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网大”生态,爱奇艺有解,束焕支招
导语:视频网站这条赛道上爱奇艺已是领跑者,面对外界对自己定义的网络大电影内容品质的批评,爱奇艺并不讳言,也已有了重塑生态的决心和策略。网络大电影除了对视频网站的流量贡献、收入贡献之外,其于更大意义上的电影产业价值究竟几何呢?《泰囧》编剧束焕和中国电影导演协会秘书长刘仪伟对“网大”生态均寄予厚望,后者更是将其看作是未来中国电影产业的“蓄水池”。
艾瑞3月的视频行业监测数据显示,爱奇艺在移动端日均覆盖、月度覆盖的用户数方面已明显领先其他竞争者。在由电影、电视剧、综艺、短视频等视频节目共筑的这座“游乐场”里,领跑者爱奇艺决心开始追求内容的价值观,龚宇在刚刚结束的爱奇艺世界大会上开场即宣示了这一价值观的具体内涵——青春阳光、正能量。
如果说爱奇艺平台上哪个部分的内容最应该以内容价值观来调整“航向”,网络大电影恐怕是首当其冲,下图是爱奇艺影业投资项目部总经理窦黎一个月前在虎嗅的一个公开活动上的分享,从类型、题材、元素的归纳统计来看,网大的内容着实有点Low。
在爱奇艺世界大会第二天的网络大电影峰会上,爱奇艺高级副总裁杨向华并不讳言外界对网大内容的批评,“爱奇艺以开放的心态欢迎大家批评,希望大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批评可以帮助我们改进商业模式跟大家一起努力共同维护产业的生态。”
爱奇艺从2年前定义了网络大电影,为其打造了与平台分账的商业模式,随后两年的时间里,网络大电影的产量和收入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根据爱奇艺的统计,2015年,全网共上线“网大”近700部,其中90%以上在爱奇艺发行,预计2016年将达到2200部,2017年或将达到3000部;分账超过百万的影片,2015年有35部,预计2016年有200部,2017年会是500部。
在野蛮生长了两年后,高产量和基于付费会员体系下的分账商业模式托起了爱奇艺成为网大第一平台的地位,此时的爱奇艺决定用内容价值观重塑网大生态,一方面应是回应监管层和舆论的关切,另一方面也是希望网大生态能成为更有产业基石价值的金字塔底座。
爱奇艺要制作标杆“网大”,引领创作方向
杨向华在爱奇艺世界大会第二天的“网大”峰会现场表示,“我们会欢迎和鼓励青春阳光、正能量、有爱心的网络大电影出现,我们也会对这些优质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倾斜”。树立标杆,引领创作新方向,这是杨向华和爱奇艺在网络大电影方面接下来转舵的第一步。
“成本对应着质量,更高的成本投入也意味着更高电影作品的质量出现。爱奇艺在这个方面会投入更多的成本,开始制作一些高质量的网络大电影。爱奇艺的网络电影开发中心跟国内外一些导演团队公司签约制作一些高质量、高投入的网络大电影。”杨向华相信成本的提高是品质提高的前提,所谓一分价钱一分货。不久前在接受某媒体采访时杨向华曾介绍过网大的成本情况,2014年网络大电影电影的制作成本多为50万元以下,到了2015年则在50万~80万元之间,100万元左右的比例占到20%。低成本的“约束”难免会令投资者和创作者以投机来搏出位——这也是此前“网大”内容低俗的重要原因。
杨向华在现场也对爱奇艺此番下场制作网络大电影做了一番解释,并不是要“与民争利”,而是希望以此给用户一个全新的对于网大的观感,并以此提高用户对于“网大”的评价和预期,“让用户知道网络大电影其实跟院线电影一样的质量,一样的专业导演,专业的团队做的,一样是专业的电影演员演的。”不久前,由爱奇艺出品、王晶、刘仪伟监制并客串出演的《以为是老大》上线,或可看做是爱奇艺“网大”品质升级战略的正式开启。
