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与阿里影业“开撕”背后平等权问题
这个周末,铁哥朋友圈一直在被一群编剧朋友刷屏,大致为阿里影业副总裁徐远翔在某论坛中表示阿里影业要扶持一些IP吧主参与剧本创作,这也是阿里影业自创IP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职业编剧群体认为此计划忽略了其在影视创作的重要性,因此对阿里影业与徐远翔本人进行了史无前例的“大批判”。
编剧跳脚不只是利益,更多是权力
有朋友以为职业编剧如此生气全是因为眼前利益,铁哥以为有一定道理,如果大规模启动草根编剧必然会影响职业编剧的收入。
但铁哥看来,职业编剧跳脚的主要原因乃在“权力”。
处在前工业化阶段的中国影视行业尚保留着一股草莽精神,其主要代表为行业向来有传帮带、拜码头传统,针对编剧行业便是投资方不注重剧本本身质量,而多看编剧姓谁名谁,这种风气也就自然带来剧本“捉刀”的衍生现象。
随便署名便可收获名与利的成名编剧,已然是这个不正常风气的既得利益者,而这些编剧往往也是通过“捉刀”逐步上位。当一个行业以各种潜规则来打压新人,既得利益者可以轻松攫取他人劳动成果时,我们所看到这个行业所有的光鲜可能只是表面。
因此,当一家公司认为将为有编剧能力的草根组织提供直接上升通道,当编剧的好坏指标不再被成名的一小撮人把持,毫无疑问要动摇多年部分人的基于“名望“的权力根基,跳脚也就是是必然了。
IP 吧主是否有编剧的权力?
当我们所有人都在就编剧们制造的话题讨论“影视剧是否能抛弃职业编剧”时,这已然中了编剧们的舆论圈套,编剧作为影视剧的灵魂怎能被轻易抛弃,谁也不是王家卫侯孝贤可以凭大纲拍电影。铁哥以为,此次事件讨论的核心应该是“IP吧主是否应该有编剧权力?”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IP吧主当然有编剧的权力。编剧作为一个行业,只要具备讲故事能力以及电影镜头叙事能力,皆有编剧的权力。编剧是一个行业,准入门槛是个人能力,而非相关人士的点头认可。
当IP吧主与成名编剧具有同等的编剧权,且影视公司层面将其平等对待,这无疑打破了成名编剧长期的权力垄断,将编剧们的竞争完全上升为作品的竞争。有部分以内容见长的IP吧主极有可能在此平等的竞争环节脱颖而出。
其实普通编剧要混出来是很不容易的,除了要为成名编剧打工甚至是捉刀以获取工作机会之外,以往只能是参加各类电影节的剧本展活动以获得影视公司注意。当年宁浩的《疯狂的石头》剧本便是在香港活动现场被刘德华公司人员发现。
但当一家公司打破层层上升通道时,却换来如此效果铁哥真的不懂了。
IP 计划是否真的对电影行业有害?
编剧们的讨阿里影业檄文,多站在行业制高点认为此IP计划要伤害一大票编剧的创作激情,会危险中国影视行业的健康发展势头。而在铁哥看来,我们考虑IP计划是否有利于电影行业未来时,是不应该仅从编剧们的感情角度去看的。
1. 是否有利原创内容的提升
当年网络文学面世,以文联为代表的传统文学界对网络文学也进行了“大批判”,而事实证明网络文学在多年的发展中已经创造了许多令“文联作家”都汗颜的作品:《甄嬛传》《鬼吹灯》等等。
近年影视剧诸多热门IP皆是来自此前的网络文化,随着传播介质以及电影观众年龄和社会阅历的变化,电影内容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电影已经从此前的“庙堂之上”的开启民智利器,转变为娱乐工具。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深受互联网文化影响的吧主们自然如鱼得水,严格意义上讲在此成名编剧劣势比较明显。
2. 是否有利于电影行业的整体提升
中国电影虽然票房高歌猛进,但问题依然很多,如在编剧行业我们的电影从业者总喜欢拍摄“跟风剧”:某一类题材有卖座电影,于是一窝蜂全是某题材电影,如警察系列、失恋系列、叶问系列等等,这当然是影视行业缺乏创新力的表现。
传统编剧无论其之前有多么辉煌历史,但作为编剧本身不可能永远保持旺盛创新力,追风成了最稳妥的办法。
而IP吧主计划等于是通过降低编剧行业的准入门槛,以创意“众包”形式来提高电影行业的创新力,显然是有利于电影行业的发展的。
虽然在舆论的“威胁”之下,阿里影业官方和徐远翔本人均进行了“言论妥协“:强调重视了编剧在影视行业的权重。但希望草根的编剧们不要就此悲观,因为一条平等的大门已经打开,前景也一定是光明的。
关注铁哥可加微信平台:科技说 微信号:kejish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