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没有丧失,只是透着红包的味道
什么是“年味”?
有人说。除夕夜,一大家族聚在一个大房间里,等待一桌美食开席。到了饭点,纷纷上桌,家族的家长站起来,说一些吉利话。在美好的祝愿后,大家开动勺筷,觥筹交错。饭间,把电视调到央视春晚,全家人一边看着春晚,或打打麻将,或拉拉家常,或放放炮仗。间或有人离席,余人亦不减兴致。12点,留下的人共祝新年快乐,随即搓麻一宿。这就是“年味”。
接着又有人跳出来说,现在你们这些年轻人吃个饭也不好好吃,就忙着抢红包。还会有人呼喊“不要让互联网毁了我们的传统”和“年夜饭要关掉手机”。不然就没有“年味”了。
听到这里,我就不得不说一句,到底是谁TM给了你们定义“年味”的资格了?
在大众点评上找一家过年不打烊的餐厅,和几个真正的家人一起一边聊聊天一边轻松地吃顿饭。如果能约到朋友聚会,我会尽快结束饭局,一起去唱个K、泡个吧或者洗个桑拿。如果约不到,就回家上网看看片或者打打dota,甚至写写稿。在微信上给朋友发发拜年小红包,抢抢百度百家的大红包,对手机上的好友们和妹子们道一声新年快乐,然后去睡个好觉。这就是我最近几年除夕夜的大体流程。
我确实不喜欢一大家族在一起,听那些没啥存在感的亲戚长辈絮絮叨叨,在我的社交关系排序中,他们和“点赞之交”差不多;不喜欢一桌子菜吃剩下,到了年初一年初二还要拿出来吃,居然还能美其名曰“年年有余”;不喜欢听着隔壁房间整晚噼里啪啦的麻将声,也不喜欢门外噼里啪啦的炮仗声,比起热闹,我更觉得吵闹,好想安安静静让我看片和打dota;当然,我也讨厌春晚,在除夕的那个时间点看春晚,对我来说感觉犹如餐后甜点时被逼吃了一坨翔一样,好在微博上的吐槽能在这坨翔外面裹一层美乃滋。
反中医、反儒教、反传统,我是反中华文化吗?并不是。我反对传统遗留下那些仪式化的条条框框,反对那些不顾时代变迁以文化保护之名强迫所以人将精华与糟粕一同继承下来的行为,但我始终喜爱着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元素和符号。
为何我不喜欢仪式,因为仪式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没有意义。
春节回乡就是一种典型的仪式。在农业社会,人与人以家族为单位相互依存,而且交通不易,相见一日再见或要数年。所以人们才会用一个特别的时间将家族团聚在一起。但在这个一天就能回到家乡的时代,在一个与家人相聚并不困难的时代,依然供奉着这样一个仪式,才有了春运这样的奇葩。
但是符号是可以传承的,而且可以和现代化的方式无缝结合,让文化延续下去。
“红包”作为一个符号,是收到心意的喜悦和拆开未知的惊喜。微信红包将这个符号互联网化。通过微信红包,我们没有失去红包原本的意义,反而这个原本只在两辈人之间传递的情谊扩散到了我们的同学、好友、同事之间。对着长久不见的朋友、不知如何勾搭的女神,一个拜年红包丢过去,既不突兀,又能开启话题。
“拜年”作为一个符号,是释放新年的喜悦,也是获取红包前置条件。百度钱包将拜年应用到了自己的红包活动中。当每个人大声说出“过年好”的口令,开启了上百亿个红包的时候。“拜年拿红包”这样的互动形式也得到了传承,自己也感受到了新年的喜悦。
“五福”作为一个符号,是期盼完整幸福的情感。集齐五福就能开启红包,虽然支付宝藏起了敬业福,但毕竟让人与人之间完成了福的传递。分享自己的福气给他人,就能让其他人小小的开心一下,何乐而不为呢?
那么明年被电子化的春节符号是什么?是年兽、是对联、还是财神?挖空心思的互联网人不会放过任何一个点,这些代表春节,代表年味的符号不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流失,只会以另一种形式存在在我们的生活中。
我们没有丧失年味,只是有些人想要的年味早已过时了,而新一代人该有的年味现在才开始,这年味必须充满红包的味道。所以,就让红包来的更猛烈些吧,他比春晚有年味多了。
声明:本文作者是人见人爱的十字少爷。作者微信公号:黑焰十字(darkflame10),微信:redyzhu。没啥事的关注下公众号就好,有事聊加微信,伸手党勿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