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读懂亚洲“硅谷”地图
中国互联网创新正在引领世界潮流。
在两次赴中国”硅谷”中关村之后,11月2日李克强总理走出国门,来到了韩国版的“中关村”:京畿道创造经济革新中心。该中心位于被称为“韩国硅谷”的盆唐区板桥“科技谷产业园区”,是韩国总统朴槿惠上任后发展“创新经济”的产物,是韩国的“经济引擎”之一,三星、LG等多家韩国著名大企业的总部都在这里。在工厂数、国际交易规模、大企业数等指标上,京畿道均为韩国第一。这里也是韩国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助推器”。
创新创业已经成为国际潮流。也许世界各国不一定都有一条自己的“中关村”,但肯定都会有一片正在建设或者是已经建设好的“硅谷”。下面,本文将以亚洲各个国家和地区为例,列举出那些正在蓬勃发展的创新创业“硅谷”:
中国
中关村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第一个“国家级”人才特区,是我国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田,也被誉为“中国的硅谷”。
中关村科技园区前身为1988年5月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中关村是我国科教智力和人才资源最为密集的区域,拥有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代表的高等院校近41所,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所属院所为代表的国家(市)科研院所206家;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67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7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8个;大学科技园26家,留学人员创业园34家。
中国香港
香港大埔白石角位于新界中心,这里的填海工程引人注目,香港科学园正在进行为期15年的建园计划。许多深具实力的世界知名科技企业,都注视着香港科学园的一步步兴起。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假以时日,科学园有可能发展成香港未来的硅谷。
香港科学园被视为香港走向创新科技中心的一个里程碑,这是特区政府锐意发展创新科技的主要项目。科学园面向电子、信息科技、生物科技及精密工程四种主要科技行业,将采取有力措施促进研究成果转化。为香港建立更稳健的经济体系,扶持在21世纪全球市场中具有竞争力的世界级科技企业。科学园与数码港的不同在于,科学园主要培育、发展以香港为基地的世界级科技企业群体,将成为创新科技人才的聚集地;而数码港主要发展信息科技。
中国台湾
矽谷所在的新竹科学工业园区位于台湾岛西北的新竹县、市交界处,离台北70公里路程。借助于政策引导的台湾电子信息制造产业,在全球电子信息制造业中,拥有全球80%的电脑主板、全球80%的图形芯片、全球70%的笔记本电脑、全球65%的微芯片、全球95%的扫描仪。新竹是政府规划下建立的科技园区,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制定了产业、税收、资金等整套政策促进园区发展。
自1980年创立以来,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前后经过3期开发建设,逐步形成积体电路、电脑及周边、通讯、光电、精密机械、生物技术等六大产业,成为台湾的高科技基地,为台湾产业的升级作出了巨大贡献,被称为“会下金蛋的母鸡”。目前,园区共有高科技公司300家左右,园区从业人员有10.28万多人。
