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撬动政府到用户,她让合同玩起了互联网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从撬动政府到用户,她让合同玩起了互联网

云合同

CEO: 唐文静

背景: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在华机构、浙江大学

门派: 电子合同平台

融资规模: A轮1000万元

投资方: 政府产业基金

唐文静接招:

1、为什么没有选择接受其他投资机构的投资,直接与政府基金进行了对接?

2、推动电子合同使用的难点在哪里?

3、在SaaS服务之后,开发SDK对接服务的原因是什么?

国家电子合同平台「云合同」的CEO唐文静会在每天早上8点20到达公司给销售团队开早会,晚上6点下班后还要再给团队开晚会,通常回到家中的时间已经是十点多。

唐文静并不是一位传统意义上的创业者,在一家世界500强企业中排名20多位的日立制作所工作8年的她一直是一名优秀的职业经理人。

相比于时间分配比较自由的传统行业工作,在创业公司中可以自己安排的时间要少得许多。「因为工作的节奏比较紧凑,下班时间比较晚,所以我已经有很多年没有看电视了。」

2014年7月底,「云合同」创始人宓雪军找到唐文静,希望她能加入「云合同」,两个人从下午快四点一直聊到六点多。

从一个年产值几百亿的传统企业,到一家创业公司。更何况,在2014年时电子合同并没有像这两年认知度这么高,唐文静确实犹豫了。「我当时对转型也比较慎重,所以我在第一次聊时并没有马上答应。」

但同时,已经在传统企业工作8年的唐文静深知传统行业已经进入一种瓶颈,高速发展的可能性比较小。「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互联网可以给我更大的吸引力,或者更大的信心。」

在思考了差不多两个月,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后,唐文静为自己总结了三点可以加入「云合同」的原因:

1、电子合同肯定是趋势,迟早要爆发,来自美国的电子合同领域鼻祖「DocuSign」已经完成F轮融资,估值约30亿美元,同时电子合同也符合国家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2、符合互联网的思维模式;

3、符合众多用户真正的需求。

「从这个角度来讲,电子合同的业务量一定是非常大的,一年合同签约量可能是万亿级别的。」

2014年9月,唐文静最终离职并加入「云合同」担任CEO。2015年5月,「云合同」的SaaS平台上线。

「在我原来的行业,我可以非常轻松地获得比现在更高的现金收入,但是做互联网最让人着迷的地方,就在于每天都会带给你非常快乐的感觉。」

从撬动政府到用户,她让合同玩起了互联网

「云合同」的定位是第三方电子合同平台,用户可以在平台上进行与合同相关的业务操作,其中包括合同生成、合同签署、合同流转、合同管理四个环节,同时用户还可以体验由线下超1500名优质律师提供专业的合同代写、合同审查等服务。

对于需要签署合同的注册用户,「云合同」会进行个人与企业的实名认证,并由用户绘制签名。待审核通过后,企业或个人就可以使用在平台上绘制的签名进行线上合同签署,而电子签名已经被法律认定有效。

2016年5月,国内首例由电子签名有效性引发的合同纠纷在杭州市拱墅区人民法院开庭,合同纠纷发生在“云合同”的两个用户之间。

「云合同」作为第三方平台派代表出庭作证,并向法院提供了云合同平台上所保留的电子数据等证据,最终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判决认定在「云合同」上签订的电子合同和纸质合同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这一判决首次在法律执行层面确认了电子合同的有效性。

除了电子合同签署,「云合同」同时也会为平台上的客户提供与合同相关的法律服务,「云合同」拥有线下超1500资深律师,为用户提供专业的合同代写、合同审查等服务。

「『云合同』是一个标准的第三方电子合同平台,所以平台所有功能都是与合同相关联的,与法律平台有本质上的区别,所以我们的竞品肯定不是法律电商,而同样是第三方电子合同平台。」唐文静告诉《接招》 (微信公众号itakethat)

起初,「云合同」只有SaaS平台,所有的签署过程均需要在「云合同」的平台上完成。唐文静发现,平台获得每个客户的平均时间成本非常高,在客户愿意注册认证的前提下,每个客户大概需要花费30-40分钟时间,而且销售团队需要想尽办法做一些地推才能够有用户进来。

