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人机大战:AlphaGO赢了,但与“划时代”无关
文/李儒超(微信公众号:techrc)
一、
当一切尘埃落定,我们或许可以重新审视这场“人机大战”。
事件的发展如同一场由资质平庸的编剧炮制的电影:赛前各方积极竖起“Flag”,而后迅速向预期相反的方向发展,盘中又不出意料的反转,最终呈现出一个各方能接受而又显得意义深远的结局。
但有趣的是,当好莱坞式的流水线剧情真正变为现实,“毫无新意”一转身便成了“震撼人心”。
无论是从海内外的新闻阅读量、视频播放量,还是从围棋界、科技界、媒体界的激烈发声来看,这都是一场标准的全民狂欢。围棋,这项在过去数十年从未真正走向国内主流社会的运动,一时间被奉作“人类智慧的明珠”、“人类智慧的最后堡垒”;数以千万计的观众守着视频直播,即便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并不懂得围棋的最基本规则。
他们的认知中是这些一幅场景:AlphaGo被贴上了人工智能的标签,李世石被贴上了“人类代表”的标签,他们双方战斗的,叫做围棋,一项被贴上人类无上智慧标签的运动。
成败在此一举。人们好像都被打了鸡血。毕竟,没有什么会比见证一件可以写进教科书的大事件更加令人激动人心,况且被打败的还是人类。
但好像有什么不对。
二、
在中学时代,很多人都会被强迫着背诵诸多“标志”: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标志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始;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是奴隶社会的开始等等。
教科书中,历史似乎是由一个个标志隔断开的。一项重大的历史事件,只要舆论影响足够大,就会被戴上“划时代”的帽子;身处那样的历史节点,想必也会十分有趣,这估计是很多人年幼时的幻想。
可能,这也是我们面临一项不明所以、但在舆论引导下认为是历史节点时会激动万分的潜在原因。
但很可惜,时间的流动却充满着连贯性。在节点来临前,变化并非是以极为缓慢的速度来临;节点来临后,也并非每次都意味着变化会以异乎寻常的速度发起冲刺。
写史书的人永远是后人,执笔者亲手隔断的那些年代之间,充满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哪怕历史的异动再大,两天之间的变化可能也会小上许多;身处其中,可能并不会认为其变化大到可以被称作“节点”。
我们以为自己在见证历史,然而历史早已在过去的数天中已然被缓慢见证。我们期待的下一个节点,可能也已经开始发生在现在。
时代一直在缓慢推进。当我们拿出写史书的态度看待生活,便有可能会多出很多为之激动、为之震撼的事。
三、
回到正题。
人类是一种爱贴标签的动物。这可能是AlphaGo事件变得如此备受关注的最直接原因。在标签化的论调下,一场比较重要的围棋之战变成了极为重要的人类荣誉之战,其中的逻辑缺失颇值得玩味:
1、AlphaGo是否有资格作为人工智能的代表?
2、李世石是否有资格作为人类智慧的代表?
3、围棋是否能代表人类智慧的最后一块阵地?
如果这三个问题只要有一个不成立,这场人机大战被宣扬的“重大历史意义”都显得站不住脚。
第一个问题相当技术。虽然媒体对于AlphaGo在人工智能(AI)上的突破一边倒的支持,但学界力挺AlphaGo的声音并不如舆论那般多。此前一位微软专家在博客中写道,AlphaGo所代表的AI水平依旧是弱AI水准,离实际使用还很远。出门问问工程师李理更是撰文详细论述AlphaGo的深度学习并不算自我“思考”,只是使用全新的方式将数种算法重新糅合,并达到了更好的深度学习效果。
具体而言,AlphaGo所使用的神经网络和Skype的翻译工具及Twitter的色情内容识别系统并无本质不同。通过对既有数据的分析以及一定的算法,模仿人脑的部分反应机制,使机器拥有深度学习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学习的内容只是沿着人类设定的既有方向愈加深入,并不算真正意义上的思考;比如AlphaGo并不能思考除围棋之外的其他事。这种“被动”的运作模式,与人类富有主动创新意识的大脑有着本质上的差别。
即便AlphaGo在神经网络之外还添加了“二级深度学习”,也没有跳出目前AI的整体水准。这个添加项中包括蒙特卡洛树搜索等较为核心但同时又颇为老旧的技术,谷歌做的事情更多是用全新的算法构建起更好的长效预测体系,从而让AlphaGo具备对围棋这项原本难以测量“价值体系”的运动变得相对容易测量。
最终的事实是,这一系列创新让AlphaGo明显好于同时代的围棋AI,嗯,我们需要加上“围棋”这个前缀;然而这很有可能仍“并没有什么卵用”。
第二个和第三个问题则愈加容易解答。一方面,李世石早已不在职业巅峰期,即便仍处于职业巅峰期,让围棋这项参与人数不多、西方国家甚至长期处于空白的小众运动扛起人类智慧的大旗,真的没问题吗?
