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销售众包的他被50家VC拒绝,All in后终获投千万
销售家
创始人: 蒲世林
背景: HR管理咨询公司CEO
门派: 销售众包平台
融资额度: Pre-A 数千万人民币
投资方: 芳晟基金、泰有基金、英诺天使基金
蒲世林接招
1 、前期见了 50 多家 VC 被拒,怎么熬过来的?
2 、销售众包解决什么痛点?
3 、盈利模式是什么?
今年七月,蒲世林带团队去了库布齐沙漠,看大漠和银河。
当团队陶醉于沙漠顶峰浩瀚的美景之时,却遭遇了突如其来的沙暴,风力强劲,天地一片混沌,众人一动不动站在沙中,内心忐忑。接着,又下起了暴雨,一行人连滚带爬往山下冲。冲到山脚下,世界却重归平静,空中挂起了双彩虹,大家相视大笑。
沙漠之行的跌宕起伏也像足了蒲世林的创业路。
销售家从销售人员招聘起步,目前已经发展为一个共享经济的销售众包平台。企业线上发布营销推广需求,线下的销售自行选择项目完成业务,经过审核后即可获得佣金。
2015年公司成立之初,每个月二十几万的支出,一直烧钱却没有任何收入。
蒲世林曾经四处找融资,几个月内前前后后见了50多家VC,结果都是被拒,没有人相信他们能从销售招聘升级到销售众包。
「投资人看我们当时做招聘,他们投的类似项目四、五年了还是招聘,顶多加一点培训,不相信我们能从一个销售招聘跨界到销售众包,该商业模式国内外也没有成功先例。」蒲世林告诉《接招》 (微信公众号 :itakethat )。
创业之前,蒲世林曾在国内最大的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公司从底层分析师一步步做到CEO。这次创业,让他彻底告别了之前拿着百万年薪,开保时捷抽雪茄的职业经理人生活。
没有资金,开始了蒲世林形容的「一场豪赌」,他不要薪酬、不要待遇、卖车、卖房,全部All in。
「什么都没有了,还不断地往里面烧钱,烧的还是一个未知的事情。」蒲说起当时疯狂而坚定的状态。
2015年9月,销售家的简历库破百万,团队升级商业模式开始做销售众包。
之前一直关注他们的投资人发现公司真的开始升级转型,注意到蒲世林赌上全部身家的决心,也看好团队的执行力和销售众包的方向,销售家最后在2015年资本寒冬获得了泰有和英诺的天使投资。
现在,销售家平台已经帮助上百家公司开拓了数万家企业客户。今年4月,又拿到了芳晟基金领投的Pre-A轮投资,跟上一轮谈了近半年被拒50多次不同,这次双方达成意向只花了半天时间。
Q :资金紧张的那段时间焦虑吗?
蒲: 说一点不焦虑肯定不可能,但只要认准了这件事的价值,就该坚持,世上无难事,只要能折腾。
我更在乎的是这种经历,丰富而精彩的回忆才是人类真正的奢侈品。销售众包这件事情的价值是被用户认可的,但我们是否能做成这一结果是未知的,我们能做的就是竭尽全力,努力去实现每个目标,为用户带去更多价值。
Q :沙漠之行让你收获很多?
蒲: 很多感悟,比如遭遇沙暴就跟创业遇到困难一样,逆境的时候不能等待,更不能指望运气,一定要采取各种方式去改变现状。我们基本上每两周要纠偏一次,各种运营策略在不断地试错,发现问题就立马求变。
沙漠很多地方是无人区,路况更新也不及时,所以很难完全靠导航,就跟创业一样,最终只能靠自己摸索上路,虽然别人会告诉你路上有很多坑,但真正要栽的坑一个也躲不过,唯一能做的就是跳下去再爬起来,坚持不懈地朝目的地前进。
Q :销售家解决什么痛点?
蒲: 帮助企业激活内外部的人脉力量为其拓客;提供给销售人员足够大和好的产品池,让他们更好的将自己的时间、人脉变现。
企业关注三个方面:开源、节流、增效。以前我们做的咨询只能帮企业提升管理效率,并不能直接实现开源。帮助企业开源目前有两类供应商,销售和市场,市场通常就是广告公司,很难有确切稳定的效果。销售领域主要是CRM厂商,很多号称可以提升企业30%销售业绩,但从根本上来讲都只是管理客户的工具,并不能帮企业拓展客户实现真正的开源。多数企业要提升销售收入,主要还是靠增添销售团队的人数规模去背更高的业绩指标,但对于企业来说,招聘、培养和保留一个销售人才的成本是巨大的,且花了钱还不见得能做好。
销售这个群体相对驱利,对客户的忠诚度远大于对企业的忠诚度。通常一个客户的需求是多样的,大部分销售能提供的产品却是单一的。比如一个企业的人事总监,往往需要咨询、测评、招聘、猎头、培训等各种服务,而一个猎头公司的销售却只能提供猎头服务。所以销售会发现大量客户有众多需求却没有得到很好地满足,因为自己只能卖一类产品,在过去,多数销售遇到这类情况就会为了提升客情关系,通过自有人脉找到相关的供应商去满足客户的其他需求。所以,销售家就是要打造这样一个平台,上面汇聚了各类优秀公司的好产品,销售人员能同时根据客户需求推荐多个客户需要的产品,自己还能得到不少额外的赏金。
销售圈里经常说「一个好的销售什么都可以卖」,销售家APP里的产品池就可以让销售人员根据客户的需求自由选择多种产品进行推荐或售卖,而且销售家是直接跟企业对接的,跳过了原有多级代理商、分销商的层层剥削,大幅提高了销售人员的收入和效率。
Q :有没有具体的例子?
