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收购珠海银隆 要做电动汽车界的富士康
文/牛老师商业评论 (微信号 niubsir)
北京时间3月7日,格力电器发布停牌公告称正在筹划发型股份购买资产,交易标的为珠海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
公告发出后,股吧里炸开了花,尽管官方明确这项交易不构成重大资产重大资产重组,股民们仍然津津乐道的猜测复牌之后会有几个涨停板,有人预测3个,也有人预测5个,显然,资本市场对于格力进军新能源汽车市场,要比进军手机市场更为感兴趣。
汽车界的富士康
格力和银龙新能源同位于珠海,双方之间的了解程度也为此次收购来开了想象力空间。
官方的资料显示,银隆新能源的产品线涵盖锂电池、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整车、智能电网调峰调频系统等众多方面,并已具备年产纯电动客车3.3万辆,运动型多功能电动车10万辆,电池6.2亿安时,钛酸锂电池原材料5000吨、储能800MW的生产能力,换句话说,格力要收购的银隆新能源,实际上是一家既能够生产整车的车企,同时又能充当供应链和代工厂。
如果说格力要布局新能源汽车行业,推出格力电动汽车,倒不如说格力旨在打造一家汽车界的富士康。
可以联想一下苹果的汽车项目,尽管苹果遮遮掩掩,但是外界看来,苹果要做汽车是一件人尽皆知的事情,留下的问题是苹果要耗费巨资打造一条苹果汽车的生产线,还是像iPhone生产那样找一家“富士康”?答案可能来自后者。
从前期的消息来看,已经有车企向苹果伸出了橄榄枝,菲亚特汽车CEO已经在吹风,表示“希望成为苹果汽车的代工商”,格力收购银龙新能源,一方面可以凭借整车生产能力,像菲亚特那样,向包括苹果在内的所有潜在的电动车厂商提供代工体系,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助供应链能力,打入各大新能源汽车品牌的供应链体系。
浮夸新能源车补贴
尽管格力曾经公开表达过对产业扶持政策说不,但政策对新能源市场的补贴又确实在催化车企的积极性,这也可以作为格力杀入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参考。
根据中期协发布的数据,2015年中国新能源车产量超过340471量,销量则达到了331092量,生产和销售基本上接近1:1的比例,这么搞的比例离不开动辄数十万元的新能源车补贴,以北汽新能源E150EV为例,这款车的指导价格为22.08-23.08万元,国家补贴为4.5万元,地方补贴5万元,综合下来,政策对消费者的补贴就可以达到300亿元。
车企方面,最近半年以来就有两家车企拿到了不同程度的新能源汽车补贴,其中中通客车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前3个季度收到的补贴就达到了12亿元,宇通客车同样也曾发布过公告,称获得郑州财政局提供的30.4亿元新能源汽车推广。
国家对特定车型的补贴尤其值得关注,根据一财的报道,“售出一辆新能源车,除了国家补贴外,还可以享受到几乎1:1的地方补贴,甚至省、市进一步的双重补贴。一辆纯电动大巴,补贴最高可以达到上百万”,而格力的收购标的珠海银隆旗下电动车品牌广通汽车,其纯电动车型为清一色的大巴,其中待申报车型达到了7款,已经报备为4款,如果按照银隆新能源年产3.3万量的规模来计算,补贴也有望达到330亿元。
格力此前曾提出5年内实现2000亿元的营收,借珠海银隆为跳板进入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额补贴有望成为其营收目标的组成部分之一。
杀入美国资本市场
2015年中国A股牛市之前,一大批中国公司争先恐后的计划赴美IPO,而在牛市之后,中概股开始排队回归A股,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已经在A股上市20年的格力,只需要一招就能保住在A股的位子的同时,又能进军美国资本市场,而这一招就是收购银隆新能源。
作为格力的收购标的,银隆新能源在2010年收购了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奥钛纳米科技有限公司53.6%的股权,成为控股股东,而此次银隆被格力收购,意味着格力间接的敲开了美国资本市场的大门。
格力对珠海银隆的收购,海外业务也是重要的参考指标,尤其是过去几年时间在海外市场负面缠身,国际化路线颇为不顺。
2013年,格力美国公司股东Soleus因为产品质量问题未作知会而一纸诉状将格力告上加州联邦法庭,格力在北美市场面临着中国公司最大的召回规模,外部推测召回金额接近10亿元人民币,去年中期,长达两年时间的诉讼最终落锤定音,最终格力被判败诉,需要赔偿Soleus公司的1250万美元的损失,同时由于故意隐瞒产品瑕疵,追加3000万美元的惩罚性赔偿,总计赔偿4250万美元,此举为格力进军国际市场再度蒙上阴影。
对于在海外市场屡遭碰壁的格力而言,背靠中国家电巨头、世界500强、A股超级印钞机等众多光环和题材,借助资本运作的方式,扭转自身在海外投资者和消费者心中的形象,也可以看成是一剂良方。
作者:牛老师商业评论;微信号:niubsir;微信公众号“吹牛”,个人微信immarconiu,已入驻百度百家、搜狐自媒体、今日头条、新浪创事记、腾讯自媒体、钛媒体、虎嗅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