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支付这件小事,马云领先了银联两年
得益于这两年互联网金融飞速发展,如今买个早点都可以用微信或支付宝扫二维码支付。如今,又有一家机构加入了二维码支付阵营中来,那就是大名鼎鼎的银联。
12月12日,据中国银联官网消息,中国银联正式推出银联二维码支付标准。标准主要包括《中国银联二维码支付安全规范》和《中国银联二维码支付应用规范》两个规范。
回想2014年3月,央行因“支付安全”问题叫停了支付宝线下条码(二维码)支付以及虚拟信用卡业务,扫码支付惨被封杀。直到今年8月份,经过两年的“技术改进”,央行发布了《条码支付业务规范》(征求意见稿),扫码支付逐步开放。如今银联正式推出二维码支付标准,可谓是加入到了二维码支付市场竞争的“正面战场”。
这“二维码”究竟有何种魔力,能让银联的态度多云转晴?
二维码优势何在?
二维码支付
二维码(2-dimensional bar code),是在代码编制上利用计算机“0”、“1”比特流的概念,使用若干个与二进制相对应黑白相间的几何形体来表示文字数值信息,最后通过图象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自动识读以实现信息自动处理。
在现代商业活动中,可实现的应用十分广泛,如:产品防伪/溯源、广告推送、网站链接、数据下载、商品交易、定位/导航、电子凭证、车辆管理、信息传递、名片交流、wifi共同享等等。
在支付时,App会在你的手机屏幕上生成一个临时的、带有付款人 支付标记(Token) 的二维码。商家通过扫码,就会告知支付平台,你在此时此地产生了一笔消费。于是支付平台就会将消费金额从你的账户转到商家的账户上。
这种支付方法最大的优势在于“不挑手机”,任何一台手机只需要安装支付平台的App都可以使用相关平台的支付服务。 对于商家无非也就是升级适配一套软件系统的成本。
加上如今手机的普及,手机一般都随身放在触手可及的位置,付款时掏手机要比掏钱包方便得多。 除此之外,还少了商家找零的烦恼。
而在这之前,银联的主要非现金支付主要是“刷卡”和“闪付”,以及后来退出的“云闪付”。
磁条卡与IC卡
“刷卡”购物对于现在的消费者而言,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而卡本身就是一个验证支付者个人信息的Token。通过“刷卡”,银行就可以知道你的消费记录,然后将你账户里消费的钱转到商家的账户上。
传统银行卡的背面,有一块黑色的磁条,是用来记录用户个人信息的区域,在刷卡时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就可以读取卡内的个人信息。
后来有的卡上出现了IC卡 (Integrated Circuit Card,集成电路卡),通过卡上IC串联协振电路来存储持卡人的信息。
为了避免其他人拿着Token盗刷,保证持卡人的财产安全,一般在“刷卡”之后,还需要有个用来验证刷卡人正是卡片的所有者的过程,也就是我们司空见惯的“密码”。
闪付
密码可以大幅提高财产的安全性,但是像买菜、买早餐这种小额且支付频次较高的支付活动中,频繁的刷卡、输入密码就显得有些过于繁琐,于是“闪付”和“免密”功能应运而生。 支持闪付功能的银行卡会印有“QuickPass”标识。
“闪付”的原理就是在卡中内置一颗 “被动式” 连接线圈的芯片,使用时,读卡器发射出电磁波,与线圈发生电磁感应,产生电流,这样就把能量输入到了卡片上的芯片中。芯片中的集成电路在能量驱动下再发射出一段电磁波,上面承载了独有的信息,被读卡器接收,这样就获取了储存在卡片上的信息。
虽然听上去很复杂,但在现实生活中全部动作只需要将卡在POS机前简单的“一闪而过”,“闪付”也由此得名。
为了进一步简化交易流程,“闪付”还配合着“免密”一起出现,靠单笔与每日限额来提供保障。虽然安全性有所降低,但由于限额的存在,即使被盗刷,也能够及时止损。
无论是“刷卡”还是“闪付”,最大的问题在于一张卡只能对应一个账户。如今人们手中往往会持有多家银行的数张银行卡,所以卡片的管理与收纳又成为了新的问题。
云闪付
那么怎么解决卡片的收纳问题呢?
