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梦“互联网+编辑”:粉丝的逆袭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随着第21届上海电视节落下帷幕,中国电视剧行业未来的发展,又一次成为大众热议话题。影视行业阔步向前,众多影视制作机构也凭借对固有模式的创新崭露头角。日前,国内知名影视机构于正工作室首推“草根编剧选秀”引发了网友围观,“粉丝变编剧”一起“造星”,这一模式或将成为影视行业新常态。

据了解,由于正工作室发起的“我为陈晓当编剧”的活动发布当日,就在社交平台引起了数万人的簇拥。通过互联网进行创意征集已经屡见不鲜,但是将一部剧的创作大权以及“造星”权交由观众来决选,却是首例。有评论认为,这种模式不仅仅是对于影视行业的创新,更大的价值在于和“粉丝”一起造星。

影视界观察人士分析认为,在互联网思维的大潮之下,这种创新或也将改变编剧行业传统的发展生态:将作品的表决权交给观众,最大限度的尊重作者,挖掘并创造行业新星,同时让越来越多的尖端人才涌现前台,“粉丝”与“明星”将形成互动多赢的局面。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生代观众对剧情审美的要求不断变化,传播介质的不断多元化,传统的编剧模式已经越来越难满足当前影视编剧行业的快速多元发展,特别是90后新生代的审美需求。从这个角度而言,中国的好剧本越来越少,很多电视剧的收视率越来越低,甚至很多电视剧播出完了,居然没多少人知道,实在是一种悲哀。

剧本是影视剧作品的源头,影视受欢迎的程度取决于编剧的创意和对观众需求的理解。于正工作室的此举,简单来说,似乎就是用互联网思维号召更多的编剧爱好者参与编剧的事业,但更深层面实质是用多元化视角透视编剧的发展未来。“粉丝”、“观众”、“编剧”、“明星”或将在这次尝试之下相互融合,更符合未来影视发展需求。

于正工作室“粉丝造星计划”尝试,被评论认为是敢于打破传统,拥抱互联网创新——对参与者而言,这不仅是圆梦的机会,更是一起“造星”的愉悦体验。于正工作室“粉丝造星计划”,或许,开创了让草根、创新的力量改变行业发展的影视“互联网+”的新模式。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