哪怕是围棋界目前排行第一的柯洁,让他来代表人类的最高智慧,似乎也有点不那么妥当。但奇怪的是,这一系列不妥当,放在这项被多重标签化的事件中,却没有让很多人产生明显的不适感。
四、
当然,我们无意否定这一事件对于各界的影响,或者说,人机大战之后更多会呈现一种多赢的局面。但这却不仅仅是一项技术的胜利。
1、AI产业影响。如上文所言,AlphaGo可能并没有领先整个AI界太多,说“划时代”可能也无从谈起,但其造成的舆论影响却足以让整个科技界再次加码对AI的研究。在可以预知的数年内,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科技公司公布其AI研究成果,相关产业的投入也可能随之加大。这一系列的作用力,最终将使得人类自身宣扬的AI“奇点”愈加快速的临近。
2、围棋界影响。如若不加以舆论放大,这场战役后影响最大的本应是围棋界。被人类思维固化的围棋界,经此一役已然被颠覆价值观,盘中诸多职业九段对AlphaGo行子的质疑,最终可能都将转换为对该项运动的反思。这样的场景其实对熟悉围棋史的人并不陌生——上世纪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昭和棋圣”吴清源一度称霸日本围棋界,其诡异的棋风以及提出的全新围棋布局理论、序盘下法等,此后大为扩宽了围棋手的棋路。
3、参与者各取所需。我们几乎找不到这场人机大战的“败者”:数日间谷歌市值上涨了100亿美元,品牌上的增益更加无从算起;科技界人士的布道被主流社会愈加认同,国内各大科技公司省的广告费同样无可计量;被普及的围棋运动;爆红的柯洁;赞助围棋赛事的金立手机;各路媒体、广告从业人士......
至于处于风口浪尖的李世石,细究起来也与“悲情”无关。如果说AI超越人类是早晚都会实现的事实,李世石便是恰巧被选作演绎历史的棋子;可以肯定的是,在习惯了AI超过人类这一事实的数十年后,并没有人还记得李世石的屈辱——就像现在没人认为博尔特跑不过飞机是一件十分“屈辱”的事情一样。
更重要的是,处于职业末期的李世石,无论从什么意义上来讲,都火了。
这是一场舆论和营销上的胜利。技术,只是个引子。
五、
然而,正如此前所说,即便AlphaGo的历史意义有点名不副实,但缓慢推进中的历史同样在离AI的“奇点”越来越近。另一方面,人们对于人机大战的异常关注,仅仅用错觉和标签化解释,似乎也不够全面。
事实上,在整个事件中被发酵的最厉害的依然是“AI威胁论”。段子手们乐此不疲的编着AlphaGo故意输一局的段子,马斯克、霍金的AI威胁论被反复提及;显然,比同时代的同类AI愈加出色的AlphaGo,已经成功担负起论证AI将碾压人类论点的最佳论据。
联想到以往好莱坞AI类末日题材的作品,人们心底的恐慌被进一步激发。可能这才是此次事件背后最本质的原因。
于是,我们又看到了一幅颇为诡异的画面:跳槽还没着落的白领开始担心AI是否会取代自己的工作;还不知道自己加班到几时的人们开始恐惧AI何时会让人类走向末日——这些担心咋看似乎都很有道理,毕竟没人能知道未来会变成什么样子。
然而,工业革命前的老祖宗们若是知道如今世界的技术,是否也会产生类似的担忧?
我们不知道。我们唯一知道的是,高度自动化并没有让一大半人失去工作,世界也没有被光怪陆离的新技术拖入毁灭。
上一个时代的人,总会或多或少对未知的下一个时代充满恐惧。至少从目前看,这些恐惧一次都没有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