从撬动政府到用户,她让合同玩起了互联网

唐文静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造成了这个问题,首先是用户必须要把合同相关方一起邀请到平台才能完成签约,这就使得一些要在自己平台上进行业务的互联网公司很难使用“云合同”的SaaS平台。

其次虽然政府一直强调无纸化办公,但没有一个真正落实的政策。尽管有许多合同量非常大的部门,但他们并不能接受电子合同的形式。

「反观这两年中我们遇到的最大的一些障碍,我觉得可能不是某一个客户我们很难去撬动,而是政府对电子合同的政策性引导比较弱。」

唐文静和她的团队采用的解决办法是,开发SDK对接服务系统。「一句话形容:应用之间嵌入式的电子合同解决方案。」SDK系统可以嵌入客户的平台,其中主要包括了合同生成、签署和管理三个核心功能。「这样的好处在于,我可以把合同的签署流程与和我们合作的平台原有的业务流程进行完美的结合。」

事实证明,SDK对接服务系统的开发是正确的。新系统上线之前,「云合同」主要的合作客户都是传统企业,而新系统主要吸引的就是拥有自己平台的互联网公司。

「我们的SDK上线后,基本上每天都会有5、6家平台来咨询,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拥有自己的平台。」

截至目前,「云合同」平台的用户数已超过3万,每周平均增加约100家,其中企业用户数超过5000家,同时平台线下整合了将超1500名,从业资格达到5年以上的优质律师。

「云合同」的公司注册资金是5555.56万元,实到资金6000万元,是唯一获工信部认证的国家电子合同平台。目前「云合同」的主要营收来自于SaaS平台的增值服务和SDK服务对接费用。

Q:是否有相应的措施去提高大家对于电子合同的认可?

唐: 我们会先切入一些没有政府障碍的行业。当一份合同不需要到政府相关部门报备时,就可以在我们的平台上进行签署。例如,某企业需要采购原材料,那只需要企业和供应商之间同意这种方式就好。此外,我们也在与一些部门进行沟通,其中一些部门我们已经撬动了。例如浙江省、宁波市和湖南省的中小企业局,我们已经通过SDK的方式将我们「云合同」嵌入这三个平台中。那么使用这个平台的中小企业,无论是提供还是购买服务和产品,都会利用云合同进行签约。

Q:为什么没有选择接受其他投资机构的投资,直接与政府基金进行了对接?

唐: 如果仅仅是从资金角度考虑,我们不需要进行融资,因为我们的自有资金还是比较高的。在我们完成A轮融资时,我们的自有资金就已经达到6000万。但我们当时考虑,电子合同毕竟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对于用户来说如果一个平台得到了政府背书,用户会更信任这个平台。

Q:「云合同」如何保证客户的信息安全?

唐: 我们主要有三个方面来保证客户信息安全:

1.我们和中科院有深度合作,中科院全程对我们进行技术指导。

2.我们和阿里云与百度安全宝分别在数据储存和全程安全方面进行业务合作。例如,在网站的防黑客攻击方面就是与百度进行合作。

3.我们还引入美亚保险来负责理赔,假若出现数据泄露,我们会进行理赔。此外,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还有存取证服务。我们已经与全国的公证处打通,可以提供一个全程的存证、举证和提供电子版或纸质版公证书的服务。

Q:电子合同的概念已经出现很久了,为什么在最近几年提供相关服务的公司才越来越多?

唐: 我认为这是有几个原因的。首先以前大家也知道有电子合同的概念,但是移动端还没有那么普及,移动设备的支持特别是移动4G的普及是很重要的一环。此外,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也没有给予法理上的支持,互联网也还没有给受众带来足够的信心,这些信心包括高效便捷,也包括对通过互联网技术打造一个诚信体系的信任。而只有当这些条件都具备了之后,互联网给了我们带来了高效、便捷和信任之后,这个市场才能逐渐被推动。

Q:如果可以修改云合同的一次决策,你最想修改哪一个?为什么?

唐: 我觉得我们的SDK对接服务如果能够再早一点上线,可能会比现在更好。我们是在SaaS平台推出以后才考虑到SDK对接服务的,虽然当时觉得这个事情应该做,但是我们没有做出一个非常有利的调研报告,并没有一个很大的数据去支撑,所以说我们在那一段时间还是先做了SaaS平台的优化和迭代。

随意打赏

政府工作报告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用户政府互联网思维互联网用户痛点互联网 政府撬动互联网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