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沈向洋入选美国工程院院士看微软兼容并包的文化
1991年,沈向洋来到 CMU 师从图灵奖获得者拉吉·瑞迪教授。瑞迪教授是语音识别领域的顶级专家,但沈向洋却认为未来人类对外界的感知95%来自视觉,于是他选择了一个与导师不同的研究方向。26年的坚持之后,沈向洋获得了世界工程界的最高荣誉。
美国当地时间2月8日,美国工程院公布2017年入选院士名单,沈向洋的当选,正是因为其“在计算机视觉和图形学的突出贡献,以及在业内的研发领导力”。
此时的沈向洋已经不仅是一名学界认可的世界顶级科学家,他还是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微软人工智能及微软研究事业部负责人,带领着由5000人组成的全球最顶尖的人工智能研发团队,或许这将会是主导未来人工智能方向的一支团队。
专注于研发,17年时间创造华裔在微软最高职务
翻看沈向洋的从业经历其实非常简单,1996年他完成了在CMU的博士进修,同年加入了位于美国华盛顿州雷蒙德的微软研究院。这一年,他在视觉和图形领域的研究已经小有成就,发明了同心拼图算法。此后,他一直没有离开微软的研发机构,只是在美国与中国之间切换着工作地点和角色。
1998年,在盖茨的授意下,微软在北京成立微软中国研究院(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前身),沈向洋和李开复一起成为这个研究院的创始人。
2004年,沈向洋升任第三任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科学家。在他的带领下,微软亚洲研究院在计算机视觉、图形学、人机交互和统计学习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微软研究院创始人里克·雷斯特博士曾这样评价沈向洋:他让微软亚洲研究院发展到了难以置信的高度,不仅为微软产品和未来战略提供了可信赖的研究保障,还在亚太地区学术界和教育界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微软亚洲研究院在技术研究之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任务:让微软真正融入中国、根植中国,以技术创新为导向,赋能中国、促进中国IT生态圈发展。一方面这个位于中国的亚洲研究院成为微软这家跨国公司源源不断的创新源泉,另一方面微软全球领先的技术与应用被大量地引入中国,在中国IT互联网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2007年沈向洋从中国回到微软美国总部,升任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负责微软必应搜索引擎的研发。2013年,沈向洋成为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主管微软技术与研发部门,负责推动公司中长期总体技术战略、策略以及前瞻性研究与开发工作。沈向洋以自己对行业的精准预测,带领微软将创新想法落地为产品、服务。
2016年10月,沈向洋开始全面负责微软全球人工智战略,主持覆盖基础设施、服务、应用以及智能助理等前瞻性的研究与开发工作。
沈向洋以他对行业的精准判断力,带领微软将创新想法落地为产品、服务,为提高生产力而努力,被誉为微软的“金手指”。如今这只“金手指”正在指向人工智能。无疑,人工智能是全球科技界最重要的研究方向,没有之一。
此时沈向洋的工作,影响着微软这家世界巨头的技术走向,也因为微软在IT界的领导地位而间接影响着全球科技界的技术走势。
从1996年加入微软到2013年成为微软体系内仅次于CEO的最高职位,沈向洋用17年时间创造了华人在微软公司任职的最高峰。
成长心态,厚植人才发展沃土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是工程界最高荣誉之一,授予在工程领域内从事研究、实践和教育并做出卓越贡献的人士;以及在新兴和发展中的技术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在工程教育方面研发出新方法的开拓者。
沈向洋自从博士毕业,在微软21年时间可以进入一家跨国巨头的最高管理层,同时在研究的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入选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他的成功之路离不开微软多元开放、兼容并包的企业文化。
微软算得上是老牌的IT企业,在过往的四十多年里始终可以引领行业的趋势,核心在于人才。其实,最让微软骄傲的不是Windows,不是Office,而是其所拥有的几万名工程师和全球最顶级的科学家。
能够吸引全世界最聪明的一群人,依靠的是一个公司的文化以及成熟的人才观。微软的人才观建立在成长心态(growth mindset)之上,即每个人都能成长,所有的潜能都可培养,任何的思维模式都可能被影响。
微软的工程师来自于全球,他们成长于不同的文化,每个人都有着独特的优势和鲜明的特点。不过,即使再聪明的人也还是需要学习,需要补短,在微软任何人都能能找到值得自己学习的对象。在微软这个平台上,他们不仅可以向身边的同事学习,也要向合作伙伴、客户,甚至是同行、竞争对手去学习。
在成长心态之上,每个人都始终保持学习的状态和永不满足的好奇心,即使是二三十年的老员工也不会停滞不前,每天都在从身边断汲取养分。
与成长心态相匹配的是公司的开放性,公司会帮助每一个人获得最大限度的提升。同时,微软鼓励每个人自由发展、在不断探索中创造机会。
