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登,如何用刷脸打造通行连接器?
原文标题:《专访一登沈洽金:用刷脸打造线上线下连接器》
安卓4.0刚出来的时候,推出了面部识别解锁。这下可酷了,再也不用担心那帮人偷偷看到我密码,然后拿我手机干坏事了,直到后来啊!前桌搞到了一张我的正面照片。
这是我在知乎上看到的一个关于人脸识别技术的一个段子。印象中的人脸识别技术都是那些出现在黑客帝国电影中黑科技才会出现,现实中应用场景可以说寥寥无几。
不久前,老牌独立音乐网站「落网」推出了一款音乐电台emo,据落网的创始人胡建国介绍,emo的名字来源于Emotional(情绪摇滚),是一种从Hardcore Punk(硬核朋克)中派生出来的摇滚风格,着重于展现音乐情绪的和乐手本身情绪。
这款软件不仅可以通过刷脸进行登录,还可以根据用户的脸部识别出情绪,然后通过不同情绪的变化推荐最适合当下心情的音乐,这或许算我是我第一次真正接触到「人脸识别」的实际场景运用了,而为emo提供技术支撑的公司就是「一登」。
「一登」创始人沈洽金透露,现在从落网emo后台回收过来的数据显示,emo平台上超过一半的注册用户是用「一登」进行登录的。
一登的野心,成为连接的通用账号
用一句话来介绍的话,「一登」其实就一个为 iOS 、 Android 应用提供「刷脸登录」功能的 SDK,在创始人沈洽金看来,「一登」可以让登录这件事情变得更加简单,用户将不需要需要记住密码,只需要通过刷脸就可以完成登录。
现在「一登」后台已有大约400多个开发者申请使用刷脸登录技术,网站针对开发者提供了一个开放自助申请的流程,开发者在可以申请sdk创建应用后,那就可以使用「一登」了。这家公司已经完成天使轮融资。
某种程度上「一登」并不只是简单的一个SDK,其背后将会是一整套通用的账号体系,正如微博、微信的账号体系一样。用户使用「一登」进行刷脸登录后就可以简单的进行人脸属性检测,性别、年龄、表情、颜值、有无戴眼镜这些基本属性被记录下来后就可以给用户打上一个标签。
这个标签以及人脸特征会形成一串特殊的代码存储到服务器上,并和「一登」的账号体系打通,这些数据被跨平台使用后,用户再使用「一登」刷脸注册登录时就可以极大的简化流程,而不用用户再重复填写那些标准化的基本信息。而另一方面,「一登」在给开发者提供这些基础数据的同时,也回要求开发者能够返回一些数据和基本信息,这些内容会对「一登」账号体系进行有效的补充。随着信息越来越丰富,将会成为一个通用的账号ID,进而成为用户的「互联网身份证」。
沈洽金认为,现在通用的账号体系很难实现线下和线上通行。在线下如果需要登录,密码将会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二维码的概念虽然越来越普及,但在操作层面上还不够便捷。用户需要打开手机,找到相对应的app,然后再进行扫描才可以进行登录。而如果使用「一登」账号,直接刷脸就可以了。一个账号通行线上线下,一个在线下无需用户登录就可以使用的线上账号,这充满着想象力的。
风口、技术、定位,一登的机遇与潜力
谈到为何现在的人脸识别都需要通过「扫描正脸」来实现时,沈洽金表示这主要是因为现在的这种算法都是基于深度神经网络训练的,这个网络背后的图库都是正脸,但其实正脸扫描并不影响体验。在辨别两张陌生照片中的面孔是否是同一个人时,人脸识别技术的准确率已经超过99%。
(注:关于99%这个数字,原文我的文章里面写的是95%,因为对这个数字我是有疑问的。一登的朋友后来向我表示,其实Facebook的人脸识别技术在去年年初时就已经达到97.5%,而face++的数据早已经超过facebook。后来,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汤晓鸥研发的DeepID人脸识别技术的准确率超过99%,并得到了国际通行的LFW数据库的验证。所以99%的数据是可信的,这里特此声明。)
「emo是一个弱账号的音乐app就算被盗,对用户带来的损失也不会太大。而不少平台现在没接入就是卡在可能会被有心人利用图片和视频进行验证。为了解决这个困境,未来会上线一个活体识别。但这个技术识别人脸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如何调整一个最优的数值对「一登」来说是接下来需要解决的事情。」
在沈洽金看来,现在的人脸识别技术与硬件发展已经到达了一个「奇点」,伴随着机器学习和深度神经网络两个领域快速发展,人脸识别的准确度和速度在近两年得到了飞跃性的进展。
一方面,其实人脸识别技术在2007年时已经有了一个大的爆发,随着Face++做了一个开放的Api,Facebook收购Face,人脸识别开始备受关注。而行业对这块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包括O2O、线上虚拟支付市场越来越大,人脸识别技术被得到验证。在国内市场上,2010年人脸识别产品的销售收入约6.7亿元,到2014年国内人脸识别产品市场规模已经增长到14.9亿元。
另一方面,人脸识别作为一种重要的个人身份鉴别技术,相比指纹、虹膜、语音等其他人体生物特征来说更为直观方便,人脸的优势不需要任何特殊的设备。而无论是指纹还是虹膜如果不借助特殊的设备那都无法满足验证需求。
