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里有大IP,故纸堆里有真网红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在风流才子唐伯虎的这个IP开发上,之前做得最好的,无疑是周星驰的电影《唐伯虎点秋香》。而7月4日晚上,在苏州博物馆内,几个高挑冷峻的模特把以唐伯虎诗词《漫兴》真迹为灵感定制的服饰穿在了身上,那效果配上周星驰版唐伯虎的惊讶表情,只能用金星的“完美”二字来形容。
2013年,台北故宫博物院那卷风靡网络的康熙真迹复制品“朕知道了”纸胶带,大幅度提高了国人对博物馆文创产品的要求,以往那种简单粗暴的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开发时代终究是过去了。
这次苏州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的背后,其实还站着聚划算和极有可能成为“淘品牌第一股”的汇美时尚集团。三者跨界合作推出了24款苏州博物馆元素定制款服饰,其中10款定制版服饰在聚划算首发,72小时内引发了6万多文艺青年热抢。选择与电商跨界合作,苏州博物馆并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北京故宫博物院早就开设了淘宝店铺,还动静很大地推出了一系列在网络上一夜爆红的文创纪念品:清朝顶戴花翎状的遮阳小帽伞、朝珠样式的耳机、皇袍花纹的T恤,还有雍正皇帝批田文镜折中的一句“朕就是这样汉子”,印在了普通扇子上,最后成就了一把霸气侧漏的“宫廷汉子扇”。
当下选网红的标准跟菜场买菜一样,都要挑鲜嫩的。博物馆开发的文创产品想要成为网红则恰恰相反,台北故宫博物院成为“网红”的康熙,北京故宫博物院成为“网红”的雍正,都是在被研发文创产品的团队梳理了千遍之后,才择出了那一句让你莞尔一笑的话。一件成功的文创产品背后,是对一段历史的有趣回眸,也是整个开发团队历史文化底蕴的呈现。就像于丹讲《论语》,易中天讲《三国》,能用大白话呈现复杂的道理和故事,他们在其各自的领域里,早已是大家。
文化创意先行,体制当然也要松绑。从去年3月20日起开始实施的《博物馆条例》,明确鼓励博物馆挖掘藏品内涵,与文化创意、旅游等产业相结合,开发衍生产品,增强博物馆发展能力,在不违背其非经营属性、不脱离其宗旨使用的前提下,可以开展经营活动。有数据显示,2013-2015年期间,北京故宫博物院研发的文化创意产品累计1273种,销售额从2013年的6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近10亿元。
既然市场那么大,就让我们好好挖掘一下博物馆这个大IP吧,上下五千年无数个有历史底蕴的“网红”正等着你从故纸堆里发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