正是这样的文化,让来自全球的员工在微软都可以获得最好的成长通过。沈向洋是一个例子,现任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更是如此。他生于印度南部城市,毕业于威斯康辛大学,在微软任职长达24年,最终成为这家公司的最高管理者。
中国IT界黄埔军校,校友遍布中国创业公司
作为多年跟踪报道微软的记者,懂懂忍不住想在这里多讲一讲微软亚洲研究院。
微软是最早在中国设立研究机构的跨国公司之一。与后来一些公司在中国象征性地挂一个研究院的牌子不同,微软是有在中国进行研发,将更多微软的先进技术应用到中国的决心的。沈向洋、李开复、张亚勤、张宏江、王坚后来都成为对中国和美国IT互联网行业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人物。
微软在中国做研发的决心,可以从树立在中关村的两栋大楼得以明鉴。外企在中国几乎不会投资买楼(当然这也是很多外企如今最后悔的事情),设立在中国的研发机构的规模也不会太大。而微软偏偏选择在中国IT的发源地,寸土寸金的中关村买地盖楼。在这两栋最多可以容纳5000人的大楼里,可以看到来自各国不同肤色的研究人员穿梭,这里也是外企在华最大的研发机构。
微软亚洲研究院在过去二十年间,成为中国IT界的“黄埔军校”,聚合了一大批国内的高端人才。微软亚洲研究院是他们第一个工作过的国际性研究机构,同时也是他们走向世界的第一步。
将近二十年的时间里,从这里走出的院友已超过5000名,其中有150多位院友在世界各地的顶尖高校执教,超过10位院友在互联网企业担任CEO、CTO或CIO,范围几乎覆盖所有中国最顶尖的互联网企业。比如,负责阿里巴巴云计算业务的王坚,他的工作关系到这家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未来的命运。再比如,张亚勤加盟百度,被赋予“新业务掌门人”,利用他的技术优势和全球视野,帮助百度拓展新业务的技术边界。
此外,更多的校友成为中国创业大潮中的一员。据不完全统计,80多位院友在创业大潮中开拓创新,他们有人是创业企业的创始人,有人是技术领导者,企业涉及范围包括人工智能、物联网、VR等等。比如林斌,是小米公司的联合创始人,这是一家只用了5年时间就做到估值450亿美元的、全球最大的一家独角兽公司。
随着中国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中国和美国在高科技领域的差距正在逐年缩小,甚至互联网应用已经走到世界前列。这个位于中关村的IT界的“黄埔军校”正是中国创业在潮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微软在中国的形象大使,21年时间用足迹证明“世界是平的”
话题再回到沈向洋,生于中国南京,在美国攻读博士,加入微软后又回国助力微软亚洲研究院,现在领导微软人工智能及微软研究事业部。在微软21年,如今成为微软领导结构中位置最高的华人,他正在成为沟通微软与中国创新的桥梁,也被外界誉为‘微软在中国的形象大使’。曾有媒体形容,沈向洋在微软技术研发上所做的努力,说明了他要‘让全世界都知道,最先进的技术一定来自中国。21年时间,在中国和美国之间飞来飞去,沈向洋用自己的足迹证明了‘世界是平的’”。
在微软的多元文化中,中国是最重要的一支力量。过去十几年间,懂懂曾多次去位于微软位于西雅图的总部采访,在这里经常可以遇见来自中国的员工,并且为了满足这些“中国胃”,西雅图周边有很多地道的中餐馆。
据微软统计,西雅图约有5000名华人工程师,全球则有上万名华人工程师。微软在中国苏州工业园也有超过1000名员工,目前微软有三四十个专门做技术和产品的副总裁,其中华人占比达到百分十几,华人副总裁的队伍正在逐步扩大。
同样在2月8日,微软任命现任(亚洲)互联网工程院院长王永东为全球资深副总裁(CVP)。目前微软在中国区有CVP级别的还包括,大中华区执行官的柯睿杰(Alain Crozier)和亚太研发集团主席洪小文。这意味着,微软中国高层已有三人进入全球管理团队,随着中国研发对微软全球产品布局的影响日益加深,话语权的提升将帮助中国区更好地获得总部的支持。
同时,作为华裔面孔进入微软高级领导团队的沈向洋,在过去两年增加了往返于中美之间的频次,几乎所有微软在中国的重要活动他都会现身,既代表微软公司的形象,又无形中拉近了微软与中国的距离。
2015年9月,在西雅图召开第八届中美互联网论坛期间,习近平主席参观了微软公司,微软公司当时就安排沈向洋用中文向习近平演示了美国气象数据可视化系统与微软最新的“全息眼镜”Hololens,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毫无疑问,华人高管在微软这家跨国公司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并且华人科学家在全球科技界的地位和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
在全球化的今天,任何一家跨国公司的成功都依赖于人才多元化的企业文化。硅谷正是因为吸引到全球人才,这种多元文化激发了各种不同的创意,使得硅谷一直是全球创新的发源地。
沈向洋今天的成就,在微软并不是个案。微软对于人才一向持开放的态度,力争使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企业和个人更加紧密地协同在一起去,以此创造下一个可能改变世界的创新。这种兼容并包的企业文化,为华人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工程师、科学家以及高管在提供学习和成长的平台,助力每一人的成长。
—————————————————
微信关注公众号“懂懂笔记”每天第一时间为您奉上最新最热的科技圈资讯~
多年财经媒体经历,业内资深分析人士,圈中好友众多,信息丰富,观点独到。
发布各大自媒体平台,覆盖百万读者。
《微信思维》、《微信力量》两本畅销书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