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转型成功者,为什么赢的总是苏宁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许多企业正遇到经营难题。此时,也常常能看到优秀公司的逆周期布局,用苏宁控股董事长张近东的话说是“无限风光在险峰”。

互联网时代,我们见证过太多的明星公司的快速成长,然而有多少高速成长的企业能承受一次环境大变革?

转型是需要经历阵痛的,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市场环境,在一个时代成功,有可能是时势造英雄,能安然度过几个时代,或许更值得尊敬。

这一点,百年老店们或许能给我们一起启示。

另外,中国改革开放浪潮中成长起来的企业同样值得尊敬,连续的变革浪潮,意味着企业需要更高的适应成本。

近日,喻拓在看一本关于企业转型的书《从+互联网到互联网+,苏宁为什么能赢》,讲的也是苏宁成长的历史,也是变革的历史,分享给大家,或许对各位朋友的2016年有所帮助。

转型的时机选择

如上文所言,转型是痛苦的,有可能需要经历长时间的挣扎。企业大转型通常面临两种选择,痛苦的转型并活下来,痛苦的转型并死去。

转型的企业千千万,转型的姿势各有不同,转型时机的选择尤为重要。转型不是垂死挣扎,而是适应大形势,以求企业有更好的发展蓝图。不同企业的转型选择,结果都会是不同的。

在苏宁25年发展历程中,经历多次大环境变革浪潮,企业也经历过许多次的变革,先分享苏宁的2次代表性转型。

受益于社会大环境,苏宁的创业早期阶段也算发展迅猛,创业九年后,空调行业出现一个挑战,供求关系变化导致上游渠道策略的调整,苏宁的第一次重大转型也发生于此时。

彼时,中国家电消费进入普及阶段,市场规模迅速放大,但行业利润却大幅下降。这种情况下,经过分析和思考,苏宁董事长张近东决定放弃批发业务,全面转型零售,要知道这部分业务一年可是有5亿美元。

尽管这个决定遭到公司部分中层的反对,但是张近东认为中国家电消费将进入零售阶段,坚持批发业务就会激化与供应商的矛盾,致使苏宁失去全面转型零售的机会。

此后的10年,中国连锁零售行业快速发展,这期间苏宁也强势干趴竞争对手,最终成为国内最大的商业零售企业。当外界认为苏宁尚可以喘几口气的时候,电商来了。

成功登顶的苏宁毅然决然再度启程,开启苏宁式的电商时代,通过真刀真枪的厮杀,苏宁易购很快做到中国前三的电商零售平台。这时候,苏宁线下零售全国第一,线上零售综合前三。

2013年,苏宁提出O2O模式,要顺应大趋势,线下线上融合,推出“一体两翼互联网战略蓝图”。新的O2O战略蓝图里,苏宁重新调整组织架构,并提出“双线同价”,迎接新的挑战。

常规来讲,企业的转型总是出现在严重下滑时期,垂死挣扎。从时间点来讲,苏宁的几次重大转型都选在企业的阶段巅峰时期,给自己找不痛快。

企业在高速发展阶段选择转型,其实对掌舵人要求非常高,要求掌舵人有非常敏锐的趋势判断,并有再上路的创业精神。高速成长期选择转型,除了阵痛,还是会有一些好处的,至少转型的资本更为丰厚。

转型的力度与深度

多少年来,各行各业有无数的企业在尝试转型,转型成功者更是少之又少,更多的还是成为市场的炮灰。转型成功的因素有很多,失败的缘由却似曾相似,除转型时机外,转型力度同样重要。

转型过程中,总会有新旧碰撞,企业员工在没有看到新的局面前,很有可能会对新方向产生抵触感,不确定因素增强。如此,由上至下的转型力度不够,转型新政策便执行不下去。

多次处于变革浪潮中的苏宁便深知此中厉害,几次重大转型都是强有力且彻底。第一次大转型中,部分公司员工对张近东的做法不认可,不愿舍弃每年5亿美元的收入。彼时,张近东董事长强势下令,不转型的人,立马卷铺盖走人。转型,往往是决定企业生死存亡,由不得半点含糊,时间不会等人。

另外,苏宁推行O2O战略时,转型过程中执行同样彻底。首先是破除组织壁垒,再造组织架构,实现双线渠道的全面融合、资源的全面共享、成本的统一核算;二是破除价格壁垒,从6月开始实现“双线同价”;三是破除体验壁垒,将原先纯粹销售功能的店面,升级为集展示、体验、物流、售后服务、社交休闲、市场推广为一体的新型互联网化门店,如全店开通免费WIFI、实行全产品的电子价签、布设多媒体的电子货架,利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收集分析各种消费行为,推进实体零售进入大数据时代。

在线上线下大好局势下,苏宁看准未来零售行业发展大趋势,进一步推动苏宁走向线上线下大融合,推动企业先一步跨入互联网+时代。

不过,此次转型看着很美,实则是动一发而牵全身,转的好是完美融合线上线下,转不好就是线上线下自相残杀。

苏宁的转型是成功的,这一点无人质疑。一次次的战略转型,苏宁的格局也随之扩容。

有人曾说过,越来越多的老牌企业转型失败,究其原因在于职业经理人团队很难带领企业进行彻底的重大转型。

相比企业创始人,职业经理人更爱惜的是短期内可控的收益,不愿承担转型失败所带来的巨大失败。在这点上我们看到苏宁团队的努力,苏宁是为数不多25年来团队一直很稳定的巨头。

即使在互联网大潮下,苏宁也没有外聘高管,而是原来团队自己学习,边干边摸索,硬是创出了一条互联网转型之路,这样团队的学习能力让人觉得恐怖。

创业不易,转型更不易。

转型还活得滋润更是难上加难,向这些老牌的巨头致敬。未来中国必定会出现更多像华为中兴、苏宁等这样的全球品牌企业,通过不断自我调整,适应多变的市场环境。

喻拓的最新文章可以在百度百家、搜狐新闻客户端、凤凰新闻客户端、一点资讯今日头条、界面、网易新闻客户端等媒体网站同步阅读。

喻拓的微信公众号:yutuoorg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