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少核心竞争力的暴风 依靠VR概念玩转资本市场
5月17日,暴风宣布,主打VR概念的新一代超体电视2预约超过18万台。
在去年3月上市之后,原本以视频为主要业务的暴风便开始了在DT大娱乐布局计划,在内容上31亿元收购稻草熊影业、立动科技、甘普科技股权,在平台上打造暴风魔镜,和海尔旗下物流平台日日顺、奥飞动漫、三诺数码合资成立暴风TV, 其整体发展越来越像创业板的另外一家公司乐视。
所不同的是,乐视当年是基于已有的内容优势,开始向硬件迁徙,以内容带动硬件的销售,再以硬件为入口为内容反哺。
但对于暴风而言,当年依靠播放器,以聚合为手段切入市场,一度达到70%以上的装机量,但在互联网开始高速发展后,这一类播放器开始逐渐退出舞台,而暴风也曾尝试转型,采购内容,企图打造自己的视频平台,但受制于资金问题,暴风在这方面一直走的战战兢兢,其在内容上相比于几家大把烧钱的视频巨头而言,毫无优势可言,因此对于暴风而言,完全复制乐视的道路是走不通的。
所以,我们看到的是,借助这波的VR热潮,暴风所走的是建立在未来上的VR平台+内容的道路,企图用旗下的暴风魔镜、超体电视,以及通过资本所架构的内容产业,来组建一个基于VR之上的乐视模式。
但这样的模式,存在着太多的投机的意味,因为建立在VR之上的娱乐平台,就以目前暴风所具备的资质来说,机会显得十分渺茫。
不重视内容 重视“内容”?
在上市之前,暴风科技整体上是以视频为主要业务,广告以及视频点播为其主要收入来源,根据2015年Q1的财报显示,暴风科技当时整体的收入当中,广告业务占比超过80%。
但对于暴风而言,如果只以视频业务成为主体涉足资本市场无疑是一件令人尴尬的事情,在国内的视频产业版图当中,腾讯、爱奇艺、乐视、优土等依靠庞大的资本力量构建了第一阵线,而暴风在国内很可能连3线都算不上。
根据财报数据显示,在上市之前,暴风为了紧衣缩食,将内容成本控制在4千万元左右,由此暴风在2012年——2014年,净利润分别实现了4928万、5585万元、3854万元、4186万元。而与此同时,优土们每年在内容上的投入却是动辄上亿。
而即便是在上市之后,我们来看2015年暴风的年报,暴风科技2015年在内容方面的投入仅4543万元,算上宽带运营费用,只有8918万元。同期,爱奇艺2015年版权采购费约36.42亿元,优酷土豆2015年版权采购费仅约13.86亿元,腾讯视频和搜狐视频在2015年版权采购上也在10亿元以上。
所以,从始至终,对于暴风而言,内容上的采购,或者说视频业务永远不是他所要发展的主要业务。
但是问题由此而来,在暴风所架构的“平台+内容+数据”的DT大娱乐战略布局当中,内容无疑是最为重要的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
我们参考乐视的模式会发现,乐视的核心竞争力实际上就是以内容为主要驱动力,由此实现各个业务之间的打通,和生态上的协同。
但是暴风却在内容投入上的资金少的可怜,似乎并不太重视内容,而与此相对的是,暴风有十分重视内容,其31亿购入稻草熊影业、立动科技、甘普科技股权就是佐证之一。
然而这样的收购,对于整体内容上的打造实属杯水车薪,例如稻草熊影业,其一年之内在影视制作上的产出是十分有限的。
所以,从这个角度去看待问题,暴风在内容上的一收购公司为主,而放弃了直接内容的采购,我们所得出的结论其一是打造差异化的内容,其二以资本市场的股价抬升为主要目的。
中国的资本市场历来是一个只看利好,而忽视基本面的市场,并购这种事情对于抬升股价来说,有着最直接的促动意义。
内容上的薄弱 如何带动VR计划?