新加坡氛围特别适合于创业,政府对创业给予补贴和税收减免,热情也很高涨。通过新加坡可以快捷地进入即将到来东南亚的科技市场。在新加坡创业的企业家享受一系列政府扶持。创业者每从投资者获得1.5万美元风险投资,新加坡政府机构将再提供8.5万美元。而且,在这些风险投资中有一半的资金来自政府。
在过去的五年里,新加坡国家研究基金以补贴的形式往刚起步的初创公司注入了1.67亿美元,受到这类扶持的公司有TreeBox(手机安全)和iCarsClub(拼车)。这仅仅是政府支持正在兴起的科技产业的最直接最明显的方式。其他机构则联合起来建立了一个创新工厂,以廉价的租金为初创公司提供办公场所。
日本
日本茨城县筑波市是日本科学城,也被誉为日本的“硅谷”。据统计,早在2003年度在筑波市的研究机关从事两周以上研究工作的外国人研究者及留学生,首次超过4000人大关。其中,中国人研究者及留学生高达1228人,约占外国人学者的25%,在筑波独占鳌头。
总面积达28400公顷的“筑波研究学园都市”还是日本著名的大学城,也是日本最大的研究开发基地,内有国立教育、研究机构46所,研究及辅助人员13000名,这些人员用去日本整个国立研究机构人事费的40%。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人口只有16万的小城市中,到2003年底外国人达6596人,其中中国人有2146人。这其中大部分为在筑波各研究机构工作的中国科技人员和他们的家属及在比邻的筑波大学学习和工作的中国留学人员及家属等,这些中国人在日本“硅谷”筑波,组成了一个富有特色的中国人群体。
韩国
韩国板桥科技谷园区的实验室有1.98万平方米,分布在三座高度不同的建筑里。其中东楼是网络实验室,设置了特别的单元、布局和机械支持系统,包括屋顶排气装置。
这些建筑以多个前庭和透明的走道连接,为研究者之间的交流创造了条件,有助于实现学科间的创意互动。“头脑风暴”的到来无疑将增加研究成果的产出。研发中心的中庭被称作“社区论坛”,研究者和商业人士可在这个公共空间里汇聚一堂,原先单独的想法将被传递出来,并有望变成现实。此外,位于韩国中部忠清南道大田附近的韩国大德科技园(Daedeok Valley)也被誉为韩国的硅谷。
俄罗斯
位于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市郊的斯科尔科沃创新中心被称为俄罗斯“硅谷”,是俄政府2010年确定的俄国家级高新技术孕育基地。据了解,承担斯科尔科沃创新中心主要功能的建筑群到今年年底才能基本建设完成,到2020年斯科尔科沃创新生态城计划总建筑面积将达到250万平方米,为入驻科技园的企业提供实验室、工作和居住场所。
斯科尔科沃科学技术大学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参与创立,将有15个研究中心,200余名教授和1200名学生。对于企业,创新中心提供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比如这里的企业为研究人员收入缴纳的税款最多不超过其工资的14%,而俄罗斯的平均水平可达30%。园区优先发展的项目将无偿获得土地使用权,园区内创新企业还将享受长期的税收和海关优惠政策。现在已经入驻园区的约60家创业企业拥有外国创始人。去年全年,该中心申请知识产权总计1000余项。
印度
班加罗尔是印度南部城市,卡纳塔克邦的首府,印度第三大城市,人口约850万人。印度在1947年独立以后,班加罗尔发展成重工业的中心。高科技公司在班加罗尔的成功建立使其成为印度信息科技的中心,被誉为“亚洲的硅谷”。
迄今为止,在印度“硅谷”创立的高科技企业达到4500家,其中1000多家有外资参与。班加罗尔已成为全球第5大信息科技中心,被IT业内人士认为已经具备了向美国硅谷挑战的实力。这里不仅有印度知名的印孚瑟斯公司,还创造了“印度的比尔·盖茨”——该国首富普雷吉姆。
马来西亚
“多媒体超级走廓”计划是马来西亚第七个五年计划(1996~2000年)的优先发展项目,于1996年8月正式实施。它是马来西亚政府为迎接新世纪信息 革命挑战,实现产业结构升级而作出的重大决策。作为一项跨世纪宏大工程,预计2020年全面完成。根据设计,“多媒体超级走廊”主要面向计算机、多媒体、 IT及相关产业,为引领马来西亚全面进入信息经济时代作开路先锋。
