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布局还是执迷,事关互联网公司的命运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企业都想做大,现在的互联网状态下,更是号称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规模小就会面临会行业巨无霸或者跨界而来的巨头吃掉的危险,所以,先把自己做大做强成为了必然的选择。

另外,一些企业有了闲钱,就总想着别人地盘上的果子好吃,特别是当自己的领域变成红海之后,就希望在其他的领域找一些突破口。

移动互联网本来就已经形成了诸侯经济,赢家通吃几乎成了行业特征,为了与他人竞争或者应对他人的竞争,大多数公司都进入到了布局阶段,遍数现在的国内互联网公司,腾讯阿里巴巴百度360小米乐视等等等等,没有一家不是横跨众多领域的全布局企业,传统上说的搜索、社交、电商、金融、物流、影视、体育、硬件、操作系统、智能手机等等,几乎都有涉及。

之所以都这样做,一方面是企业战略的需要,企业发展到了今天,必须要走出去,利用自己已经形成的资源优势、人才优势、资本优势拓展生存空间,还可以形成协同效应,提高企业运营效率。

另外一方面,这也是融资的需要。资本市场上,只要有故事可讲,就被认为有前途,只要有布局的业务存在,就被认为有想象空间,企业的市场估值就会上升。一些企业为了投资本所好,就不断在布局,在布局,在布局,以此赢得资本市场的不断叫好和股价的提高。

曾经,在IT领域,有“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的说法,现在却换成了“只要布局控就有喝彩”的窘境,也是互联网发展的必然。以前的偏执狂是以技术来说的,需要执著的追求和不懈的努力,而现在,资本说了算,布局多而全就会获得资本的青睐,资本青睐就有钱,有了钱就可以把偏执狂收归帐下。

不过,事情都有两面性。太多的布局,哪怕只是“玩玩”,也会消耗企业的精力,如果布局太多太烂,势必会造成主业的关注度下降,而太多的产业布局也容易造成“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结果,甚至会给主业的声誉、品牌造成巨大的伤害。

很多人甚至认为,只要是一招鲜就可以吃遍天,大公司都有很成功的业务领域,或者是某个细分行业的领军企业,这样的企业不管做什么都能做好。所以,一旦有这样的大公司新进入了某个产品线,就会冒出一堆的叫好声,可往往这样的企业在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在新业务上销声匿迹或让其自生自灭,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如今,有的互联网公司,几乎和李云龙打仗攻击县城一样,不分层次不分轻重,全在那低着头布局,只要是对手有的,我就一定要有,招聘一两个人,设置一个办公室,开个发布会,让自己的员工和老客户用一下,就算是大功告成、战略胜利,可以足以抗衡行业领军企业,另外还可以估值数百亿,这难道不是阿Q精神么?

即便仅仅是要布局,也应该仅仅抓住三个原则。一个原则是管理有余力,第二个原则是资源能利用,第三个原则是分清主次和轻重。如果企业不能将布局的业务整合好,很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这种整合不仅包括业务的整合,还包括人员管理的整合。

那些热衷于不断布局来从舆论上抗衡对手的企业,最好还是将主要精力放在自己的核心业务上,把主干做好,然后逐渐的向周边产品拓展,慢慢的渐次布局,如果是要楔入某个自己并不熟悉的领域,就需要有坚定的勇气和决心,用资本的力量按照新领域的玩法去玩,而且是虚心的向所在行业的领军企业学习,而不是动不动就挑战成功,更不是动不动就鼎足而立,低调点也许才是布局能成功的关键。

如果做不到以上这些,企业还是老老实实的执迷于自己擅长的领域,把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打造好,比如小米做好自己的手机,乐视搞好自己的视频,万达把广场的管理做到位,京东在B2C电商上做到极致,只要这些做好了,有些业务不用布局也会水到渠成。

【每日一文,坚持十年,欢迎业界读者沟通交流,请微博 @马继华 或加微信公众号“北国骑士”】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