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Bot 转型:一个 OBD 团队的车联网历程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原文链接: http://geekcar.com/archives/30737

AutoBot 又发布新产品了,这次是行车记录仪。

这个一开始从 OBD 切入车载智能硬件的团队,看起来已经和 OBD 渐行渐远了。

从 OBD 到行车记录仪

要搞清楚他们的思路,我们或许可以从产品的研发历程(按时间顺序)入手看出一些趋势:

1.AutoBot Pro :具有 OBD 功能的「智能迹录仪」;

2.AutoBot mini :功能较前代简单,售价也更低的 OBD 产品;

3. 车车智能套件(包括手机支架和魔棒车充) :手机支架和智能车充,可以记录轨迹,电子狗等功能;

4.AutoBot eye 行车记录仪  :行车记录仪,配合魔棒车充可以实现生成路书、停车安防、寻车等功能,后续还会发布利用太阳能供电的版本。行车记录仪将会用于用户的路况、行车轨迹分享,形成一个以内容为核心的用户社群(当然前提是用户量够大,算是后话)。

他们原本计划在行车记录仪中加入 ADAS 功能,由于目前的技术局限,不得不放弃,这也导致了行车记录仪整整研发了一年的时间。

具体原因主要是由于行车记录仪和 ADAS 对于硬件的要求有矛盾。行车记录仪需要拍摄尽可能宽的视角,但 ADAS 则需要对于车两边范围内的物体拍的尽量远,目前来看只有 4K 以上分辨率的摄像头才能较好的同时完成这两种不同需求。这对技术、成本、时间等因素的要求很高。

在和 AutoBot 的蔡亮聊天时他说,目前他们的重心是 3、4 这两个产品以及之后对于这条产品线的扩充,之前的 OBD 则逐渐将被弱化。也就是说,他们的产品重心正在逐渐转移,产品越来越贴近普通用户了。

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说 OBD 的功能有那么不接地气,只是实现形式实在是值得商榷。而利用智能车充,加上一个 App,现在的产品组合也能实现 OBD 的某些功能。至于那些需要读取车辆数据的功能,事实证明这只是「被刚需」了。

AutoBot 的产品逻辑

在豪华车上,上面提到的很多功能都已经实现了前装,但很多存量车以及中低端车却并没有类似行车记录、ADAS 等功能。AutoBot 的目标用户就是这群车主。

不过对于用户在车内的使用场景,AutoBot 和其他硬件团队的理解不太一样。他们认为   手机还是核心  ,硬件都是围绕手机产生价值。

在他们看来,虽然现在 HUD、后装车机甚至智能后视镜等硬件都想做车内交互中枢,但是用户体验仍然有很大不足,目前用户在车内使用最多的还是手机。所以,他们选择围绕手机进行硬件研发,实现更多功能。

他们的全部硬件产品,都可以通过和同一个 App 连接,来实现智能化的功能。同时,iBeacon 也被他们反复提及。通过这个近场通讯技术,这些硬件能够自动在一定范围内推送信息到用户手机上。

而在这个逻辑中,看起来很没有科技含量的支架成了让手机获得更好用户体验的一个载体或者说基础。所以,看他们的产品顺序就可以发现,在做了两款 OBD 之后,他们选择的下一个产品是让人有点意外的手机支架。

另外不能否认的是 AutoBot 对于设计的重视。客观的说,这几款产品在「颜值」上是要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至少好看是我买东西的首要条件),这也算是利用设计驱动因素增加竞争力的案例。

OBD 行业的转型?

从 OBD 到行车记录仪,AutoBot 其实最大的改变在于产品思路。

在去年,由腾讯路宝「领衔」,国内很多硬件创业团队都选择从这个点切入市场,看起来是「热火朝天」。时间证明,这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对于 C 端用户, OBD 的「鸡肋」属性始终得不到改变。

而 AutoBot 的改变,其实也可以说明,整个 OBD 行业正在经历一个转型期。

除了类似于元征、速锐得等拥有稳定 B 端用户的 OBD「巨头」之外,很多主打 C 端用户的企业都选择了不同的玩法和模式。那些坚守 OBD 的团队,有些选择用类似于返利等模式,增加用户黏度,继续进行数据采集开发(个人并不看好);也有开始转型面向 B 端进行车队管理等业务扩展的。

大家都意识到了 OBD 的硬伤(单纯的提供车况检测,实现难度大并且存在感较低,属于低频需求),因此转型也是必然的。而像 AutoBot 这种转型做其他产品的,则有点「战略放弃」的意味。

但是,这也并不能说之前做 OBD 就是错的。在那个大潮里,入场者都获得了比别的领域高若干倍的关注度。试想一下,如果 AutoBot 在一开始就选择做行车记录仪,恐怕很难被广泛注意到。同样的,腾讯、博泰这样的公司,其实也都获得了 OBD 火热带来的关注度利好。

现在看来,OBD 更像是一个合理的切入点。在对它趋之若鹜之后,很多人都对「车联网」三个字有了更理性的认识。

————————————————————

原创声明:本文为GeekCar原创作品,转载时请注明“转自GeekCar”及原文链接。

微信号:GeekCar,汽车科技新媒体,专注于智能汽车、车联网、新能源等前沿科技与产品。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