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4s之后,我为何不再用苹果手机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作为一个混迹数码产品圈的半个老司机,很多人诧异于我为何没有使用科技圈标配的iPhone手机,很多时候这就像在模特圈里不穿大牌服饰一样不可理解。

准确的说我是自iPhone 4s之后,便不再使用iPhone。这之前我使用过的机型包括iPhone 2G,iPhone 3G,iPhone 3GS,iPhone 4,iPhone 4s。

为了避免产生错误的联想和不必要的误解,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我放弃使用iPhone和祭奠乔布斯无关,尽管他去世的时间和我放弃使用iPhone的节点有着某种巧合。

苹果产品散发出的“酷”:让我开始着迷

对于苹果的认知已经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只是记得有一个学计算机的表哥以前在我面前时长提起,跟我讲苹果电脑有多牛逼,自己多么渴望拥有一台云云。直到2003年的时候第一次从他那里接触到了苹果笔记本 PowerBook G4。这款由罗伯·特布鲁涅设计的俗称大飞机的产品,在当时深深的震撼了我,简洁的风格,铝合金的外壳,发光的logo,让我当时无法形容,只是觉得太酷了,我很喜欢。不久他又新添了一部iPod,在当时MP3播放器刚开始流行,但周围仍有众多索尼松下walkman拥趸的时候,ipod新颖的操作体验带给我一种很奇妙的感觉,把玩一会儿就会对它爱不释手,直到后来我也有了一部。所以那时我把酷和苹果等同起来,并开始对苹果产品着迷。

2007年苹果发布了第一代iPhone,而且内置了iPod的功能,相当于买一台iPhone送一台iPod,那之后我一直关注iPhone的信息,整天考虑着要不要入手一部,由于iPhone当时只能使用美国AT&T网络,这一计划暂时搁浅,直到那年夏天我清楚的记得凤凰新闻台滚动的播报了一条消息:一名17岁的美国少年(George Hotz)利用暑假时间成功破解了iPhone,使其可以应用于AT&T之外的移动通信网络。不久8G版本的iPhone降价促销,我迫不及待的让朋友从美国代购了一部。

之后是对于iPhone的欣喜和各种探索,破解,听歌、上网、拍照,甚至一个双指缩放功能都能摆弄一下午,然后泡论坛找各种资源,乐此不疲。由于前期苹果并不支持安装第三方软件,导致可玩性不高,破解所能安装的也是一些不知来源的PXL文件,直到Freeman在2008年推出了Cydia,苹果发布了Appstore,一个民间,一个官方两个平台,推动了应用数量不断增长,新功能新玩法层出不穷,iPhone也越来越受欢迎。

在这个过程中,iPhone也每年发布新品,配置不断提高,促进软件质量的提升,而不断提升的软件质量,也对硬件配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成了一个良性循环。所以那时候的iPhone体验是无与伦比的,而同时期的安卓手机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外观笨重,响应卡顿,界面丑陋。所以iPhone用户根本不会考虑换成安卓手机,那时iPhone水货市场的销量是百万级别的,也是看中了这种机遇,联通为了在与移动的竞争中获得优势,开始引入iPhone借以获得高端用户,不过由于联通版阉割了WiFi模块水货iPhone依然大受欢迎。我在论坛中看到很多像我一样的iPhone爱好者,不过即使从iPhone2g到iPhone4s购买了5代iPhone但其实,花费并不多。因为每当iPhone新品上市之后,上一代iPhone很容易折现,尤其是iPhone4以及之前的手机,在二手机市场有着巨大的需求,那种场景就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人们对家用电器的需求一样,完全处于卖方市场,哪怕带有瑕疵的产品也能迅速出售。

记得iPhone4刚上市的时候,水货市场炒到8000多元,经过前期的积累iPhone的知名度在中国一下子被点燃,甚至连菜场的阿姨都知道了苹果手机的存在,因此那个时候觉得号称改变一切的iPhone确实不算夸张,至少在中国是这样。iPhone4s上市时依然万人空巷,但是这之后我对iPhone的态度有了变化。

