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传统车险的痛点,互联网车险能做什么
所有开车的朋友应该对车险都并不陌生,但很多时候,车险更像是购车用车时的一项“隐形税”而已,和什么“用户体验”之类的根本搭不上边。如果你恰巧是一个技术娴熟的老司机,你可能好些年除了在续保时接到很多骚扰电话以为外,和车险公司就没有什么实质上的联系了。
我们再来看看保险公司这边,车险虽然是中国财险绝对的主力构成,其占中国财险的比例高达70%,但车险并不是保险公司的香饽饽,车险的利润水平其实非常低。根据36Kr的报道,以人保为例,2014年人保车险保费收入 40%用于渠道费用的支付,剩下 60%的的费用中,有 90%用于理赔,这边还没算上其他运营费用,利润率也只有6%,已经快跑不过中国现在高企的CPI增长了。
车险行业的两大痛点:渠道费、理赔费居高不下
从上面的数据我们看到,在车险这个行业里,对于保险公司来说有两大痛点:
一、渠道费用高企。在案例中的保费的支出里,渠道费用高达40%。因为车险产品本身的差异化太小,车险销售对渠道的依赖极强,为了获得用户,保险企业只能不断的推高渠道佣金以刺激销售,这就造成了渠道费用居高不下。
二、理赔费用巨大。我们看到在案例中的保费支出里,理赔费用竟然高达惊人的54%,就在我们抱怨保险公司服务不好的时候,保险公司却承担了天量的理赔费用。 这里其实和车险的渠道也很有关系。为了销售,保险公司和4S 店形成合作伙伴关系进而促成捆绑新车销售车险,是大保险公司线下销售的重点。而对汽车市场了解的人应该知道,对于4S店来说,车后市场是其更大的收入来源。4S店在操作保险+修车的业务时,肯定倾向更高的报价,以获得更多的利润。
可以看到目前的车险市场虽然很大,但却不是一个令人满意的情况,消费者得不到好的服务,保险公司没有太多的利润。
目前互联网车险主流玩家都有谁?
针对这种情况,国家政策层面也已经意识到了相应的问题,从去年开始已经对车险市场化改革启动的试点。在这种情况下,一批互联网车险品牌也逐渐冒出来,试图颠覆或者优化现有的车险。
以下是目前一些互联网车险的主流玩家的整理:
互联网车险的玩家出发点各不相同,玩法也都不太一样。很多平台从车险比价为起点,以低价车险为切入点市场,这其中包括车车车险、OK车险、车险无忧。而像点点养车、蚂蚁养车则以汽车后市场为切入点,在大流量的基础下顺便卖车险。另外还有像四叶草车险则以直接优化车险的付费模式切入市场。
针对车险行业需求,互联网玩家们给出了怎样的解决方案?
其实无论何种模式,其需要解决的无非上面提到的几个问题,这包括提升客户体验:降低保费,提升服务;降低渠道费用;降低维修费用。
对于互联网车险来说,降低渠道费用是他们讲给大众和资本市场最直接的故事。在合理精细化的运营下,互联网企业获得用户的成本确实会低很多,这个就看各家的运营水平了,相关数据也无从获取和比较。
在提升用户服务这块,互联网车险企业可谓花样百出。像四叶草车险就有免费拖车、洗车、送加油卡等系列服务。另外他们还在筹建线下直营自动洗车店,加大和用户的接触。OK车险则有贴条险、油价猜猜乐等系列围绕行车的创新服务。
互联网车险公司和传统车险最大的区别,在服务这块可能会逐渐拉开差距,因为传统保险的收入单一,除了保费没有其他收入,而互联网车险公司在这之外还有更多的流量变现模式,所以他们会加强对用户的服务以便获得更多的接触。像典典养车、蚂蚁养车此前就是从汽车后市场的服务反向切到车险领域,相信车险相关服务将成为互联网车险的核心竞争力。
传统车险另外一块心头大患就是高昂的维修赔付。因为用户出险的成本很小,出不出险对保费影响很小,这就导致很多骗保,扩损的很难杜绝。对这一点,目前很流行的解决方案就是提供车主OBD设备来“监视”开车用户,根据用户的行车习惯来给用户定价。里程宝就是OBD车险代表,但要让所有车主装一个监视自己的设备,还要保证这个设备在没有监督情况下良好运行,实际上难度极大。
四叶草车险在降低理赔费用上用了一个很讨巧的方法,四叶草车险推出了不出险即退50%保费的产品。这个50%奖励的设置非常巧妙,这50%保费不是直接的优惠而是奖励。奖励的行为是安全驾驶的行为。因为这保费奖励的额度够大,这就能鼓励车主安全驾驶,甚至小事故不找保险公司处理。比如一次小的刮擦,市场维修价为300,为了获得可能几千块的奖励,消费者很可能就自行处理。这样消费者因为奖励更加安全驾驶,保险公司也降低了维修费用。而出险了,保险公司可以用高保额来覆盖维修。这样一套机制如果良好运行,将是一个多赢的局面。
结语
除了上面说的这些直接痛点外,互联网车险企业相对于传统车险将能获得更多的用户接触和用户数据,这将帮助车险公司差异化定价、服务。这都是互联网车险的机会点所在。
相信随着车险市场的开放,越来越多的传统和非传统玩家的参与,我们的车险行业也将迎来大的变革,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消费体验。
更多内容请关注公众号:baishuw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