而从另外一点,我们也可以看到暴风在内容上的孱弱,根据2016年Q1最新的财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014.48万元,同比增长106%,其中品牌广告收入3965万元,同比增长11%,VIP用户增值业务收入1057.38万元,同比增长1134%。
无论是品牌广告的收入,还是VIP用户的增值收入,暴风这份数据在行业内都泛善可陈,我们以暴风VIP会员价格作为参考。
目前暴风的VIP会员价格一个月是15元,三个月是40元,以此就算,暴风的付费会员数量区间在26.4万—70万之间。
而爱奇艺CEO龚宇在去年年底透露,爱奇艺的VIP会员数量突破了1000万,而更直接的数据是仅依靠一部《太阳的后裔》,爱奇艺的VIP增值服务进账1.9亿元。
在内容上如此之大的差距,对于暴风未来的VR计划,不得不令人担忧。
在暴风魔镜上,暴风科技号称目前暴风魔镜App的注册用户达到了100万,其最初以模仿谷歌的Cardboard盒子切入市场,至今推出多款产品,如暴风魔镜3Plus、暴风魔镜4、小魔镜、魔ONE一体机及暴风魔眼,主打移动VR市场,分为安卓和苹果两个版本。
在目前整个VR产业尚未成熟的情况下,暴风寄托于以小步快跑的方式,以低价快速占领市场,所以冯鑫喊出了100天换一代产品的口号。
根据暴风透露的数据,目前暴风魔镜已经占领了天猫、京东60%-70%的VR市场份额。
但请注意,这个前提是目前国内的手机厂商尚未真正切入这个市场,在VRZINC与众多的内容创业团队的沟通但这批能够,对于类似拥有供应链优势、渠道优势、技术优势的厂商如华为等产品颇为期待。
而这一类厂商未来如果一旦等到市场成熟,参照三星Gear一般,买手机送设备,将快速在市场中普及,相对而言,此时的暴风魔镜如何在市场当中立足?
与此同时,我们再来看一组财报数据,暴风科技2015年的研发成本为1.36亿元,此前两年分别都只有8300万元和9300万元。
在2015年8月,由于暴风做了股权转让,从而使得在对暴风魔镜的股权降低到20%以下,不并表。
但从现有的研发成本来看,从2013年到2015年,暴风在研发投入上,并没有明显的增幅,在魔镜上的研发费用,基本聊胜于无。我们可以看看HTC VIVE单个产品的研发投入至少超过一亿美元。
说白了,暴风魔镜仅仅是一个架构在谷歌的Cardboard盒子上,做的更精美一点的盒子。
而在VR显示设备之外,在去年12月,暴风又发布了以VR为主要概念的超体电视,在今年3月暴风TV CEO刘耀平便透露过,自2015年暴风超体电视开售以来,总销量已经突破20万大关。
但在暴风的财报当中,却是另外一回事,在2016Q1财报当中,整体销售额仅为1.9亿元,对比超体电视 1代55英寸4398元、50英寸3598元、42英寸2598元的售价,根本配备不上。而根据媒体报道,实际上这20万台的销量中,其实是包含暴风TV和统帅两大品牌。
在内容上不占优势,同时VR整体的概念在于沉浸是感受VR+电视的概念,终归还是需要依赖于一个外设,就是所谓的眼镜或者盒子,那么VR电视的存在意义到底在哪里?
在中国互联网协会网络营销专家委员洪仕斌看来,暴风VR电视应该称之为3D电视的又一个形态,只不过将3D眼镜换成VR设备。
暴风在资本市场,被称为有一个妖股,以VR概念,混的风生水起,但是真正的能否触达用户是存在着巨大的疑问的。
与此同时,我们所看到的是在暴风科技限售打开之后,暴风科技股东青岛金石暴风科技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和北京和谐成长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先后发布公告,称将减持暴风科技股份。其中和谐成长共计减持所持暴风科技无限售股份11,000,000股,占总股份4%,总套现9.7449亿元。减持后,和谐成长持有暴风科技3.84%股权。
对于暴风科技而言,所留给它的红利期窗口已然不多,随着高端产品如HTC、Oculus、PSVR等相继面世,再加上国内手机厂商们随时可能的蓄势待发,对于这个先行进入产业的玩家而言,没有核心的竞争力,未来到底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