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雷p2p,投资人该怎么办?听金融业法律人士拆解p2p
“融宜宝还我血汗钱!”上海一处办公楼下一群投资人打着这样的维权条幅。续快鹿集团、中晋投资相继出事后,另一家百亿级的互联网金融平台融宜宝又因“非法集资”被上海警方刑事立案。
自年初以来,“2016是P2P死亡年的”声音不断被提起。非法融资、庞氏骗局、兑付危机……人们谈P2P色变,紧张、恐慌的气氛笼罩着整个P2P行业。
P2P到底怎么了?作为投资人,买了问题平台的理财产品,还能拿回投资的本金么?怎样选择靠谱的投资平台?带着这些问题,IT老友记采访了身边一位国有银行法务部门的朋友L先生(因职务原因,本名对采访对象采用化名),从P2P行业现状、投资人权益等多个角度,为大家详细拆解P2P行业。
IT老友记:近日问题平台不断被曝出,有行业人士出来为P2P正名,称P2P背了非法平台的黑锅,出事的平台不是P2P,请问怎样理解真正意义的P2P?
L先生: 严格意义上讲,象E租宝、泛亚、中晋这样的平台都不能算真正的P2P。P2P最原始的意思是指个人对个个,是个人间的互相借款。P2P最早发源于美国,机构搭建一个平台,有借款需求的人在这个平台上申请贷款,有闲钱需要投资的人在平台上了解情况、提供资金,进行短期资金的借贷和融资,平台起到撮合的功能,相当于中介性质,这就是最早的P2P机构leadingclub的模式。
个人之间借款最大的问题是信用风险,人与人间不认识、不信任,借款非常难。像leadingclub这样的中介平台用大数据分析把一个人的投资拆成小份分布到借款人,借款人能在平台上融到资金,投资人也能把资金投出去。平台运用大数据分析把风险分散,风险相当比较低,这是最早发源于美国的P2P模式。
但是P2P进入中国后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不再是这种中介模式了。常见的P2P模式有几种,以宜人贷为代表的,采用的是债权转让模式,平台把钱先借给客户,再把平台的债权转让给要投资的客户,他们的设想是可以把债权分拆转让,可以减少客户资金的风险。这个还算是比较不错的模式。
但一大部份企业打着P2P的名声做着不是P2P的融资。 很多P2P平台,借款人不是个人,不是短期借贷,而是一些在银行贷不下来的项目或是风险比高较的行业,由于银行借贷要求的信用高,这样不良项目流入到P2P平台上。这些平台的风控能力与银行相比很差,找的又是信用风险很大的行业或项目,平台风险就会被无限放大。
IT老友记:P2P行业乱象不断发酵,问题平台的倒下除了监管政策的出台,其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L先生: 像E租宝、泛亚、快鹿这样的机构,它不但有一些风险高的项目,还存在自融、虚假标。自融的风险很难控制,而虚假标本身并不能产生收益。那么,高额的利息从哪来?这些机构就用后面投资人的钱付前面投资人的利息,就成了拆东墙补西墙,就是所说的“庞氏骗局”,当庞氏骗局无法继续,资金链断裂,危机就会爆发。
问题平台的倒下,不是因为E租宝的负面影响,也不是《网贷监管细则》的出台或者其它什么原因, 洗牌的真正原因是很多以P2P为名的企业经营的不是P2P业务,比如高利贷、小额贷款,其交易模式,风险控制能力比银行、比真正意义的P2P的风险控制能力要差的很多。 这个是行业尽快洗牌的根本原因。
IT老友记:银行有庞大的用户群体,也有雄厚的资金优势,但目前来看,没有一家银行真正地开展P2P业务,为什么?
L先生: 银行做的金融媒介的工作,不愿涉及到P2P领域。在国人的传统观念里,刚性兑付是国人对银行的基本判断。虽然银行不愿意承认这种认知,很多银行理财产品亏了就亏了,但是很多投资人还是会想办法索回。而P2P业务风险相对很大,在这样一个环境下,银行对待P2P业务相对谨慎。
但也不是说银行不会介入P2P,银行在P2P领域也在做一些尝试,只是说这个步子迈的很小。据我了解,国内有一些银行正在逐步介入P2P,或者推广P2P业务,或是把一部份优质资产拿到平台上去,但是前提是确保不亏损。
IT老友记:目前几乎舆论一边倒认为政府监管不力,投资人也在抱怨政府的不作为,监管不力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L先生 : 《网贷细则》出台对行业的发展影响颇大,它规定了P2P行业所能做和所不能做的范围。
目前一些P2P平台为吸引投资人,对项目进行增信,譬如如果出现不良贷款,平台先返还投资人,再由平台催收或担保;或者平台先投一部份,客户再投一部份,降低投资风险等相应的措施。但实际上,这些平台的风险防范能力差,虽然做了一些措施,但是不良的借款已经超过平台的风险防范能力,这些平台很可能被借款人一起拖死,这对投资人的损害也非常大。
国家的监管细则出台,规定了P2P只能做中介,不能对项目进行增信,这样一来普通民众又不太敢投这些项目,反过来,对P2P业务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这是矫往过正的措施,监管本身没有问题。
一个关键的问题是,目前从出台的相关监管政策上看,并没有明确监管机构的主体是谁。银监会出台的《网贷细则》落地的是各地金融办,而非银监相关机构,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到底谁来监管P2P,好像没有明确答案。
P2P作为一种新的行业形态,认识一个行业需要一段时间,政府也在观察这个行业会发展成什么样子。但在这一段时间里,一些打着P2P旗号挂羊头卖狗肉的企业发展太快,就出现目前各种各样的问题。
IT老友记:中晋、快鹿的一些投资人因为害怕非法融资牵连自己不敢报案,这些踩了雷的投资人还能拿回本金么?对投资人的忠告?
L先生: 中晋、E租宝、泛亚,这些企业实际上已经构成金融诈骗,涉及刑事犯罪,按法律规定,机构的非法所得需退赔给受害人,政府把犯罪嫌疑人的非法所得包括个人财产进行清算,按投资比例返还给投资人, 需要注意的是追缴不回或者是被挥霍的部份是没有办法计算在内的,而且退赔需要走很长时间的法律程序,投资人要等很长的时间有可能会追回部份本金,但是肯定不是全部投资金额,想要回收益更是不可能了。
盲目投资是目前投资人普遍存在的问题。一些通过线下推广的P2P,目标是对金融业务不了解的老年人,对他们来说,风险就很大。这是对投资人巨大的教训。
中国的投资人需要对自己的投资谨慎,首先要知道投的到底是什么项目,风险有多大,不能只是看到收益,什么产品,平台什么模式都不知道。一些平台为了营造有实力的假象,请明星代言,砸广告,在昂贵的办公区域办公,这些都不能成为平台安全的保障, 要辩别P2P平台的安全性,要看平台是否存在自融、是否存在自我担保、是否投放虚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