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佳缘和百合干不下去的原因是90后不爱相亲
世纪佳缘要退市了,退市之后还要跟百合网合并,合并之后,据说还要谋划新三板的上市。在美国从上市之后一直没有什么起色的世纪佳缘选择私有化其实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按照官方的说法,是股价无法体现自己的价值,从实际的角度来看,是确实没有做出什么好的结果,更看不到未来的预期。最终不得不选择退市和合并,其实也可以说是一代相亲网站的落幕。
都市白领结婚难催生的婚恋平台
世纪佳缘乃至百合网的兴起,一个巨大的时代背景就是都市白领这个阶层的兴起。从1988年到1998年,北京的人口只增加了185万人,而到了2008年则增加了951万人达到2100万人,而在今天,北京的人口已经妥妥的超过了3000万。京漂现象,和沪漂、深漂等一样,成为一个特有的时代现象,也铸就了北上广深这几个超一线城市。
这些漂们都是来这里努力奋斗的,多半人生地不熟,加上又都是年轻适婚人士,所以就产生了巨大的婚恋需求。但因为工作繁忙和圈子狭窄,最终不得不寄希望于网上,也由此催生了世纪佳缘、百合网这样的婚恋平台。总体而言,这些网站也都是时代的产物,也在当时起到了比较好的效果。比如我,也曾是这些网站的用户,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些网站的瓶颈也在于此,找到对象的用户就不会再上了。
前几年,这些网站的主要业务增长是高端婚恋,原因很简单,因为一开始那批京漂年纪大了,剩下了,而且有钱了。我一个朋友花了六万,相亲了六个人,还很不满意。而现在,世纪佳缘和百合合并,都表示要把重点放到线下相亲活动和服务去,显然,是线上收入的疲软,只能把目光放到线下大龄困难户那里。如果一定要说原因的话,就是90后的婚恋习惯,发生了很大变化。
90 后不爱相亲更自由主义
2014年春节期间,世纪佳缘的注册用户刚刚宣布突破一亿大关,而央视一则"一亿三千六百三十一万五千四百七十八人上有缘网找对象"的广告让另一个婚恋社交平台有缘网名声大噪,这个信息让北上广深的用户摸不到头脑,但这些人最大的问题就是认为自己就是全世界,而不知道除了北上广深之外,中国还有其他的九百多万平方公里和十几亿人口。有缘网,走出了一条截然相反的道路。
前几天有缘网发布了他们的90后婚恋白皮书,揭示了90婚恋的种种不同。这个平台的用户60%以上都是90后,而且95%的用户都是移动端用户,而在2015年,世纪佳缘的移动端比例不过72%。从任何一个角度看,有缘网都是下一个时代的婚恋网站,成员更年轻,也更移动化。
白皮书显示,90后更独立和自由,对相亲有抵触情绪,认为是大叔大妈的事情。90%的90后排斥相亲,但并介意使用婚恋网站,只是对婚恋平台的需求是获取结识异性及深入沟通的机会,而不是为了婚姻而物化的两两匹配。这个需求更偏社交,而不像80后们更偏结果,当然,这也是因为90后更年轻的原因,80后则没有时间等待深度沟通了。90后对婚恋网网站的顾忌主要有三个方面,“上婚恋网站给人一种没人要的感觉”,其次是“不喜欢像商品一样任人挑选”,排名第三的是“服务费太高,我又不是缺到了那种地步”。这些大都是世纪佳缘们的死穴。无法获取新的用户,只好继续下沉挖掘老用户,这个困境是人人网也遭遇过的,而且人人网最终也没能解决这个问题。
移动婚恋的逻辑应是低频社交
有缘网的高移动普及原因非常简单,因为这家网站从一开始就做的是移动端婚恋,从wap时代就如此了,你可以说他错过了互联网时代,但你也可以说他抓住了移动互联网时代。.2015年第一季度,有缘网平均月活约800万,世纪佳缘2015财年平均月活也不过530万,从这个角度来说,有缘网应该更懂移动。
而有缘网的观点认为,移动婚恋的逻辑是低频社交,而并非是相亲。有缘网的成功之处是把社交做的更重,而把相亲做的更轻。这显然更符合90后的胃口,而世纪佳缘们的选择则是更更重的把相亲从线上做到线下再做到更远的地方,二者完全背道而驰。但可以直说的是,世纪佳缘的这种选择其实是收入压力带来的,而并非是用户的需求。
90后年轻用户比我们想象的更保守和不擅沟通,习惯了在键盘后面的他们在见面聊结婚这件事情上有莫名的恐惧,当然,这种恐惧80后也存在。但是在移动交友方面却熟络很多,有缘网在其中增加了更多方便双方交流、面试题问答破冰的机制,让90后可以很好的解决自己的紧张和不适,最终获得了90后的认可和接受。这个方向,显然是一个正确的方向,而婚恋网站的本质也就是一个社交网站,社交网站的死穴都是会被老用户厌倦和新用户拒绝,在这个环节上,世纪佳缘们显然没能逃开魔咒。至于说百合的实名制之类的宣传,依旧是80后们最看重的东西,对于90后而言,实在还是太物质了。
很多人都还以为世界一成不变,却没有发现90后最大的已经26岁了。这个变迁会埋葬很多过去的商业模式,包括屌丝经济的凡客和小米之类,而世纪佳缘则是不太容易被注意到的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