简单的说,爱奇艺要让内容价值观落地,打算用优质的产品以及显著的推荐重塑“网大”的品质底线。
根据爱奇艺的估计,2016年,预计将有超过20%的网络大电影投入超百万,并且投资规模达到500-1000万的网络大电影也将在今年出现,其中分账超过百万的影片数量或将超过200部,比2015年增长近6倍,2017年该数据则有可能突破500部。盈利—扩大再生产的良性循环一旦建立,再加上平台方渐进提高进入门槛(品质底线),就给了市场明确的信号——用Low片投机的生存空间将越来越小。
束焕:网大若出惊世之作,是中国电影之幸
当然,提高“网大”内容品质还需要多通道上的合力扭转,特别是创作者的观念、方法和技能要改变,《泰囧》编剧束焕在网大峰会现场就给网大的创作者支了一些招。
1. 不断探索强剧情的惊悚、悬疑类型片
一方面网大的审查相对院线电影有一定宽松,另一方面投资者和创作者的准入门槛也相对院线电影较低,这就给了在类型片尝试和探索方面的巨大空间。网络大电影的主要观看载体是小屏幕,与院线电影的大银幕和沉浸式音响不同,前者更重剧情,后者更重视听,特别适合惊悚、悬疑、罪案这类强剧情的类型片。
“类型和IP的关系是什么,IP提供的是我们要讲什么样的故事,类型提供的是怎样讲故事,类型是有规律的,是有法则的。我们在网络大电影里不断的按照类型要求,不断的生产出高标准的东西,这样对我们以后的电影工业有好处。”
2. 戴着成本枷锁也要让想象力肆意起来
“我最崇拜的一个导演其实是罗杰·科曼,他写的一本书叫《剥削好莱坞》,讲了怎么用几千美金拍一部大家都喜欢的电影。他为了拍一部电影无所不用其极,用各种各样的手段,除了想象力的奔放以外,还在于拍摄的过程中,比如说只有三万美元敢拍类似于《星球大战》这样的电影,他是怎么做到的呢?就是发挥想象力和活力。我非常期待在我们的网络大电影里面看到这样的电影,因为只有一群真正有热情,有头脑,愿意为电影贡献自己所有智慧的创作者才能做出来像这样生机勃勃的,虽然看着有点野蛮生长的电影。”
3. 即使低成本,也要苛求细节,品质即在此
不论成本高低,对细节的苛求都是品质保证的前提,投入高细节更丰富,投入低仍须有品质的最大可能。细节有时表现为服装、道具的考究,有时也表现为剧作里人物的塑造,“比如像草根逆袭和《煎饼侠》这样的电影是创作中一个大的类型,大的结构很容易搭出来的,但是真正的价值就是在于细节,每个人物怎么行动,怎么说话,包括每个人物的动机。”
在未来年产会超过2000部的网大市场里,竞争的激烈程度比院线电影有过之而无不及,在严苛的成本约束下,如何追求品质的突围,是难题——但翻过了这座山,或许就会见到更开阔的风景。最近上映的院线电影《谁的青春不迷茫》的导演姚婷婷,正是凭借一部微电影《这些年一路有你》获得了业界的关注,并得以进军大银幕。
“做到这三点,网络大电影不远将来可以横空出世真正的惊世之作,这是中国电影之幸。”
刘仪伟:网大生态会成为中国电影产业的“蓄水池”
中国电影导演协会秘书长刘仪伟在当天现场亦有如此寄望,他希望网大生态能够成为整个中国电影产业的“蓄水池”,为传统电影输送导演、演员、编剧。如果有更多的筷子兄弟、大鹏、张天爱从网生内容里成长为可以在银幕、荧屏上施展的导演、明星,最起码能纾解导演缺乏、明星片酬高企的产业焦虑。
“只有这样,电影才能持久永恒的发展。不管是从事传统电影,网络电影,或者说是其它电影创作的机构也好,都能够得到源源不断的人才果实,让我们不缺乏任何的元素把他们吸引到电影的创作队伍中来。”
能否扛起网络大电影生态接驳中国电影产业的大旗呢?任重道远,但领跑者义不容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