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需要让人脸识别技术站在了风口之上,这是「一登」很大的机会。而相比Face++这些纯粹提供人脸识别功能的平台来说,「一登」提供的将会是一整套账号体系,更像是微博微信,这是「一登」未来能够走多远的潜力所在。
囚徒困境,一登面临的三大痛点
看上去「一登」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概念,但在实际运用场景中其实面临的问题还很多,在逐鹿网看来至少面临三大痛点。
1、安全性的保障焦虑
「一登」或许确实未来能够让登录这件事情能够变得更加简单,在连接线上和线下这件事情上,人脸识别技术也充满着想象力。相比密码,人脸或许难以被盗取,但一旦刷脸技术平台扫描人脸后,那就会变成平台上一个数据被存储起来,这个数据就很有可能被盗用。生物特征不仅是唯一性也会是终生性的,一旦泄露那将会无法修改,造成的灾难也是毁灭性的。
针对这个疑问,沈洽金表示「你现在可以盗用用户的一张脸,一把钥匙找到合适的锁就是有用的,如果找不到那就是没用的」。
这样的回答其实并没有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只要钥匙在手找到合适的锁,对那些黑客来说永远都不是什么难事。就现在每天都会发生,不少用户被一个钓鱼网站盗取密码后,其他平台信息也泄密的情况,黑客通过技术进行全网验证这并不是什么难事。随着人脸识别技术被广泛运用,安全性可能将会日益突出。
2、巨头带来的市场竞争
人脸识别技术其实在2007年时就已经迎来过一个爆发,最近几年不少互联网巨头都不断在推出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新产品。不提谷歌、苹果、Facebook这些国际巨头在人脸识别技术方面的布局。
国内互联网巨头也在积极探索中,阿里巴巴前段时间联合Face++推出刷脸支付功能,在购物后的支付认证阶段通过手机刷脸取代传统的手动输入密码。腾讯财付通也在14日宣布,将与公安部所属的全国公民身份证号码查询服务中心达成人像比对服务合作,通过运用人脸识别技术,在线验证用户身份。百度钱包曾推出「刷脸付」将用户的脸部特征记录,当用户在移动端或者线下购物时通过手机或者商户摄像头进行扫描识别,再加上语音口令就可以进行支付。还有很多其他布局的互联网巨头公司,这里就不再一一进行列举。
面对巨头进来会不会造成困扰,沈洽金表示,「一登」短期内不会去做刷脸支付,对于创业公司来说这块市场显得太重,如果真的想要切入市场,那必须要寄身依靠于巨头。BAT的进入,能够起到一个培育市场的作用,并让「刷脸」的安全信任度被快速普及。「刷脸」技术坦白说有一定的技术壁垒,「一登」已经有了很好的先发优势。巨头进入市场,恰好也能证明了市场的价值。但巨头有一个很大的就是体量太大,试错成本比较大。而「一登」作为创业公司,用户基数不错但实际也不算太多,可以很快的进行改进并灵活运用,这是另一个优势。
我们知道巨头进入确实能够快速教育市场,但另一个层面,沈洽金或许并没有考虑到,那就是借助资本的力量,一旦看好某个爆发的市场,巨头会迅速对市场上的创业公司和资源完成整合。自移动互联概念爆发后诞生的一批创业公司,真正独立巨头之外发展的几乎没有。
在一篇阿里刷脸支付的新闻稿中我看到了这段话:
未来,通过建立一个线上线下通用的FaceID,商户将可通过人脸识别对消费者行为习惯的大数据进行抓取和分析,比如当一位VIP用户走进线下奢侈品店时,商店摄像头会自动捕捉其之前的一些消费习惯,在精准分析的基础上增强线下零售的体验;而智能穿戴设备和人脸识别的结合,将使未来生活更加便捷。
很明显「一登」的通用账号ID某种程度上并非是其独家所有,没有公司不清楚「通用账号」的魅力,更何况互联网巨头的通用账号ID更是建立在原有账号体系基础之上,这是创业公司无法弥补的巨大差距。
3、用户隐私的泄露问题
「并不是所有用户都能容忍系统开启人脸识别功能」,这是我咨询一位朋友他对「人脸识别」问题看法时的所表达的态度。
一旦涉及到资金交易,用户便紧张起来。用照片替代真人能蒙混过关吗?整容后系统还能认出来吗?双胞胎的识别成功率有多高呢?如果被坏人绑架了被刷脸怎么办?一想到上述问题,用户层面围绕刷脸支付安全性的各种担忧就一股脑地跳出来。
诚然这样的猜测,确实有点过于夸张了,但却引起了我的一个思考,那就是关于用户隐私泄露的问题。像上文所描述的那样,「一登」未来将会有一个很强大的账户体系,但光凭「一登」刷脸获取的信息显然无法满足需求,这个账号体系需要通过和使用「一登」平台的开发者交换数据才得以实现。
这里产生的一个很大问题就是,这些数据用户有没有允许被在各个平台使用。例如,有一些信息我可以公开给微信,但这些信息却不愿意公开给陌陌。用户对于每个平台的信息公开容忍度都是不一样的。而微博、微信、支付宝等账号信息某种程度上都是由用户自身进行完善的,在登录其他平台时,用户心理已经有了很好的预期,这和「一登」的账号体系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但不管「一登」未来是否能真正成为连接线上线下的通用ID这已经不再重要,技术上的突破为人脸识别方向创业带来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一登」已经站在了风口上。
逐鹿网专注于互联网创投市场,微信公众号:hizhulu,扫描二维码可以快速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