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的商业化探索:科技蟹在淘宝头条的运营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2013年春天,从杂志社辞职的那一刻,对未来还是彷徨,做自媒体“科技蟹”这三年来,一直在焦虑——2015年底,创业圈风声鹤唳,与之相对应的却是内容创业的此起彼伏。那时候,我想,科技蟹是时候做点改变,做些新的尝试了。

2013年,内容创造滥觞于微信公众号,2014年,有了百度百家,2015年,今日头条顺势崛起,这其中,自媒体或是内容创造者都在追逐流量与用户。科技蟹最初在微信,不过,那时候名字并不是这个,并且因为彼时微信无法改名,我们逐渐放弃了微信公众号,此后,也抓住了百度百家、今日头条,两个平台,与之一起成长。

2016年,内容创造前所未有的流行。当然,两个大的平台随之开放,一个是UC头条,一个是淘宝旗下的淘宝头条。与朋友聊过一圈后,也就是在今年4月,科技蟹决定,在保持原有内容与平台基础上,尝试从产业转向消费者的内容写作,All in淘宝头条。

半年的运营,科技蟹在淘宝头条聚集了11000多粉丝,每日UV保持在10万+左右,最高的一篇文章阅读量突破100万,5000多的赞与近3000条的评论。

这些数字在产业报道的稿子来说,并不算得上出彩,差强人意吧。不过,这种尝试,对科技蟹来说,却有着不一样的意义。

我与朋友说,写产业稿,更像屠龙技,形而上的清谈,宏大叙事抑或故事细描,最终影响的是人的观念,而这是无法用数字准确描述的——就像很多读者后来跟我说,看了我们某篇稿子或是朋友圈,入手了某家公司股票,但这些都是无形的。很多时候,写产业稿,给你带来的成就感,并没有那么直接,更何况,现在是个速食速朽的碎片时代,段子手才是最in的。

科技蟹的淘宝头条,更多的,是面向消费者端的内容,我们定位在3C、数码等产品上。包括评测、产品体验,以及商家降价信息等,多维度的内容提供,为消费者的购买做决策参考。按照一个朋友的说法,写产业稿是屠龙技,写淘宝头条,是伏虎拳。

影响一个读者的购买行为,更容易看到,当然,成就感更直接。

科技蟹现在每天在淘宝头条上,平均每天能够卖出二十部手机。这是我更在意的——当然,为读者提供消费决策,也会相应的回报:基于阿里妈妈联盟的广告分成。

尽管CPS分成广告,是辛苦钱。

之所以在年初的时候决定,all in淘宝头条,科技蟹的判断,是两个原因:

1、手机淘宝1.65亿日活用户,这是个超级生态,手机淘宝的定位不是线下某某商圈或商场,手机淘宝更像是在经营一座虚拟的超级城市,除了Tab、搜索、类目之外,手机淘宝必然需要更多的内容与更多样化的流量体系;

2、如果手机淘宝是座虚拟的超级城市,那么它一定需要更开放的心态,招募更多的社会化“推销员”,1.65亿的用户逛街,除了购物之外,也是需要足够的内容消费的,移动领域强化了互联网的马太效应,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手机淘宝的流量还将增长,这也意味着,它对流量多样化与内容的需求,还在持续。

做淘宝头条这半年,对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将理论,对产业的判断,用于实践,这其中有很多的门路,哪怕是页面布局,标题关键字的顺序等等,都是玄妙万分。

9月9日,聚划算的“99聚星节”大促,是科技蟹此前运营积累的一次检验。我们与其他自媒体、机构媒体,联合聚划算、淘宝头条为消费者挑选了一些商品,没错,降价促销,降价促销。

科技蟹挑选的商品包括扫地机器人、净水器、空气净化器、游戏主机、机械键盘以及PC显示器。如果您有兴趣,不妨移步 “科技蟹”微博 或是我们的 淘宝头条页面。

希望能够给您一些启示,抑或是购物优惠。

随意打赏

今日头条自媒体今日头条媒体头条媒体平台今日头条腾讯今日头条运营头条号自媒体头条自媒体商业化运营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