逐渐褪去的“酷”光环:安卓加速成长和苹果优势不再

这种变化最直接的导火索就是iPhone的尺寸让我无法接受,我已经无法忍受连续5代手机都定格在可怜的3.5寸上,加上我对iPhone的越狱也渐失兴趣,不再想着摆弄那些新奇的功能,我开始从新审视是否还有坚持iPhone阵营的必要。不过有一点让我很难割舍,就是iOS生态的音乐软件,通过这些软件能很轻易的搞定一支乐队,不过好在还有iPad

当时我曾考虑换成三星galaxy s2 这部手机火到5个月销量就已经突破1000万,不过galaxy S3出来的时候,我觉得不如直接换成S3,当时S3主打鹅卵石的设计,4.8寸的高清显示屏,视力放佛一下子开阔了好多,这让我迅速的转到安卓阵营。

这时安卓的生态已经慢慢跟上来,iPhone上能玩的游戏,安卓手机上同样没有压力,双方的差别已经微乎其微,当然还是源于这个时候三星已经发力追赶,成了苹果最大的竞争对手。

iPhone5上市的时候我曾想转回苹果阵营,那时大陆不是首发市场,我一度跑到香港IFC商店,依然是缺货状态,不过当时合约机是有货,但阻止我购买的显然不是,缺货问题,实际上,在很多地方比如深水埗,随便加1000港币就能拿到现货。但试玩之后除了感到轻之外,对苹果已经增大的屏幕依然觉得太小,无法适应。三星正是在这中间隙不断推出新品大屏手机,放大苹果小屏的“缺点”从galaxy S系列,note系列到Mega 三星在这条道路上不断“碾压”苹果,圈走了很多市场。最终招架不住的苹果推出了大屏手机iPhone6系列,而这恰恰是三星手机开始走下坡路的转折点,一定程度上也印证了三星成功的原因

但iPhone6上市后,我却依然没有打算要购买的倾向,虽然它满足了我对大屏手机的长久的期待,但iPhone在设计上已经变得平庸,凸起的摄像头,难看的白色信号条,庸俗的配色,过低的屏占比,都让我难以提起兴致。在摄像头凸起的问题上苹果首席设计师乔尼-艾维(Jony Ive)在接受《纽约客》杂志采访时称之为“非常务实的优化”。但在相同的困境时,乔布斯显然没有选择妥协,在当时手机普遍9宫格或全键盘时,乔布斯对工程师的要求是“至繁归于至简”只要一个键;对手机的材质的选择上,虽然苹果内部的无线电专家和工程师认为做成金属外壳手机是不可能的,因为无线电波无法穿透金属,但乔布斯坚持用金属机身;在对细节的关注上,员工认为不应该在“细枝末节”上浪费时间,但乔布斯却明白“你能想象一下每天都要看着它是什么感觉吗?这不是个小事,这是我们必须做好的事!”

乔布斯这种偏执的设计理念,甚至开始影响到我,我曾纯粹为了设计购买过华为P6,虽然这款手机做工较差,机器运行卡顿,但丝毫阻挡不了我为设计买单的热情。而现在很多手机在设计上甚至已经超越iPhone,不过好在品控和做工方面iPhone依然领先绝大部分手机。

另外很多实用的硬件提升比如HiFi,高分辨率的屏幕,这些都与苹果绝缘,iOS系统现在依然无法设置第三方软件为默认程序等等,让我觉得用回iPhone已非必要,事实上我觉得安卓已经很好用,并且我常使用的功能也就屈指可数的邮件、新闻、办公、通讯等几个软件,因此大部分手机基本都能满足我的要求,那我何不在选择更多的安卓中去寻找呢,甚至连黑莓都已经推出基于安卓的Priv,我还有什么理由放弃安卓呢?

结语:

苹果依然很优秀,却很难再说伟大,乔布斯式的苹果注定只是一抹绚烂的烟花,绽放于很多人记忆的夜空,虽美丽但并不长久,库克领导下的苹果正在回归为一个正常的商业公司,

生活总会归于平淡,但我仍然时长怀念初次体验PowerBook G4、iPod的那份审美觉醒。

注:只是我的故事,不代表其他人的观点。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