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比专访|大丰收谭泽鑫:农业电商需要接地气
“农业产业拥有2万亿的市场规模,未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近日托比网记者采访了大丰收创始合伙人兼投融资副总裁谭泽鑫,“农民小规模生产不是我们的客户群体,做他们生意太难了。实话实说,互联网公司还需脚踏实地,专注解决痛点问题,做自己能做的事情。”
农业B2B大浪淘沙,风口不是等来的
2015年是农村电商元年,从厂家到互联网公司纷纷布局农业领域,但是经过大浪淘沙,农村电商平台已经所剩无几,而其主要价值在于优化传统零售店,改善供应链结构。谭泽鑫认为,相比于去年资本市场的谨慎态度,今年行业似乎有回暖的迹象,资本市场还是比较利好。
据悉,大丰收定位于农资电商平台,主要的服务对象为农业大户,拥有小B端属性。因为农业受区域等多个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让电商模式的切入面临阻碍。例如华南经济作物区比较多,农民微信使用率比较高,但是一些北方的区域,农民岁数普遍较大,习惯很难改变。
“我觉得中国农业这一块会出现裂变式的增长,”在谭泽鑫看来,等未来土地流转到下一辈手里,自然而然农村就进入了互联网时代,那时便是农业电商大发展的时候,但是不能等到那个时候再去做电商,要进行提前催化和影响。农资是农民的痛点,黏性比较强。因为市场规模与升值空间稳定,比较适合创业,所以大丰收选择做农资,但是这也比较辛苦。
农业电商要接地气,获取农民信任为重
谭泽鑫表示,农村电商一般都是靠口碑,只要效果好,用户就愿意下决策购买。受互联网的影响,农民的购买行为也越来越理性,如果对平台没有信任感,就算价格再便宜,用户也会产生是虚假产品的怀疑态度。
大丰收采取了长跑的做法,不赚快钱,同时提供多维度的产品和服务,为农民提供免费参加农机论坛、沙龙的机会,或者找专家宣讲农业技术、发展趋势等知识,来逐步培养农民的信任感。另外对于农资的特殊性,发展线下试验田,在当地开观摩会,用实际效果来影响农民的选择。原来是线下生态,熟人经济。现在要把熟人经济从线下转到线上,这个过程是最重要的。
另外,据谭泽鑫介绍,大丰收去年曾布局过金融服务业务,但是农业金融比较难以切入,风控体系负责,还需要进一步摸索。在物流方面,大丰收采取了共享式物流,利用县、镇闲置仓库,来进行仓储。因为服务对象为大户,采购量大,可以降低物流成本,这也是农资不做C端采购的原因,物流成本是一笔重要开支。未来随着渠道的发展优化,服务便成为平台竞争的关键所在,目前,大丰收是把服务分成小的事业群来做,最主要核心还是农资。
走向品牌化,把控产品质量
大丰收撮合与自营模式一起发展,对产品质量进行严格把控。“撮合就是走量,自营是做品牌。目前大丰收只做消费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国企的产品,产品把控涉及到老百姓生存问题,需要严格把控。小品牌的话,意义不大,毛利很低并且未来小品牌会被淘汰并购。”
但是品牌并不是那么容易打造,农资产品很长,从上线到农产品卖起来时间很长,再到人们餐桌上,环节很长。而且现在很多产品毛利很低,经过互联网之后不赚钱,现在很多电商做的都是特色化产品。链条太长了,而且农产品上线很难,服务更多。
大丰收发展自营并不是打造自有品牌,而是和厂家进行合作。谭泽鑫表示:“我们现在倾向与和政府厂家合作,比较放心。我们希望给农民的价值定位,我们是一家具有选品能力的公司。比如说平台并不是卖一些通品,是卖一些中高端产品,我们是把控过的。这样的话,对农民来说是有益的。目前大丰收只做了华南市场,下半年将扩展北方市场,同时扩充种子、农机等品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