饿了么官方微博也在第一时间进行了回应。表示“高度重视3·15曝光问题,将紧急成立专项组,下线所有涉事违规餐厅,并连夜部署,核查全国范围的餐厅资质。”

其实,对于饿了么这种一板一眼的官方回应,虽无新意但也无需过多苛责。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但其后网络上出现的一些评论则让人很是不解。许多人在评论文章中为饿了么叫屈,并认为这类问题肯定不止饿了么一家,凭什么打假只打饿了么,而不打假其他外卖订餐平台,甚至认为此问题是大平台下的细节问题。

诚然,饿了么存在的这些问题,也许在其他外卖订餐平台上也同样存在。为其叫屈者的理由似乎也是有理有据。但若顺着叫屈者的思路,进行逻辑推演,那么其背后的耍流氓行为就昭然若揭了。3·15晚会曝光的这些问题,可能是行业问题,可能真的没有谁能够独善其身,但若一个个都集中在这一谈来曝光,那么这场3·15晚会可能就没有谢幕之时了,自然也就无法开展,因为无论曝光谁,都是不公平。

分析一下其背后逻辑,我们就会发现这些叫屈的背后玩的则是一套企图祸水东引,达到法不责众的目的。但别忘了,虽然法不责众,但也杀鸡儆猴。若想以此来减轻被曝光企业的影响,企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个人认为,在违规事实面前,还能玩出这一套,是在让人长了见识,无论这套逻辑是公关授意所为还是出于真的同情,都是在耍流氓,都是对消费安全不负责任的体现。

二、炮制阴谋论

若上述行为已经让人做够鄙视的话,那么下面的行为则更是匪夷所思。在饿了么被曝光之后,更有甚者认为央视放着事关人命的食品药品神马的安全问题不去抓,反而抓了一堆互联网+的消费问题,没有抓到点子上,是在搞笑,实乃舍本逐末。并从执法部门的快速行动和百科词条对饿了么3·15曝光信息的快速添加等行为,来炮制阴谋论。但从阴谋论来说,其论点根本站不住脚。

首先所谓阴谋论,需要证据支撑,但是从当前来看,所谓质疑并无任何证据。而仅从央视3·15晚会与执法部门的联合行动和百度百科词条信息的快速添加,来意图炮制另一种阴谋论,实在是越描越黑。

打击曝光企业是历来惯例,在去年3·15就有联合行动。快速出击更是在吸取此前行动缓慢导致人去楼空的教训。而饿了么被央视曝光问题的词条信息不仅出现在了百度百科,同样也出现了360百科、搜狗百科,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这些词条是可供编辑的。其创建者在各个平台都不相同。

三、质疑公信力

面对事实,在阴谋论之后,还有更为滑稽的猪队友,意图使用未给央视续费来质疑3·15晚会的公信力。新浪微博认证信息为“饿了么网上订餐高级市场经理”的@饿了么—大先生,在其微博、朋友圈发布了所谓“对不起,今天忘记给央X续费了”的言论(目前已删除)。

开始公开质疑央视公信力的问题。诚然,在苹果当年的“大概八点二十发’事件之后,央视3·15的公信力大幅受损,备受质疑,但是在饿了么违规基本无法反驳的事实面前,还做出如此攻击,实乃耍流氓。

四、自律与监管谁先谁后

当然,还有一种比较有意思的观点是认为饿了么出现此类事件,是监管不力,监管部门应该负有主要责任。但这也是一种耍流氓。诚然,从实际来说,监管部门的监督又一次的滞后了。在这里,的确需要批评监管的滞后性。但是若将主要责任都推给监管不力,那自然也是成立的。

这里需要谈及的是自律与他律的问题。监管只能算作是他律,作为企业来说,更为重要的应当是自律,自身做好行业规范,而不是天下乌鸦一般黑。但很显然,饿了么没有做好基本自律,其员工甚至可以再没有营业执照等信息的情况下还能让企业上线,并且还能误导央视记者在网上找合适的照片上传到平台。

结语:

当然,没有哪一家企业想在3·15晚会上露脸,无论何种公共技巧,总会给企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面对负面想把影响降到最低也可以理解。但是面对违规事实,不思大力整改,挽回形象,反而企图利用祸水东引,法不责众,阴谋论和公信力质疑等来混淆视听,逃避责任。这是彻头彻尾的耍流氓。不仅无利于扭转消费者对其的印象,更让人怀疑这些企业是否真的去履行公共稿上的承诺,进行认真整改。最后,面对监管部门,3·15,也必须要说一句:监管不应只停留在一天,而应当是时时刻刻。

注:本文首发百略网,图片源自网络。

文|邻章【微信号:ZLxgic,新浪微博&微信公众号:邻章 】

本文被转载3次

首发媒体 百度百家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