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历史评价CEO,乔布斯们比杨元庆做得更好吗?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这是一篇本来就不该存在的文章。

可是,我认为有必要谈谈我个人的看法,如果你当这是一篇有倾向性的文章,我只能说,谢谢……

昨天,谋篇质疑杨元庆是否是一名合格CEO的文章,在网络上迅速发酵。文章从十五年前的联想分拆入手,并以大量的基于2009以前的历史论据,形成了文章的论点。

作者与联想的恩怨情仇,以及联想公司关于数字有瑕疵的反击,都不是我关注的焦点。仅从个人对科技互联网多年的跟踪报道而言,客观的讲:用任何历史去评价一位现任CEO,都是很苍白和无意义的。

这个世界上,跨越15年的任何市场经济,都是流动的,有波峰也有波谷。对市场反应最迅速的股市,已经告诉我们没有永恒的上升也不会有永远的下滑,在过去15年里,也许唯有房价保持住了一路的上涨。

所以,这种论据组成的论点,本身就自陷泥潭,从历史的角度看,换成其他的神奇人物,是否就比杨元庆做得更好呢?

1 、能用波动的市值评价CEO 的成败吗?

从历史的角度看,思科曾经达到了接近于垄断级别的全球性公司。在2000年,思科公司的股价达到了80美元以上,市值突破了5550亿美金。这个数字,超越了当年的市场明星微软。也造就了钱伯斯成为硅谷传奇CEO的神奇。

在当时,钱伯斯的风头甚至超过了比尔盖茨。这位被华为任正非推崇备至的IT老江湖,在思科公司CEO的位置上足足坐到2015年,66岁的年龄才退居二线。

但如果用市值来衡量钱伯斯的功过,那么仅在2001年,思科的市值就跌倒1300亿美金。直到钱伯斯功成身退,二十多年里,思科的市值再也没有站上曾经的高位。

要知道,科技领域是技术创新推动的,往往一个新的技术诞生后,总会产生新的明星公司,并让一些曾经的明星黯然失色。公司的市值,始终是经济规律决定的,并不是一个CEO的功过决定的。

换句话说,以10年前的联想市值来对比今天的公司成就,作为一位现任CEO是否合格的佐证,这根本是在质疑历史,用移动的互联网时代的经济特征去对比互联网的洪荒年代,桌面系统的黄金时代,无异于关公战秦琼。没有任何参考价值。

2 、能用创新的探索去评价战略成败吗?

苹果公司,乔布斯是永远的传奇CEO。

1996年,苹果公司陷入生存危机,不得不请回乔布斯出任公司CEO。在2000年,乔布斯先后开发出iTunes和iPod,受到了市场的好评,令苹果再度崛起。

直到2007年6月29日,乔布斯推出了iPhone手机,改变了整个世界,将我们带入到移动互联网的时代。

可是,鲜为人知的是,乔布斯曾在2005年底,推出过一款名为ROKR的手机,这在当时能存储100首歌曲的手机,也堪称经典。但市场并没有给予好的反馈,乔布斯的iPhone帝国就这样延后了2年才最终问世。

如果说,没有当初的探索和试水,怎么会有苹果公司的今天?对于任何一个CEO来说,对新市场和新产品的探索,都不应该被冠以质疑的目光。

那么,回到联想吧。联想移动确实是公司最纠结的部门,作为当初第一代对智能手机的尝试,对于乐Phone的尝试最终以失败告终。时至今日,我仍然认为,乐Phone这个品牌LOGO,要比现在的乐檬或是VIBE都要更深入,更被用户理解,非常可惜。

联想对于智能手机的探索,其实在乐Phone以前就发生了,最早是在2005年。

尽管联想今天在智能手机市场的位置远远不及在PC市场上的地位,可是用公司对新业务的探索,来判定杨元庆现任CEO的战略眼光,这是否有些不合时宜?

最后,就事论事吧。对于任何一个了解联想的人来说,引起极大争议的那篇文章里有太多有争议的细节。我个人不想过多评价有关于人事斗争和那些所谓故事,不把野史当历史。所以,我仅从市场角度发表个人的观点。方兴东的文章,谈到了一些细节,值得一看。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