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击”治疗网瘾是个伪命题,但改善VR晕动或许可行
前段时间杨永信和他的网戒中心因为一篇《杨永信,一个恶魔还在逍遥法外》而重新回到了媒体和人们的视线中,并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了广泛关注,甚至有人还调侃几年后暴磁步兵杨永信就要把业务扩展到戒VR上。
虽然电击治疗网瘾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伪命题,但未来“电击”或许真的会和VR联系在一起。不是用来戒什么瘾,而是用来攻克VR晕动症这个难题。
流电前庭刺激和VR
8月底在日本CEDEC2016上,主办方专门开设了一个名为VR NOW!的环节,以介绍VR相关的技术及Demo展示。大阪大学准教授安藤英由树、青山一真、樋口大贵三人在现场展示了基于流电前庭刺激的VR防晕技术。
首先我们来从技术层面解释一下,流电前庭刺激是通过微电流对人内耳深处的前庭系统进行刺激,使大脑产生加速度、角速度感。这项技术早前被用于治疗飞行员的眩晕症、培训宇航员。而与VR设备相结合则有助于结局VR使用过程中感官信息不一致所导致的眩晕问题。
实际上今年3月份的时候,三星的项目研发实验室C-Lab也曾公开过一款研发中的耳机——Entrim 4D。这款耳机被形容为VR的动作感应耳机,耳机内置的电极会让你与VR预编程的动态数据交互,并随屏幕内容做出生理反应。
不过三星方面并没公布Entrim 4D具体的上市时间,之后也没有任何形式的用户测试报告。
现场展示效果喜忧参半
回到CEDEC2016上的展示部分,大阪大学准教授们的展示和刚刚提到的Entrim 4D是相同的原理。参加现场体验之前用户必须在一份同意书上签字,然后在耳后、面颊处贴上心电图用的电极。现场体验的VR内容是过山车,前半段电极不同电,后半段用户按下按钮通电并比较通电前后体感上的差距。
在这个VR体验中,过山车的内容会让用户产生实际并不存在重力感(因为这一感觉仅来自视觉,其他感官均没有发出信号,这种感官信息不一致就导致用户感到晕眩)。而微电流则通过刺激前庭系统使大脑产生体感上的错觉,从而与视觉感受向匹配,并最终缓解用户的晕眩问题。
不过事实似乎并不如假设般顺利。从用户体验的反馈情况来看,电流接通之后面部下半部分有麻痹感、口腔中还有咸酸感,这些感觉非常强烈,以至于让人忽视了电流接通前后对于VR晕眩情况的对比。
好消息是在用户摘下头盔接通电源的情况下,身体确实会因为微电流刺激做出不自主的转向动作。
CEDEC2016展示现场的实验在证明了“流电前庭刺激”确实有效的同时,也印证了部分专家对于这项技术在VR领域应用上的担心。虽然流电前庭刺激技术已有多年积累,但对于VR使用者平衡感的控制精确度还需要完善。Entrim 4D能否将这一技术完善至消费者层面,则会是最近也是最好的参考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