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宁:专车新政十天后老百姓打车难了么?
专车新政十天后老百姓打车难了么?
11月1日,是专车新政实施的日子,这个堪称有史以来最严格可能毁了专车的政策,一直备受行业诟病。大家的日子还不如非法运营的时候好过,而有企业则表明,专车新政如果得以实施,那么将会带来老百姓打车难的问题。那么,十天过去后,老百姓打车难了么?
司机数下滑,打车未见明显影响
专车新政后,各大公司专车司机数量都有所下滑,尽管有媒体采访神州专车表示,并没有严格执行本地人的要求,但是还是有大量司机开始选择离开专车行业。不过这并不完全是政策的影响,政策只是压倒伪专车需求的最后一棵稻草。在滴滴等平台开始逐渐减少专车补贴后,其实专车营运收益下滑明显,很多买车进京拉活儿的感到辛苦的同时却不像以前那样赚钱了。之前专车刚刚兴起的时候,月入一两万是基础,而现在在补贴和业务双重下滑的影响下,收入已经很难过万,考虑到生活成本和汽车成本,专车已经不是一个好的就业选择。加上政策的限制,很多人也就放弃了。
司机少了之后,其实对于其他还在坚持的司机来说是个好事,因为可以接的活变多了,这是一个明显的供需变化。所以,总体上,在司机群体内,也并没有产生太多不满的声音。而对于出租车来说,开始重新回到一线视野,滴滴宣布和上百家出租公司的合作,让网约车又回到了开始的地方。最终事实证明,专车还是无法替代出租车,回到专业高价优质服务的道路上,可能还是最终出路。
行业分化,专车到底哪家强?
网约车行业走到今天,撕裂和分化严重。比如神州专车的下滑就比较厉害,在市场向下走的大环境下,处在竞争后面的同学往往更容易掉队。而滴滴和Uber的合并,目前并没有带来1+1大于2的效果,似乎还有很明显的业绩下滑。Uber从中国脱身还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而接盘的滴滴显然有些尾大不掉,业务扩张过遭遇新政后,并没有太好的办法扭转局势,还是处在四处灭火补漏阶段。唯一逆势增长的反倒是易到。据易观发布的9月移动出行市场数据显示,易到月度活跃用户已经连续9个月保持稳定增长,其9月月度活跃用户数涨至511.33万人。你真的不能不说这实在是个运气,一个同框的竞争对手Uber原地消失,加上政策对大行业的打压,以及滴滴对手补贴的减少对刚拿到乐视投资的易到来说基本全都是好消息。
易到之前本身的特点就是高客单价的专业服务,在运营方面因为体量没有那么大,反而给自己留下了腾挪的空间。不过最有意思的还是乐视的化反,在大家都不远烧钱补贴的今天,易到基于乐视生态的充返模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效果等同于补贴,另一方面还在乐视生态中,创造了更多的用户价值,也带动了乐视会员的增长和产品的销售。就算从电商的角度来说,买赠的好处也是大于打折的。这使得很多其他平台的司机开始回流到易到平台,大大促进了易到专车的发展。可以说,易到反而成了新政的受益者。
专车的最终方向还是品质
按照国家政策的要求,专车在用车上,是有明显的门槛的,这也给专车定位于中高端的租车服务,从而给出租车让渡出了生存空间。用专车来替代出租的想法恐怕是无法实现了,精品和服务依旧成为专车在未来的主题词。对于领头羊滴滴来说,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应为要让出来很大一块自己已经占领的市场给出租车。而对于易到来说,则有些因祸得福,甚至开始搞“专车第一品牌”的活动来建设自己的品牌——艾瑞在易到6月底举行的发布会便宣布,易到占有纯专车市场 30%份额,成为高端专车市场第一。从市场竞争的角度来说,其实如果市场上有两家差不多的公司在同行业竞争还是更为健康的,而一家独大的后果往往会得到监管层的另眼相看。当问题已经不再简单的是一个市场问题的时候,对于企业来说,也就会复杂很多了。
所以专车的方向还是做一个认真的小而美比较好,而各地政府也纷纷开始推出自己的约车平台,也证明了这个市场方向可能还是要向着碎片化去发展。而这个市场的更多玩家,在平等的政策下,反而还都有了自己的机会。值得一提的是,我上次在香港晚上打不到车的时候,居然可以用易到叫车,解决了燃眉之急。这说明,大陆之外的市场,其实也很有机会。当然,为了避免和Uber的竞争,还是需要专车的服务品质更好,深耕商业客户,而对普通的出租车服务的领域,不必太有野心。当然,补贴依旧是非常重要的手段,但持续的补贴并不是一个人人都能接受的结果,充返这个方式还是有很多的可取之处的,如果像乐视一样,结合更多企业去做充返,可能还有奇效。
总体而言,整个网约车市场进入了第三个阶段,市场也从新兴到成熟再到分化,移动互联网时代要尊重碎片化的法则,所以小而美可能依旧会成为这个行业的主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