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刘成城:我们不靠媒体业务赚钱
今天,36氪宣布分拆媒体业务。这是去年对36氪创始人刘成城的一篇访谈稿
——————
刘成城生于1988年,江苏盐城人。2005年,刘成城读高二,天天看《IT经理世界》,那时候很多中国公司给微软做软件外包。刘成城觉得自己也能干这事。
后来,他考上北京邮电大学的编程专业。大学期间,他跟几个朋友一起办了个团购网站,但自己很快退出,这个网站现在已关张。
本科毕业后,刘成城不想找个普通的工作,于是进入中科院读研。那时候大数据很热,他选择将数据挖掘当作研究方向。
读研时,刘成城就在2010年成立了36氪,一开始是个科技资讯媒体,目前有线上融资平台36氪融资、线下孵化器氪空间及36氪媒体三大业务,公司有230多人。刘成城说他要做的是中国创新创业的基础设施平台,让他的服务像水电煤一样提供给创业者。
目前有26401家创业公司在36氪平台上,其中2133家正在通过36氪融资。36氪是目前创投圈公认的几个主流创业平台之一。
不靠媒体业务赚钱
我把这件事当做社会价值来做,做出了社会价值,就不愁没有商业价值。
为什么想到要做36氪?我一直爱看科技报道,于是弄了两个网站,一个个人博客,介绍科研前沿信息,比如往电池里加细菌的话,电池的寿命增强了。还有一些关于移动互联网的内容,比如介绍一些好玩的APP。
后来九合资本的创始人投资了我,他是我在北邮的师兄。有人给钱,为什么不试试,于是就创业了。先从我们的读者里招人,来了三个。一开始的定位是做成一个科技创业者的一站式资讯平台,后来变成科技创业者的一站式服务平台。
很多创业类的杂志,比我们的历史要悠久,但我们之所以能做出来,是因为我们一开始就定位在新媒体,很多创业杂志都是传统媒体的思路。他们报道的公司往往是已经成长起来的公司,而我们一开始关注的对象是那些刚开始启动创业的公司。另外我们以量取胜。去年我们媒体业务这块刊发了八千多条稿子,其中八成的报道对象反馈说我们给他们带去了巨大流量。我们对于创业公司的背书能力很强。但我们不刊发软文,有少量硬广,不靠媒体业务赚钱。
做媒体的时候,我们发现有创业者不知道怎么去开办一个公司,知道的话也没钱,没地方办公,招不到员工。我们了解这种痛点。
所以我们就做了一个叫做氪空间的孵化器,这个是完全免费的。现在大部分孵化器都是通过房租赚钱,或者要求在创业者公司里占据一定的股份,大多是要求1%。但我们什么都不要,我们的目的是跟创业者强绑定。我把这件事当做社会价值来做,做出了社会价值,就不愁没有商业价值。很多公司进入到孵化器的时候,只有一个人,出去的时候,已经招到了二十多个人。
后来我们发现很多创业者有融资的需求,于是我们就通过个人的关系,给他们引荐一些投资人,但我们个人的资源毕竟有限,于是就搭建了一个融资平台,让创业者和投资人在那里对接。很多投资人也找到我们,让我们介绍项目。我们相当于投资机构的上游,是项目供给方。我们根据不同公司所处阶段和选择服务不同去收取一定的费用,但不高。
今年6月15日我们又推出了股权众筹平台,迈入互联网金融大门。好的项目不缺钱,重要的是你拿谁的钱,很多创业者需要的是资源。现在股权众筹的上限是200个投资人,选择这个方式拿钱,不仅获得了200个非常优质的用户,而且获得了他们背后的资源支持。这块我们是收费的。股权众筹平台在项目招募成功,线下交割手续完成后,我们会收取融资方融资额5%的手续费,且可以选择以佣金对项目方进行入股,5%为业内平均收取标准。
我们曾身处“混沌”
你最先想的问题一定是你在哪里,而不是你要去哪里。这就是几秒内的迷茫和混沌。
互联网技术大规模民用是在2000年左右,一直到2007年才出现了苹果这样的智能手机。你感觉时间很长,但其实放大到1000年的维度来看的话,互联网的民用和苹果手机的出现,可能就是在同一时间,那六年的时间,在历史的千年时间长河里,就相当于几秒种。
而2000年到2006年的那几秒里,我们讨论了很多互联网所谓的问题,比如博客的商业模式,甚至当时有人讨论过要不要向用户收费。这些问题今天看来很幼稚,但在当时大家觉得是真问题,因为大家都处在“那几秒的混沌中”。
这种混沌的状态,就相当于突然有一天,把你的眼睛蒙上,扔到一个未知的星球,你睁开眼睛的第一反应只能是看到光或者黑暗。你最先想的问题一定是你在哪里,而不是你要去哪里。这就是几秒内的迷茫和混沌。
现在进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对社会的变量越来越多。现在大街上到处都是摄像头。可能五年后这些摄像头就是科幻片里的一个天眼系统,任何人都躲不过这个系统的追踪。
但关键是如何让互联网这个变量,融入到社会规则里,催生一个新的道德体系。怎么做,不知道。我们处在还没有反应过来怎么回事的“那几秒的混沌里”。
未来衡量价值的体系一定会改变
以后的人就分成两种,一种是秒内的,一种是秒外的。活在秒内的人,就像是小虫,能想到的事情很有限。
