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如何渡过一开始的鬼门关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文/于凡诺

创业是中国社会最后的阶层上升通道。这是财经媒体人左志坚关于创业的深刻感悟。他认为曾经的高考,已经只能让年轻人勉强组建小康之家,而且随着上代人权力和资本的积累,后续年轻人的上升通道已经越来越窄;目前创业是这最后的阶层上升通道,且不会随着互联网红利的消失而消失。

那么,创业最难的是什么?!

山东商报的陈心如曾经一个活跃的创业群里,在线等答复:在当前和将来,关于互联网创业,大家最想知道什么问题?当时,讨论很热烈,答案也很多,有的侧重传统行业如何+互联网,有的希望政策更人性化,希望银行有所作为……不过,有两个略显稚嫩的回答,反而引起了我的注意。有一个人回复,他刚刚毕业,想创业...想知道有什么可以打造BAT。还有一个是最想知道怎么互联网创业。这两个问题,笔者在不同的场合,尤其是刚刚追寻创业梦的群体中,比较常见。

两个问题,问法不同,本质是一样的。其实质都是询问现在做什么,从何处切入创业的问题。区别是第一个把自己的野心赤裸地放到了问题中。

其实,做事情,最关键的并不是做什么,而是做了什么能不能挣钱。

创业就是一个人或者一帮人做一件事,更具有典型性,一开始是难在选好一个点子。但真正持续做下去,核心就是能否挣钱。

创什么业,如何挣钱,换句话说,对于很多人而言,互联网创业不难,难点在落地。

不接地气,也许是许多互联网创业项目昙花一现的根本原因。我所知道的很多创业者,就是如此。比如我一个很好的朋友,在一次聚会后,他竟然拿出一份2007年设计餐饮O2O平台草案,几乎跟后来的饿了么官网结构相近……无独有偶,还有几个朋友,早年则是在团购网、招聘平台、社区合作、租房等等这样的地方下了很大功夫……但是无一例外,因为不接地气,做不下去,最终都自行放弃了。

创业如何才算接地气?

创过业的人都深有体验,很多资深人士也在不同场合感言,不是极特殊的情况,一般不建议创业者在天使VC阶段就大力气融资。首先是早期融资成本太大,其次很多资本过早介入后患很多。一些优秀的项目往往因此死的很难看。

对于很多创业项目,尤其是中小型、微型创业项目创业,活下去、接地气关键就在于两点。

第一:是找到客户。俗话说,开单。

第二:是持续找到客户,持续开单。

第一点,相对第二点容易。因为往往第一单,有试错的成本在,人们不会太纠结和计较时间精力金钱等成本。所以第二点才是关键。这个关键点考验三个问题,第一,当前所进行的创业项目有没有真正的客户群。第二,如果有,这批人怎么去寻找并使之成为自己的客户。第三,这个寻找转化过程,时间和成本是否可控,或者说可以接受。

观察了很多现在还活着,或者活得很好的朋友企业。跟他们吃饭聊天,他们感慨找到客户落地,除了关系、背景、国情特色之外,最关键的就是机遇,但是机遇可遇不可求,且实在难以持续。也没有一家伟大企业是靠人情做大的,人情或许能够令项目活下去,却绝难以做大。实际上,最现实有用的就是对项目产品进行运营,持续深入有效运营。

运营涉及两个方面。第一是宣传,第二是合作。合作无需多谈,要点是掌握好互赢与平衡的问题。宣传的作用早已老少皆知,我这里想说的是创业一定要借势,就像很多知名企业家一样,他们早期的创业,其实是巧妙占据了互联网许多巨大的无本万利的红利优势。实际上,只要技术不止息,新的技术红利就会源源不断存在。想一想,当论坛、博客微博以及微信,先后一一推出……真是百舸争流……在不同的时候,只要仔细去发现,就会看到很多后来成功的创业者,尤其是草根,或多或少都是借机分了一杯羹的,最少也搭了便车,乘了东风。

创业有如一叶小舟在大海航行,说句心里话,不过如果找到了客户,并且持续产生收益,就表明已经渡过了生死攸关的创业鬼门关。希望以此祝福新的一年,继续在创业路上坚守的朋友!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