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红包都过时,明年拜年我们只能靠她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短信红包都过时,明年拜年我们只能靠她

过年,总是要拜年的。拜年的形式在千百年来一直变化,由于中国人的通信形式的进步而不断演化。

最近这几年,我们都感觉到,春节期间,短信越来越少,拜年越来越早,传统的春节礼仪开始成为主流,唯一不变的就是回家上门拜年。

短信拜年已经成为历史

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再发短信拜年了,虽然短信拜年曾经被称为“新年俗”。如果一个形式只是持续了几年的时间,这种所谓的年俗就没有形成。

根据中国移动公开数据,2000年中国手机短信息量突破10亿条;2001年达到189亿条;2004年,数字飞涨到900亿条,2012年全国移动短信发送量达到8973.1亿条。工信部数据,2009年全国春节期间的短信发送量达到180亿条,此后逐年增长,直至2013年春节期间短信发送量累计达到311.7亿条。

据中国社会调查所“2006年春节的安排和花费情况”的调查显示:2006年有41%的被访者选择发短信拜年,36%选择打电话拜年。只有18%的被访者选择传统的上门方式拜年,还有3%的被访者选择网络邮件或视频方式拜年,2%的被访者选择贺卡等其他方式拜年。而2006年也是重要的分水岭,那是电话拜年走下神坛的开始,是短信拜年开始疯狂的起点。

2014年是短信拜年下滑的转折点。调查显示,在2014年春节,56.6%的拜年信息发送是通过短信,微信占到19.3%。根据工信部相关数据统计,2014年春节放假期间,全国移动短信发送量累计达到182.1亿条,同比下降42%,首次出现大幅度下滑。

2016年春节假期7天内,全国移动短信发送量累计达到203.9亿。移动电话去话通话时长累计完成768.6亿分钟。除夕当日,短信发送量828687万条,同比下降25%。从2016年开始,短信基本上就退出了拜年的舞台。

红包的热度持续时间更短

在2014年,微信红包首次推出,当年共有500万人参加红包活动,到2016年参与人数达到5.16亿,差不多覆盖了全国四分之三的网民。

根据微信官方公布的数据,2015年除夕全天微信红包收发总量达10.1亿次,除夕20:00-初一0:48分,春晚微信摇一摇互动总量达110亿次。

2016年春节期间,微信红包春节总收发次数达321亿次。总计有5.16亿人通过红包与亲朋好友分享节日欢乐。相较于羊年春节6天收发32.7亿次,增长了近10倍。2016年春节,除夕当日微信红包的参与人数4.2亿人,收发总量80.8亿个,是2015年春节除夕当日10.1亿个的近8倍。2016年春节,除夕当日QQ红包的参与人数3.08亿人。收发总量22.34亿个。除夕夜全球QQ用户共“刷”1894亿次,参与QQ红包活动用户中,90后占到了75%以上。2016年春节,除夕当日支付宝红包总参与3245亿次,共有近80万人集齐五福红包。三四线城市参与支付宝红包的用户占比64%。

不过,红包热潮仅仅持续了两年。到2016年,微信红包的火热程度明显下降,日常的红包收发逐渐减少,以至于在2017年春节前微信官方宣布放弃红包活动,对外称是为了“让大家安心过年”,随后支付宝官方同样声明今年没有红包大战,红包是传递情感和爱的工具,不应该被异化。

实际上,我们完全可以预测,即便2017年的春节包括微信、支付宝、QQ及微博等都展开红包大战,数据也不会超过2016年,甚至会比2016会有断崖式的红包使用量下降。

微信接班短信,但拜年时间更早

据《2016微信数据报告》显示,2016年9月,微信平均日登录用户数7.68亿,较去年增长35%,一半的用户每天使用微信超过90分钟。微信日接受消息次数较去年上升155%,音视频通话时长较去年上升了180%。与此同时,短信的使用已经基本锁定在验证码,平时的老百姓交往中已经淡出。

正是因为微信等移动互联网成为主流,电信运营商的数据流量呈现爆炸式增长。2015年,春节长假期间,用户通过移动互联网消费的流量为4937.6万G,每个用户平均每天使用54.8M,比平日流量高出50%以上。其中,除夕当日移动移动数据流量725.5万G,同比增长69.5%。

2016年移动数据流量725.5万G,同比增长69.5%。除夕当天,用户消费移动数据流量达1876.7万G,同比增长1.6倍。在初一当天,数据流量消费达到高峰,消费达1979.9万G,同比增长为2.8倍。

2017年有可能是微信拜年最火热的一年,而2018年将有可能是微信拜年的顶峰,随后出现快速的下降。5G时代,新的沟通工具会出现,新的拜年方式也会流行。

视频将成为拜年的新潮流

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开始,公用电话出现在街头巷尾,很多家庭开始安装家庭电话。逢年过节,一些街头电话亭和电信大楼营业厅里随处可见等候打电话的人。当时,通过电话拜年,很潮。90年代出现了寻呼机拜年。

从长周期来看,通信技术是社会生活式样改变的基本支撑力量,每一次的升级都会引来人们沟通模式的进步。任何所谓伟大的公司,都不可能超越所处时代的通信技术限制。

在互联网时代,虽然QQ聊天等有视频通话的功能,但受限于网络条件和固定的摄像头,并不能成为拜年的主流,但随着4G+时代的到来,甚至到了2018年部分地区将部署5G,视频拜年已经会潮流化。

对于电信运营商来说,在智能手机普及的今天,在5G即将到来的时刻,为何不抓住春节拜年这样一个普及的良机,让所有的人,不管装什么APP的人,都直接打开手机视频拜年呢?难道怕网络支持不住?

随意打赏

拜年红包红包短信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