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点看法:关于AlphaGo和人工智能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文 | 阑夕

1、“承认吧,你既不懂围棋,也对AI的深度学习能力兴致寡然,你跟着瞎咋乎,只是唯恐在社交网络中置身事外。街上全是抬头望天伫立不动的人,只有第一个人是因为想要止住鼻血。”之所以这么说,倒是并非看轻这场人工智能挑战自然智能的竞技活动,而是“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始终都是专业领域向外释放影响的唯一模式,你一次次学会引力波的通俗定义、地震防灾的十三条技巧以及美联储加息会如何改变世界经济,然后随着时间流逝而彻底遗忘,如同日晷指针的周而复始。

2、人们对于人工智能的恐惧很大程度上是由科幻文艺的断章引发——或许还要加上埃隆·马斯克为了宣传他的OpenAI平台而做出的广告辞令“保护人类免于人工智能的毁灭”——这在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刚刚表态核武器随时可以发射的当前,显得更加诙谐。事实上,与人类本身的恶意相比,人工智能的可控性和可预见性都要高出太多。

3、Google需要展示那些耗资巨大却无法取得短期盈利的项目,这是企业之于资本的义务,而再多的数据粉饰也比不上一场公开自信的演示。事后来看,作为媒体口中的“人类代表”,李世石的合适程度相当之高,这不仅关乎他长期以来的稳定棋力,更是此君的心态与气度不曾削弱比赛的历史意义,更没有引起某种近乎民族主义的过度认真。

4、坦率的讲,我厌恶中国棋手柯洁及其那些新晋拥趸的旺盛精力,就像一场上演世纪之战的足球场里突然闯进一个裸奔的肥胖男人,这副图景或许有些突如其来的新奇,却依然属于教养礼数全无的抢镜行径。人们惯于从一种刻板印象跌落到另一种刻板印象,于是谦逊沦为伪善,粗鲁化身率真,一切都是镜花水月。

5、科技的天敌,永远都是无趣。中美的社会性差异同样印刻在两国的互联网中,前者对于AlphaGo与李世石之战的关注多在胜负乃至荣辱层面,而后者的议论则通常停留在这件事情本身的有趣之处:我们还能教会人工智能哪些事情?

6、这个世界的残酷之处在于,一旦缺少资本财力的输入,人工智能无法独立存活于实验室之内,也就是说,作为一种物理层面的学习网络,它的未来取决于如何支撑应用层面的商业产品。Google的无人驾驶汽车项目在过去15个月里的68万公里行驶中有272次“因为系统检测到无法自行解决的隐患而向随车的Google测试员交出驾驶控制权”,而这些情况多半是遇到了违章驾驶的其他车辆,导致仅仅是遵守规则正常驾驶也已不够用了。

7、美国人工智能学界还一度讨论过类似场景中的伦理悖论:当无人驾驶汽车遇到小概率意外——比如无法避开的突发事故——而不得不撞到无辜行人时,人工智能系统是否会选择牺牲驾驶员的安全而避让行人。如果答案是“是”,那么这种汽车的销售注定会产生危机。就主观调研来看,如果要在行人和自己之间选择一个必然产生的受害者,多数司机会选择“保自己”,哪怕自付全责。

8、一个逻辑自洽的未来是:无人驾驶汽车全面上路的一天,就是人类驾驶员退出历史舞台的一天。换句话说,人工智能的兴盛将伴随人类主动让渡权利的过程,至于如何确保开关永远握在人类这边,那则是远超“机器人三定律”的设计命题。

9、这些超出棋局之外的想象空间,才是为机器心脏赋予温度的科技之光。AlphaGo没有挑战围棋的尊严——这种所谓的尊严是否存在都亟待证明——它只是一项浩大工程的开端,没有人可以阻止它,也没有人可以助长它,一切都是自然发生、水到渠成。

10、“对不起,戴夫,我恐怕不能那么做。”这是《2001:太空漫游》里的智能电脑HAL的回应。有那么一天,你在公寓里想要点燃香烟,但是公寓的管理者——服务于你的人工智能系统——出于健康考虑而拒绝你的要求,不知你是否会想起从前那个费力而又落后的年代。

作者 阑夕 微信公众帐号:techread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