“云闪付”的答案是:既然银行卡的作用只是交易中的一个Token(支付标记),那么把Token放到别的东西上,例如你的智能手机(手表)里。交易时,只要让POS机识别出这是“你的哪一张卡、哪一个账户”就万事大吉了。
所以“云闪付”的原理,就是在智能手机(手表)里生成一张虚拟的银行卡。支付时原理与“闪付”完全相同,只是此时的”挥卡“动作挥的不是银行发给你的卡片,而是你的手机。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云闪付”方式有:Apple Pay和安卓HCE技术的NFC(近场通讯)卡模拟技术(模拟“挥卡”);还有三星智付所主导的MST(磁力安全传输)技术(模拟“刷卡”)。
由于“云闪付”所使用的手机芯片是“主动式”的,所以手机完全可以模拟多张卡片的不同射频信号。 哪怕你有无数张卡,只需要一台手机“挥一挥”就够了,可以说是 “最方便” 的支付方式。
可惜的是,目前NFC和MST技术需要手机(手表)的硬件支持,而此类硬件多数只存在于厂商的高端手机或旗舰机中,“挑手机”的问题明显。
相比之下,“不挑手机”的二维码则显得更大众一些。
重新“拥抱”二维码的理由
那么是什么原因要让银联选择了“大众化”的二维码呢?
是利益,但不全是利益。
被马云动了的“奶酪”
在传统的线下收单业务模式中,发卡行、收单行(主要是银行、银联商务和第三方支付企业)、银联按照7:2:1的方式分成;而在线上收单模式中,刷卡手续费仅有发卡行和收单行(主要是第三方支付企业),银联完全被架空。
支付宝、微信采用二维码的支付方式本质上是用线上方式来做线下收单业务,利益损失最大的就是银联。
而银联旗下的几大银行哪个不是国家稳定的“根基”,眼看几大银行就要被“二维码大军”攻陷,自己又不能一两天搞出一套“二维码”系统与之抗衡。于是2014年3月,“央妈”跳出来果断叫停了“二维码支付”。
但是“央妈”心里也明白,互联网的大潮势不可挡,云支付未来必将成为趋势。 早在今年5月,“央妈”就已告知银联,即正式启动二维码支付产品设计、技术标准和业务规范编制等工作,并将二维码支付产品充实到“云闪付”产品系列中,作为非接支付的补充,丰富“云闪付”产品体系。
再到今年8月份,经过两年的“技术改进”,央行发布了《条码支付业务规范》(征求意见稿)开放扫码支付、12月中国银联正式推出银联二维码支付标准。 此时,工行、建行、民生银行等都已经拥有了“可与支付宝一战”的二维码系统。
也就是说,“二维码”支付这件事,马云领先了银联两年。倘若不是“央妈”强势扮演“心机婊”,一边封了第三方平台使用“二维码”两年,一边又在这两年间让自家孩子偷学偷练,今天的银行业恐怕又是另外一番光景。
向前看,不要只向“钱”看
不过“央妈”这么做也不是“完全错误”,毕竟这还涉及到二维码的安全以及技术垄断的问题。
目前,二维码拥有多套编码标准,而市面上最常用的二维码是日本DW公司推出的QR Code(Quick Response Code),也是最成熟的方案之一。
马云毕竟是个商人,如何快速将新技术商用、如何最快产生出价值才是工作的核心,加上日本软银的投资关系,采用最成熟的方案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然而到了银联这,问题就上升到了国家经济安全以及反技术垄断的战略问题上。
例如为防范信息外泄,避免技术受制于人,美国政府和军队等机构全部使用美国本土企业研发的PDF417二维码标准,韩国在外国二维码标准免费的前提下,仍全力扶持本国的Magic Code码。对此,我国宜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引导国产二维码标准的大规模推广和应用。
当然对于消费者来讲,其实银联二维码标准的加入,引入了行业内新的竞争,多数还是利大于弊的。
第一,有了国家相关标准做参照,各支付公司也有了政策参照的对象,有助于规范市场。
第二,对于消费者而言,多一种支付方式,就意味着多一种选择、多一分便利。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由于竞争加剧,各平台必然会推出优惠政策吸引用户。然而对于消费者来说,如今手机内存越来越大,多装几个App,哪个平台优惠力度最大就用哪个,麻烦点如果能省下几十块钱,对于一年到头都攒不下几个钱的“打工一族”来说,那可是极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