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影业宣发部解散,非整个『生态』之力不可?
近日有消息人士透露,小米影业已经解散宣发部门,相关工作人员可以选择调岗或离职。
他表示,小米不计划自己出影片,也不准备做真正的电影公司,因此没有宣发需求,未来小米影业旗下宣发工作将会交给市场部来运营。
从小米影业官方微博来看,成立近一年以来总共发布了两条微博,最后一条还是半年前,几乎『名存实亡』。
随后,小米副总裁黎万强通过微信朋友圈对『解散小米影业宣发部』进行了回应:
『目前我分管了小米市场和小米影业,影业是10来个人的部门,核心职能是助力小米品牌,主要做投资和植入的工作,不涉及制作,过去半年,我们合作了10多部片子,陆续今年上映。
原来在影业的宣发组做了调整,工作会交给公司市场体系,这样联动效率更高。我们的宣发,是调度小米自己内部及新媒体资源,帮助合作的影片在小米近2亿用户群里放大。
2017,我们所说的“一面科技,一面艺术”,小米除了技术创新,品牌会继续在时尚和艺术领域展开更多合作,好的电影作品投资,欢迎继续联系我们。』
言外之意就是宣发部并没有『解散』,而是『合并』到了市场部,小米影业还会继续存在。
说起来宣发看似简单,实际上可能会决定一部影片的『成败』,以同样都是游戏改编的电影《魔兽》和《刺客信条》举例:
从2015年12月开始,传奇影业《魔兽》的线下巡回展就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影片发行发之一腾讯影业则利用自家的QQ、微信和网络全平台进行活动策划。
2016年6月《魔兽》在国内上映,最终票房为2.2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7亿元),贡献了全球票房收入4.3亿美元的一半左右。
《魔兽》能取得超10亿的国内除了游戏玩家祭出,更在于长达半年的影片宣传期,不要忘了还有万达影业的贡献。
另一部游戏改编的电影《刺客信条》国内定档2月24日,但从宣发的角度看已经『难挽失败』。
先不说《刺客信条》电影本身的素质(豆瓣评分5.6,时光网评分7.1,IMDB评分6.4),距离上映只有1个月时间,影片发行方中国电影集团又能投入多少资源...
换个角度说,影片宣发不是一个小团队就能搞定的,并入『市场部』反而是合理的选择。而纵观小米生态链的『成功』,实际上也离不开小米渠道和2亿用户群。
此前雷军透露2016年小米智能生态硬件全年收入预计150亿,其中16家年收入过亿,3家收入超过10亿。
不过青米科技曾透露,插线板销量的99%以上来自小米官网、天猫及京东官方商店(全年550万)。而会去小米官网的,大部分都是小米手机用户。
智能硬件尚且如此,电影等『文娱内容』更无法独立生存。
《华尔街日报》的数据指出2015年小米全年780亿元营收中,只有6%来自软件和互联网服务。从2017年『千亿小目标』来看,过去一年小米的『内容』并没有带来多少收入。
虽然小米影业投资了新圣堂等电影公司,但没有公布片单。参考乐视影业的『折戟』,小米的『网络大电影计划』放慢脚步也很明智。
去年乐视影业主推《爵迹》、《盗墓笔记》、《长城》等电影,但是票房都不及预期,目前估值只有70亿元,相比最高98亿缩水了近1/3。
值得一提的是成立影业公司的还有豆瓣、当当、聚美优品、58同城、爱奇艺、陌陌等,但同样没有一家公布片单,小米投资的10多部影片今年能否上映都是个悬念...
『战国』后期,秦国倾全国之力方能在『长平之战』胜出,后来灭楚也是『非60万不可』,而现在的电影市场更像是『春秋』时代。
现在小米影业、飞(dou)船(ban)影业等只能算是『小厂』,而阿里影业、腾讯影业才是真正的『大厂』,何况后者去年也亏损了。
背靠阿里巴巴的阿里影业去年上半年亏了4亿元,将和腾讯影业在今年贺岁档展开竞争,主控电影分别是《摆渡人》和《少年》。
整个电影市场冷淡,互联网公司即便有内容和IP也不一定能做好电影,小米影业现在是要动用自家『生态』资源了。
可能让原小米影业宣发部员工感到欣慰的一点是,离职期限比较宽松,而转岗是没有补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