近年来,马来西亚政府致力于信息技术和多媒体产业的发展,虽然亚洲金融风暴使马来西亚经济受到严重冲击,迫使该国政府推迟了数项大型发展计划的实施,但作 为信息产业核心的“多媒体超级走廊”(Multimedia Super Corridor,简称MSC)计划非但未受影响,而且进展迅速。
越南
被称为“亚洲新小虎”的越南在科技产业已经推出了雄心勃勃的“硅谷计划”,旨在摆脱电子元器件制造国的身份,转变为全球数字经济的主要参与者。该项目得到了越南科技部的大力支持,将助力该国打造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公司,最终将胡志明市、岘港等城市建设为科技中心。
“硅谷计划”所搭建的创业生态环境条理清晰,从为创业者提供项目,帮助他们形成创意,到建立企业加速器,一应俱全。越南科技部为该计划投入了300万美元(约合1819万元人民币),每年还将为创业公司的科技应用投入5000万美元(约合3亿元人民币)。此外,他们还会拨款1亿美元(约合6亿元人民币)与世界银行合作,开发科技产业项目。
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也在发展自己的“硅谷”,尤其是移动设备游戏软件业的快速发展将完全改变这个国家的信息技术行业。巴基斯坦首都拉合尔是个以历史和文化闻名的古城,但如今新一代的移动游戏程序开发者正把硅谷的气氛带到这里。
巴基斯坦的信息产业已经产生28亿美元的产值,而领导者和参与者全部是新一代年轻人。在巴基斯坦的硅谷,产业主要集中在移动设备的游戏应用软件,最成功的是2006年成立的M indstorm Studios。对巴基斯坦硅谷而言,最大的威胁就是不稳定的电力供应,这是制约巴基斯坦整体经济发展的问题,很多公司通过安装太阳能光电板来解决,这一点也跟加州的硅谷遥相呼应。
以色列
在中东这个充满动荡与神秘色彩的地方,以色列无疑是其中尤为引人瞩目的国家。以色列面积大约为北京市的1.5倍,人口约830万,但这个小国不仅在阿拉伯人的包围下顽强地生存了下来,还创造出了无数具有巨大影响力的科技公司。在这个国家,平均每2000人中就有一个人在创业,科技创业公司的数量仅次于美国,被誉为“中东硅谷”。
年过七十的约西•瓦迪被称为“以色列科技创业之父”,他不仅是以色列第一批发展高新技术的企业家,也是著名的天使投资人。在他40多年的投资生涯中,成功投资了超过80家高科技企业,涉及软件、能源、网络、手机、电光技术以及水科技应用等领域,其中有不少于5家企业成功上市,而更多的投资项目则被全球科技巨头如微软、思科、雅虎等公司收购。
土耳其
在土耳其,创新创业精神正在培育出大量新创企业和小型企业,尤其是在不断成长的科技市场,这已被看作是就业率稳定和实现持续增长的关键因素。土耳其的技术优势正在得到全球范围内的认可,土耳其新创建的伊斯坦布尔科技园被誉为“下一个硅谷”。
伊斯坦布尔科技园依托于伊斯坦布尔科技大学,成立于1773年。在伊市有5个校区,下设12个学院、5个研究所、2个高等教育培训学院。随着土耳其国防工业的增长,新的研发中心伊斯坦布尔科技园计划打造成为欧洲最好的国防技术基地之一。 待园区完全建成后,有关国防、航空航天、生物技术、纳米技术、海洋技术和其他高科技分支的研究将会在伊斯坦布尔科技园进行。
埃及
在过去的数年中,埃及首都开罗郊区出现了十几个科技开发区,发挥着培育创新科技企业的孵化器作用。埃及在再生能源、医疗保健和农业等各个领域面临重大挑战,而政府却没有能力予以解决,这恰恰给青年人创业提供了大量机会。
比如,有一个叫“6号公寓实验室”的风投公司,按照美国硅谷的模式运营,专门资助从事清洁能源、信息技术研究的初创公司。投资方不但提供免费的办公室、商业咨询和合作伙伴信息,还直接注资。“6号公寓实验室”创始人艾哈迈德·阿勒菲在美国投资技术和媒体创新企业攒下了财富,如今回到埃及后,已经在当地30多家企业注入资金。他的目标不是简单模仿硅谷,而是要走出有埃及特色的创新之路。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为易观互联网+研究院研究员李雷,微信:易观李雷,yiguanlil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