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基于OBD的保险UBI不靠谱?
最近拜访了国内的许多基金,跟他们的汽车研究员聊起了基于OBD的保险UBI。我的观点是:UBI一定是未来,但基于OBD的UBI不一定是。
什么是UBI?这是Usage Based Insurance缩写,即基于使用量的保险。由于UBI主要在车险领域被提出,所以又被称为Pay As You Drive。这种车险模式,在国外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
其中,OBD是与UBI结合最紧密的另外一个概念。国内在做OBD设备的企业,无论面向B端还是C端,许多都在讲OBD与车险的商业结合这个故事。这是因为,OBD作为汽车内部唯一一个数据端口,可以为保险公司提供被保险车辆的驾驶数据,从而建立起精算模型,让保险公司在筛选受保人、制定保险费率以及计算赔付时,获得相比以往更加精准的参考。
以美国最大的车险提供商Progressive为例,用户可以选择加入他们的UBI车险计划;然后会受到一个Snapshot硬件,即一个OBD盒子。插到车上可以实时记录数据,以30天为一个观察期,用户可以根据驾驶表现获得保险公司的现金奖励,最高获得车险的7折优惠。现在,Snapshot已经拥有了超过200万车险用户。
OBD全称On-Board Diagnostic,是汽车内部CAN总线的一个接口。通过这个接口,维修人员可以检测汽车故障,环保机构可以检测车辆排放。这是OBD接口被强制要求的初衷。由于OBD检测设备可以通过该接口读取车况,比如车速、里程、油耗、机油量以及发动机参数等信息,所以OBD又被寄予了商业化的期望,承担起收集汽车大数据的“任务”。
这从2013年上半年国内刮起的OBD盒子热潮即可以看出。许多大企业、创业公司,希望把小巧的OBD盒子安装到车主的车上,帮助他们实时了解车况,相当于汽车的穿戴式设备;连腾讯也参与其中。然而直至现在,也没有哪个OBD盒子成为“爆款”。人们对于OBD是否为刚需、是否解决痛点而争论。
但这种悲观情绪显然没有影响到OBD与UBI的结合,因为这个故事在保险业貌似蛮讲得通。国内比较知名的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中国人保、平安保险等等,都推出了类似的计划。车主安装一个OBD盒子,保险公司实时记录他的行车状况,并在试用期内得出评分,如果车主驾车很安全,那么可以适当给车险打折。
许多OBD创业公司,也在试图跟保险公司建立类似的合作。但保险公司似乎总是要独占用户的数据,这让他们有些头痛。因为数据在保险公司手里,他们就只是一个设备提供者而已,这样的商业模式哪个投资人能买账?
不过,在我看来OBD这个故事,或许只能感动二级市场的股民们。因为OBD作为一个数据输出端口,它能提供几千项车辆数据。这些数据中,有一部分是通过OBD的16针中的9个遵循公有协议的针输出的,包括里程、时速、油耗等;但另外有7个针是车厂加密过的私有协议,类似控制发动机、变速箱的一些ECU(电子控制单元),以及刹车片温度等精密数据,是无法轻易获取的。
不过不要担心,现在保险公司推出的基于OBD的UBI模式中,他们只记录车辆的急刹车、急加速以及用车时间三个主要参数来判断驾驶风格。OBD的巨大部分数据都没有用到,也没有必要读取。
那么问题来了,OBD盒有什么用?上述三个参数用手机就能记录——只要这是一部内置陀螺仪的智能机即可。一个带有三轴陀螺仪的手机就能判断车身姿态,并计算行驶里程、行驶时速以及油耗了,完全不必通过OBD。这样的案例已经存在,如瑞士msg公司的MyMile软件。这个软件是专门为保险开发的UBI工具,它可以为保险公司提供用户的驾驶数据,建立一个精算模型。
有人会说,仅靠软件也可以,但毕竟不如OBD拉取的数据多。上面也提到了,保险公司只要三个参数来判断,OBD的核心数据并没有被很好地利用。此外,如果你想极近可能地收集车辆的所有行车数据,但就要面临破解加密协议的问题。这也是得润电子这样的上市公司,再给资本市场讲关于OBD的故事时,常被听众忽略的一个问题。
关于行车数据的收集,最有话语权的应当是汽车厂商。典型的案例,就是特斯拉。特斯拉Model S从被激活之日起就是联网的,特斯拉能监控车主的一举一动,包括在哪里充过电,充了多少电。换句话说,未来汽车大数据的样本采集,主动权必须是在汽车厂商手里。
例如,2020年宝马在全球卖出500万辆车,而且这500万新车均是联网的。那么,这些新车在被交付到客户手中那一天起,理论上宝马完全可以去实时提取行车数据,为每位车主做定制化的功能。车主在ConnectedDrive上(包括手机端)就能看到车况,以及宝马针对此车具体情况而推送的具体设定。这时,保险公司似乎就可以跟宝马去谈判了。
Progressive目前是基于OBD的UBI保险模式最成功的践行者,这家美国保险公司手头持有多个基于OBD的UBI保险的技术专利。此外,MetroMile、Allstate也是美国UBI模式的代表,但并非都基于O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