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比新闻|盈利≠盈利模式,钢铁B2B价值何在
日前,钢银电商发布2016财报,报告显示,2016年度钢银电商营收达到410.96亿元,同比增长93.87%,净利润为1824.62万元,于去年同期相比实现扭亏为盈。对于净利润的增长,钢银电商将原因归结为平台钢材交易量的大幅增加、供应链服务业务规模扩大以及对费用成本的有效控制三点。
B2B平台的盈利方法就目前看来,可以大致分为靠自营差价和靠服务等几种形式。就目前已报出的营收数据的钢铁电商来看,今年可谓是钢铁电商的盈利年,但在今年钢材价格普遍上涨的大前提下,盈利是否代表着钢铁电商们已经跑出了自己的盈利模式?
之所以在盈利和盈利模式中更偏重后者,是因为平台盈利与否与一定时期内外部因素关系可以十分密切,而盈利模式则代表平台本身具有持续盈利的能力,更代表平台前进方向的正确性。更多情况下,盈利模式是实现平台商业模式的前提,因为只有具备了持续的盈利能力,才具备活下去的能力。
对于盈利,上海钢联&钢银电商董事长朱军红与找钢网CEO王东都曾发表过自己的看法。朱军红认为结算量是钢铁电商最具价值的核心评价标准,从这个维度来看,日均达到10万吨是实现盈亏持平的关键点,当达到这个平衡点,可以说平台的业务模式已经基本清晰了;当日均结算量达到20万吨时,平台的盈利模式基本就成型了,“交易免费,服务收费”是B2B电商的主要商业模型,要将自己定位成服务商,在平台、服务、产品三个维度获得用户的认可;王东认为盈利的关键有三点,一是优质客户的增长与重复购买率的不断提高;二是合作钢厂的质量和数量不断提高及合作政策不断优化;三是公司运营管理越来越精细化甚至智能化。
无论通过何种方式,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即钢铁电商的盈利点一定与其能为行业、为行业上下游提供的价值相关。
众所周知,导致我国钢铁业产能过剩的重要原因是供给、需求不相符的结构性矛盾。今年1月11日,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马国强成为新一任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2016年会长办公会期间,马国强表示,对钢铁行业来说,供给侧改革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把产能调整到与需求相匹配,包括产品结构和区域结构的调整。除了加快库存周转、减少销售成本,电商未来还可以帮助钢厂实现“以销定产”,从而推动过剩产能加速退出。这与钢银电商2016年两大发力方向之一——大数据不谋而合。此前在接受托比网记者采访时,钢银电商副总裁徐赛珠曾表示虽然就目前情况来看,B2B电商平台大数据要对行业起到指导作用还需要一些时间,但B2B电商平台大数据在数据展示、交易决策分析、买家卖家系统管理分析等方面确实是可行的。
在“去产能”的总前提下,“提人效”更是成为行业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2016年2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国发〔2016〕6号),提出钢铁行业去产能,要求粗钢产能在现有11.3亿吨基础上压减1~1.5亿吨,产能利用率由2015年的70%提高到80%。2016年11月,工信部印发《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2016-2020年)》,在强调去产能的同时首次提出主业劳动生产率目标,由目前的514吨钢/人•年提高到国际先进水平的1000吨钢/人•年以上。
在效率方面,国家的这一政策要求与卫哲对B2B平台的价值判断也出现了出奇的一致。卫哲曾在公开演讲时表示,互联网最大的作用就是提高效率,没有效率的增长不是慢性自杀,而是加速自杀,而效率的一个最重要指标就是人效。对钢铁电商来说,人效比即寄售结算量/员工数,此次钢银电商发布财报时指出,截至去年年底钢银电商企业用户数为66197万家,复购率为79.10%,人均效为20067吨,是传统行业4倍。
钢铁电商可谓B2B行业的领头羊和风向标,从2015年的高营收负盈利,到今年的高营收有盈利,不可否认B2B在这两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就像卫哲曾说的那样,B2B不需要模式的探讨,需要纠结的是怎样实现对客户价值的最大化,或许当钢铁电商们真的想清楚这件事,是否能盈利就不再被外界归于“今年钢材价格大涨”这样的理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