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美国假新闻必须到中国找我取经

解决美国假新闻必须到中国找我取经

解决美国假新闻,是互联网之父心里的隐忧,我认为,必须到中国找我取经。舍此无他法。

解决美国假新闻必须到中国找我取经

“互联网之父”是谁?

蒂姆·伯纳斯·李也。英国计算机科学家,万维网的发明者。2004年,获英女皇伊丽莎白二世颁发大英帝国爵级司令勋章。2009年4月,获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上周日,蒂姆发表了一封公开信,阐述了让他感到“日趋担忧”的三个重大的互联网问题。

第一个,用户失去对个人信息的控制权;

第二个,错误信息和“虚假新闻”通过社交媒体、搜索引擎大规模传播;

第三个,网络政治广告需要更透明。

在这3个问题中,虚假新闻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这也是蒂姆最心痛的问题。

虽然说,虚假新闻自互联网诞生以来就一直存在。

但是,自去年美国总统大选以来,关于这一问题,已经沸反盈天,几乎造成美国大分裂。

犹如由皮肤瘙痒症变成了皮肤癌。不解决是不行了。

许多美国人声称虚假新闻影响了美国总统大选结果。

比如保罗·霍纳说:“我认为,唐纳德·特朗普进白宫是我的功劳。”据霍纳介绍,大选期间,他炮制的一些假新闻被媒体和特朗普竞选团队当成真事。比如,他编造过一个特朗普抗议者获得3500美元酬劳的故事,随即被特朗普的竞选团队作为事实转发。“他(特朗普)的追随者不做任何事实核查,什么帖都发,什么事都信”。

美国大选中,社交媒体的假新闻之所以越到后期越猖獗,也跟网站的复杂算法有关。

facebook“新闻推送”把真真假假的新闻搅在一起推送,可以算流量算互动性算广告提成,为假新闻制造者提供了牟利空间。

当然,假新闻不限于社交媒体,传统媒体也是重灾区。

特朗普总统自上任以来,一直强调主流媒体的虚假新闻问题。

他多次强调,美国媒体在报道中采取双重标准,制造假新闻,“已经变得非常不诚实”。

虚假新闻之昌盛非自互联网始。

翻翻新闻史可以知道,自有了媒体以来,就有虚假新闻。

早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美国报业大亨威廉·赫斯特旗下的《纽约新闻报》与约瑟夫·普利策旗下的《世界报》激烈竞争,追求耸人听闻以扩大报纸销量的黄色新闻风行一时,其典型特征包括使用大字号煽动性标题;捏造访谈记录和新闻报道;采用容易引起歧义的标题和版式;大量采用未经授权或真实性可疑的图片;标榜同情“受压迫者”,煽动社会运动……

谎言为何屡禁不止?张笑容认为,这是因为说谎有利可图。

美国人制造假新闻,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和搜索引擎,带来巨大流量,快速形成广告收入。

正因如此,蒂姆对虚假新闻的快速传播非常担忧。

他在发表的公开信中表示,“我们必须鼓励谷歌和Facebook等信息传递者,继续解决这一问题的努力,打击虚假信息,同时,我们不能建立一个集中的机构,由它来划分‘虚假’和‘真实’信息。”

如何打击虚假新闻呢?

蒂姆给了一个法子:呼吁互联网用户对政府和企业施压。他希望这样的压力有助于确保互联网符合其最初的设想:使任何人在任何地方能共享信息、获得机遇,跨地理、跨文化进行协作的开放平台。

这不是形同与虎谋皮吗?纸上谈兵不灵光。

我认为,打击虚假新闻应该是一套组合拳。

首先,特朗普政府强力建设网络实名制体系,有了网络实名制,便可以迅速控制假新闻传播源头。

其次,特朗普政府给网站运营方增加压力,以便控制假新闻传播渠道,光发推特是不灵的,必须加大惩罚力度,不听话就处以重罚。

再次,美国各大网媒须建立用户举报机制、真假信息仲裁机构和自律机制,以便控制假新闻传播过程。明显的假新闻,有正义感的纽约市民随时发现随时举报。如果一时判断不了,则提交给信息仲裁机构,宁删勿贴。如果业务水平低,可以参加行业间自律组织,互相监督互相学习。

同时,警方、FBI或CIA等机构必须加强社会管控力度。一经发现,快速介入,锁定源头,找到假新闻制造和传播者,予以重罚。反正美国情报组织几乎可以监控整个互联网,能力全球领先,特朗普总统应该命令国会给警方授权,以便查案办案。

几招下来,假新闻不绝迹是不可能的。

如此,互联网之父无忧矣。

我强烈指出,美国人英国人真应该到中国来找我取取经啊。

谁能把这个善良而有点迂腐的小老头带到第三极跟我聊聊,送我港币一百万。

解决美国假新闻必须到中国找我取经

随意打赏

美国 假新闻美国新闻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