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在台湾挖PC高管,能为华为带来什么?
近日,有媒体声称,华为在我国台湾开出了比当前水准高出数倍的薪水,从竞争对手那里挖掘PC人才。
华为此举意在从华硕、宏碁等老牌PC企业挖人,并可能引发“一串粽子”效应,导致高管与员工一起跳槽。那么,此次“挖人”能为华为笔记本带来多大影响呢,华为借此能够实现余承东立下的成为PC行业第一的目标吗?
华为内部因素
从华为Matebook可以看出,华为在PC上的市场定位是高端商务领域,而非主流消费领域。根据供应链的消息,华为将在明年发布两款PC新品,依旧瞄准高端商务领域。华为董事会成员万飚表示,华为PC的这一战略是持续和坚定的。这一定位导致华为PC的市场受众十分狭窄,直接影响了产品的销量和发展。
以MateBook为例,该产品在海外最低售价699美元,在国内最低售价4988元,性价比较低,很难获得普通消费者的青睐,而商务人士来更倾向于购买Thinkpad、微软Surface Book、苹果Macbook等已经接受过市场检验的产品。因此,高端商务的定位对华为PC来说,在某种程度上是错误的,华为这一定位更多的目的是以高端产品切入,提升华为的品牌形象和溢价能力,而并非以产品走量。
另外,作为一个“新手”,华为PC在产品品控、供应链、品牌效应和销售渠道方面存在着诸多短板。虽然华为在手机领域积累了较好的销售渠道,但是PC的销售渠道与手机销售渠道存在很多不同,整合PC和手机渠道存在诸多困难。还有很多用户反映,华为MateBook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了无故黑屏、闪屏、指纹无法识别等问题。
华为Matebook的代工企业是仁宝电脑集团,仁宝在2016年接受的华为订单不及60万台。此前,根据供应链的消息,华为MateBook的2016年出货量仅不到40万台。根据中国商报的报道,某地华为专卖店负责人直言:“华为MateBook卖的一般。”
台湾是全球PC产业的大本营,掌握着运筹、研发、设计等核心技术。通过高薪“挖人”,华为可以迅速建立起一支专业的PC团队。但供应链磨合、人才积累、销售渠道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此举在“高手如林”的PC市场产生的积极作用十分有限。
外部市场因素
PC的使用寿命通常是4—5年甚至更长,这就拉长了PC的换代周期。从长远来看,PC整体市场会逐步饱和并缓慢下滑,然后维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根据Gartner的报告,全球PC市场已经连续8个季度下滑,创造了最长下滑时间。整体市场的饱和限制了华为PC的发展潜力,形成了不利因素。
另外,从目前的市场格局来看,PC市场的份额高度集中在联想、惠普、戴尔等大企业手中,而且日益呈现出“马太效应”。大型PC企业拥有极大的综合优势,并不断与小厂商拉开差距。2014年,前三大PC厂商占据了全球51%的市场份额,2016年,这一数据上升到了58%以上。前五大PC厂商的市场占有率从2011年的65%,增长至2016的76%。华为作为一个“后来者”,想从巨头“嘴里”攫取市场份额,难度可想而知。
不过,未来几年的市场也表现出对华为有利的一面。PC及服务模型缩短了商业PC的更新周期,另外,英特尔Kaby Lake处理器以及AMD Zen新一代处理器都不支持Win7/Win8,这在一定程度上将加快企业的终端数字化转型。因此,从2017年开始,消费市场将出现一阵换机潮,带动商用PC市场的增长。IDC的一份报告显示,未来五年,商用PC市场有望每年同比增长1—2%,中国的商用PC市场在2017年将增长同比2.2%。据此,Digitimes的分析师称,2017年华为PC销量有望达到60万台。
综合来看,华为在台湾挖PC高管的积极作用有限,短期内华为在PC市场可能会有小幅增长,但难有实质性进展。根据用户需求增强产品创新力,开战差异化竞争,以PC产品拉升品牌形象,提高溢价能力,对华为来说是最重要的。
商业合作请联系微信:xiaoxintech或QQ:2881234712。图片以及部分素材来自互联网,如有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