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时代庆幸,马云“新五通一平”和马化腾“半条命”
马云很忙,也喜欢刷屏,每年都能拿出新理论指点江山。
这一次应该庆幸,马云的“新五通一平”,在专注云计算的云栖大会上,视野却比任何时候都要辽阔。
比视野更珍贵的是姿态,融合的姿态、合作的姿态、开放的姿态。
新金融、新技术、新零售、新制造、新能源,乍听并不入耳,这看起来多像马云常有的“告诫”——比如跟王健林的赌约——拿互联网大棒吓唬传统业者、创业众生。
但,这一次真的应该庆幸,马云没有再说“淘宝不会停下来等你”。
倒不是谦卑或者作秀,郭台铭眼里的“联合国驻杭州办事处主任”,马云不需要刻意为己镀金身。
最好的佐证是搞清楚“新五通一平”是什么,切开来看,要素都很熟悉,金融、技术、能源……并不会因为前缀是“新”而突然无往不利。
总结陈词12345,又绝不是术和论的问题,马云总结能力很棒,也很会堆砌概念,但最该佩服的是他对趋势的把握:势……意味着必须强调、强调、再强调。
这就奇怪了,包括李彦宏、俞永福、马化腾在内,都在谈下一个十年的关键词是AI,马云却在讲一些老套的五个关键词。
真相并不矛盾,AI,是相对于这个十年(2010年开始)的“无线or移动互联”而言,是术,是创新的驱动力量。马云对AI的未来并不否认,不然云栖大会的重点之一也不会定位AI,不然也不会数亿元投资机器人Pepper。
这是另一个角度,商业的角度,要想成为未来的成功者,则要看懂马云的“新五通一平”。
对新零售、新制造、新能源、新技术、新金融的所指,解读文章很多,这里不做赘述。
马云的理论重点在“通”,而不在“新”,不然就改名“五新一平”了。
“通”,即是马云对传统业者、创新创业者的告诫,更是对阿里巴巴、蚂蚁金服等自家业务的耳提面命。
危机感是外界感知的,更是马云给自己的。
过去十年的阿里、蚂蚁,是攻击者、颠覆者,从形象外在到业务内核,大阿里的成功多以绝杀传统业者和创业者的基调出现,有些是资本对垒的残酷,更多是产业升级的必然。
只有把阿里、腾讯擅长的大渠道、大流量、全覆盖、去中心化、成本优化做到极致,才能让互联网技术革命深入人心,才会有今天马云所谓的五新出炉:
电子商务让传统零售感受低效率切肤之痛;互联网金融让传统金融感受渠道变革痛苦;互联网口碑让传统制造业倍感产业品牌升级压力;大数据、云计算、AI、区块链,也让传统能源、传统技术在水电煤之外找到更多的生产新要素和创新驱动力。
这就是互联网,一度是传统实业眼里的敌对势力,在过去十几年完成的历史使命,开始变成万众接受的生产要素。更何况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本质都是金融,电子商务和传统零售本质都是商品流通……
马云“新五通一平”可贵在开放融合姿态,这是面向未来的趋势。
因为淘宝天猫越来越需要品质伙伴的助力,从苹果、小米、格力到富士康、微博,再到网红直播……阿里不单单是售卖平台,而是流量、制造、物流、营销、点评等一整套商业流通需求,这是用户、商家的需求,更是阿里巴巴的需求。
及至蚂蚁金服、阿里云身上,开放对于阿里巴巴显得更加重要,O2O最大的关键在线下商家,云计算在智慧城市、金融升级等各个领域,都不是阿里能独自完成。
卖东西不是马云的终极梦想,也就意味着成功的蛋糕不再是阿里独享。
这种“通”的姿态,当然不是马云的独创,也不是阿里巴巴或者蚂蚁金服独有的产业能力。 马化腾也把“另外半条命交给合作伙伴了”。
“在新时代所带来的风口中,腾讯要做的是搭一个梯子,也就是回归到最核心的平台。”
“这个产业对我们来说已经够大了。我们能做的是给所有产业提供零配件工具,让他们在和移动互联网结合的浪潮中可以飞得更高、飞得更安全。”
我们对这种姿态,心存乐观,心怀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