走出混沌之后的生存场景难以描述。我只能说,互联网颠覆传统行业,就是重组传统行业的利润结构。比如我们36氪,是消除投资人和创业者之间的各种层级。滴滴是消除车和人之间的各种层级。
每个细分行业的成本结构都在被互联网模式重组,中间层正在逐步消失。一些互联网公司为了在打掉这些中间层之后巩固自己的地位,就通过让自己的利润趋于零来设立门槛,比如亚马逊。
在农业社会,自给自足;在商品经济时代,大家是赚取利润,这是商业的本质。但在未来,99%的GDP将是信息交换,信息交换没有利润,没有成本,信息对人来说不需要制造,这是人类自带的设备,人类天生就能生成、传输和处理信息。
所以未来衡量价值的体系一定会改变,现在是用货币在分发商品,但在信息时代,信息的分发不再需要通过货币。货币可能就消失了。
我们要寻找那几秒种里要发生的变化规律。但真正的规律往往要等这几秒过去后,才能被我们总结出来。
很多东西都在往目标原点慢慢挪。但如果你没看到原点,你就会认为这是对现在我们生活体系的颠覆和破坏。就好比我带你走一条路,路的尽头是城市。但你不愿意离开你的小木屋,你习惯了生活在小木屋里。你处在还没有反应过来的那几秒里。在这几秒里的博弈会非常激烈。
现在很多活在那几秒里的人,成为了改革的阻力。以后的人就分成两种,一种是秒内的,一种是秒外的。活在秒内的人,就像是小虫,能想到的事情很有限。
公司也将分成好几类,第一类是按照规则办事的普通公司,比如小餐厅;第二类是在规则内,但懂得利用规则的公司。比如新东方,研究出题规则;最牛的是第三类公司,他们在改变规则。比如滴滴和Uber,改变了出租车行业。这些公司真正在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而第三类公司往往又是从第二类公司里演化出来的。
我们也算是第三类公司。我们在改变这个行业的规则。最早我们做媒体的时候去融资,有的投资过媒体的机构看不上我们,他们按照传统的评价标准来看待我们,自然觉得我们没有传统报业发展得好。他们的语气是,你们还是小屁孩,回去歇着吧。
后来我们做融资平台,一些保守的VC,认为我们颠覆不了这个行业,就像以前电商刚出来的时候,大家认为上网买衣服说没法试穿,觉得电商没前途。他们都是在秒内的人。
我们做股权众筹的时候,遇到的问题更多。很多人说,我有自己的项目为什么要拿到你那去跟别人分享呢,我自己的钱就能投资这个项目。很多人以前觉得,只有朋友推荐的项目才是靠谱的,但朋友往往坑你。
你要去改变规则,或者要去建立未来的规则的时候,你的合作伙伴,甚至你的家人都不会认同。我当时刚创业的时候,家人以为我是在网上骗人的。那时候央视天天播放网络诈骗的新闻。
抓住互联网红利
创业的政策太多了,孵化器严重过剩。但是该给的牌照又没有给。
改变规则需要两个前提,一是知道未来的规则是什么,二是有能力去改变这些规则。
乐观、皮实和经得起折腾,这是现代创业者必备的素质。太敏感的创业者不好,小气的创业者也不好,太追求完美的创业者更不好。
我们这拨人相对70后,更从容一点,物质水平更好一点。现在不是投机倒把时代的创业,创业需要走很久长远,没有长期的物质保障可能压力比较大,衣食无忧的人最适合创业。
以后的创业者会越来越纯粹。现在的创业者不用拼爹,要拼颜值。我爸爸是做铝材生意的,小生意。我妈妈和爷爷奶奶都是老师。我爷爷是我初中时的校长。
我觉得创业者一定要有一个打不死的小强的心态,而且不能得瑟。找创业团队,一定要看长远,要基于找人生伙伴的目的去找,我愿意跟这些人合作一辈子。应该用人性来控制公司,你找到的合伙人要认可你的理念。
融资,要在最好融资的时候融资,而不是在最需要钱的时候融资。你在线下融资,不知道投资人是好是坏。你去跟投资人谈判,如何定估值,我们平台都可以帮忙。
创业者经常走的弯路是,融资的时候把估值抬太高,错误判断当前形势,比如不好的时候招了好多人,好的时候没招人,不会用人,不会招牛人,不会把不合适的人及时请走。
这批创业潮靠的是互联网红利。而且这个红利前所未有地大。
最早一批创业者以柳传志为代表,主要是做硬件,梦想是世界500强。第二批创业者以金山的求伯君为代表,但很遗憾没有刷出什么存在感。第三批是李彦宏和张朝阳等人,他们大多是海归,比较早接触了互联网,他们的视野高于当时中国社会最高水平。第四拨以周鸿祎为代表,是纳斯达克和创业板的一批人。第五拨是陌陌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创业者。我们36氪应该是第六代创业者,前几拨创业者是混沌状态开始的那几秒,我们这批是混沌快结束的那几秒。
现在的问题是,创业的政策太多了,孵化器严重过剩。有一大批骗钱的孵化器,把闲置的场地,弄个牌照就成了孵化器,实际上没有项目入驻,只是圈走了政府的资源。
但是该给的牌照又没有给。比如众筹这块,我们希望尽早开放公募股权众筹平台的牌照。现在只有几家公司拿到了牌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