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5种发展模式残酷绞杀(一):现状分析
引子: 2016年,我们依然处在娱乐至死的年代,有意思的是热门话题渐渐被互联网事件占据。
VR、AR引发狂热火爆再迅速降温;人工智能掀起追捧高潮,未来走向难分;滴滴合并Uber中国引起的垄断与互联网烧钱补贴模式讨论余热未散……
也许是因为,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渐渐与互联网绑定,当我们讨论互联网,不再是讨论远在云端的高科技,而是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生活问题。
2016年下半年,O2O项目接连倒闭,共享汽车、房子、自行车成为最热门的项目。此时,共享单车现状如何,混战中将走向哪种未来?
现状:
初步形成5种发展模式,混战局面开启优胜劣汰竞争机制
根据猎豹全球智库提供的数据,截至今年11月20日,共享单车领域目前只有6个app具有一定规模的活跃用户。
从图中可见,摩拜和ofo在周活跃渗透率上拥有绝对优势,其他APP瓜分剩余市场,竞争格局初露端倪。
他们的发展模式可以概况为以下5类:
1.自研自产独成一体型。拥有自己的单车工厂,从资产链到利益共同体都独成体系,代表品牌为摩拜。
2.定位为“连接者”。平台上的单车大部分是采购而来,小部分来自于用户共享的二手单车。经营逻辑为扁平化、以网状的形式链接资源;与多方利益结成共同体。代表品牌为ofo。
3.公共自行车运营商携原有资源进入市场。他们在资金、运营、政府资源等各个方面都占有大力量的优势,并拥有相对成熟的经验。代表品牌为永安行。
单车制造商进入市场的两种方式:
4.与既有厂商合作。ofo新推“城市大共享”计划,700bike率先加入阵营。在这种模式中,单车厂商只需要贡献硬件,而不需要跨界去做平台运营。
5.扶持新团队亲自做共享单车。代表厂商是凯路仕投资的小鸣单车、与飞鸽合作的Joybike、野兽骑行旗下的小蓝单车。
共享单车品牌相关情况
从目前看,5种模式在资本扶持下展开混战,虽然摩拜与ofo成为两强品牌,但后来居上的故事在互联网领域非常常见,鹿死谁手尚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