蒲: 一个汽配电商想快速地铺满北京的洗车店、汽配门店等渠道,通常肯定要先成立一个北京办事处,然后招人、招销售、招地推,招完之后做培训,培训完之后再去拓展市场,整个过程最快也要四、五个月。
现在他们只需要在销售家平台发布市场拓展需求及挂上对应的佣金悬赏,有时间或有相关资源的销售看见后就去做单,通过众包的方式,3个星期就拓展了六环以内的四千多家线下门店,基本覆盖了北京77%的市场,而且企业才花了八、九万的佣金成本。销售家就是帮助企业用最少的钱以最快速度拓展市场。
Q :平台上企业的销售需求都是什么品类?
蒲: 主要是2B方向,包括商铺和企业市场。商铺市场就是餐厅、超市、洗车店等会采购的产品,比如订货软件、点餐系统、支付通道等;企业市场是企业会采购的产品,比如员工体检、智能客服、报销系统等。
Q :销售人员大概来自什么行业?
蒲: 什么领域都有。商铺市场的销售人员主要来自于商推领域,比如以前做团购的销售、卖pos机的销售等;企业市场的销售主要是过去卖软件、卖企业服务类产品的。
Q :现在核心竞争力在哪?
蒲: 我们有三个优势:
第一就是团队「基因」,我之前也是Top Sales,现在团队有一半多都做过销售,1/3是各领域的Top Sales,所以我们一方面知道怎么帮B端企业更好的卖东西,将企业产品销售过程标准化让产品更好卖,另一方面也知道C端销售的喜好和诉求,这能让我们更好地打磨出一款销售用户喜欢的APP。
第二是资源,我们过去做管理咨询近十年,就是服务各行业的优秀企业,在国内有将近30万企业客户资源。销售众包的核心并不是有多少下游的销售用户,而是有多少上游的好产品,平台刚上线时就有上千家企业申请上平台,但我们只通过了一百来家,不到10%的通过率,因为要严格品控,保证C端用户的利益,就是销售把这个产品卖出去之后不会因为产品质量影响他的客户关系。所以B端质量是关键核心,我们恰好就有大量的B端资源,与各行业拥有最优秀产品的企业合作。
第三是技术优势,我们背后有70人的大数据团队来自Google、雅虎、微软。平台表面上是销售众包,但背后的价值是大数据。基于对B和C端的数据沉淀及挖掘,提升双边市场的撮合效率,让C端销售能够更快的售卖符合自身资源积累的产品,让B端的产品能够通过精准众包开拓出更多的目标客户。
Q :盈利模式呢?
蒲: 短期看我们能得到B端企业的超额返佣,长期看除了大数据增值服务收入以外,我们还会有大量的佣金沉淀,B端把佣金放在平台上,销售成单以后通过审核,就可以拿到佣金。沉淀资金目前用于做一些流动性较强的固定收益投资。所以我们不需要跟B收费,也不用跟C端抽成。
Q :企业会放多少佣金在平台上?
蒲: 目前是随意,之后会有一个算法,佣金放得多、审核快、口碑好等指标都会影响每个产品在APP首页瀑布流中的排位,从目前用户行为数据看,产品排得越靠前、曝光越多参与销售的人就会更多。通过这样的方式去鼓励B端多放佣金。佣金放过来之后,C端做单,该怎么去做、有什么要求都会详细显示在产品介绍里,做完单并审核通过就可以拿钱。
Q :现在有很多 C 端,比如淘宝店主也会有这种推广需求?
蒲: 我们也在平台上做2C产品的试验,但不是重点。因为能帮2C产品最快卖掉的目前是电商平台,通过流量变现。我们主要定位是依赖人的销售,因此主要做2B产品,虽然互联网很发达,但在某些领域依然很难替代人的作用,尤其是2B产品的销售,给企业卖东西肯定要有人去推荐。
Q :下一步产品功能上有什么扩展?
蒲: 现在是两个产品,一个是全民销售平台,主要是做的是B端的产品,因为B2B的产品更需要人脉,我们帮助企业激活外部社会的人脉来帮助售卖。
但还有一个叫全员销售工具,帮助企业将自己的员工、客户、会员都变成公司的销售力量。现在万科、花旗银行都在做全员销售,哪怕是万科的前台,都可以将公司的住宅产品推荐给身边的朋友,只要帮公司带去了客户,都可以得到悬赏。这个SaaS工具主要提供给B2C的企业客户使用,尤其是服务业,比如教育培训、医疗美容、婚纱摄影,这类企业也很希望通过口碑传播实现拓客。
Q :管理团队方面有什么经验?
蒲: 创业公司最好的团队管理方式就是「不管」,对于团队,CEO更应该做的是服务。服务就是满足需求,每个人需求不一样,比如70后的需求是被尊重;80后的需求是被需要;90后的需求是被挑战。很好的满足需求之后才能激发战斗力,让团队愿意为实现公司的每个目标付出更多努力。
想让更多人投入,一起分担挑战,就一定要分享利益。我们有员工持股平台,核心员工全员持股。除了物质上的分享以外,还要有精神上的分享。只有通过不断的分享,而不是一味的索取,才能让更多优秀的人一起为同一个目标拼搏,为一件事情操心的牛人越多,这件事做成的概率才会越大。
Q :如果可以采访一位创业者会是谁?
蒲: 乔布斯。因为他是将艺术与商业结合得最好的创业者,每一件的产品既讲究感官上的美学,又讲究极致的体验。思维方式不收限制,当年多普达、诺基亚出品的智能手机已经将按键数量设计到极限了,结果iPhone一亮相却只有一个键,颠覆了人们对智能手机的认知。
这其实是巨大的商业冒险,跟社会主流思维方式不一,需要很大的魄力和很准的判断力,值得钦佩,商业和艺术的结合是很有难度的,但他总是能做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