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与大众点评合并,能影射下一个互联网金融巨头?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今年以来发生在互联网行业的某个细分领域第一第二名之间的合并已经成为了家常便饭,至于合并的理由,最直接的解释是带来了更大的市场性垄断,并且这种垄断是直接迎合了资本方的某种需求:因为行业第一第二之间已然获得了相差不甚很多的市场份额,继续烧钱抢市场已经没有必要,如果继续烧钱,那么只会是两败徒伤,不如握手言和,达成一个合适的契约,这样可以在保存原有的产品和团队前提下继续保持市场地位,同时还可以防止第三者上位。

而之前不论是滴滴快的的合并,58同城赶集网之间的合并以及还是优酷土豆的合并,加上这次美团大众点评之间的合作,其实都是互联网细分行业排名靠前的平台之间的一种战略选择。因为目前业务领域还是比较细分,难以形成集团化的产业布局,因此继续烧钱抢占某一两个细分领域其实已然没有必要,还不如握手言和。

这种模式和BAT目前的全领域布局模式是不一样的。虽说BAT最开始也是从几个细分领域做起,但是彼时互联网产业的空间和潜力还很大,都还处在抢占各个细分板块的阶段,而随着产业布局开始多元化之后,这些巨头之间才逐步出现了交集,在电商、社交、搜索、金融、物流等行业产生了较为激烈的竞争。

放在早几年之前,最为明显的特征是哪几种创业模式一旦具备成为某种风口的趋势,那么这些相关的公司就会立马获得互联网巨头的融资或者是入股需求,不单单是风投公司介入了,还有可能被收购成为巨头麾下的某一个业务板块。

那么,影射到如今如火如荼的互联网金融产业,有没有可能出现这种频繁的合并呢?首先,不排除这种可能性,但是从目前的发展格局来看,由于互联网金融产业短期内还难以形成泾渭分明的行业排名第一第二的这种细分行业模式,而主要是一些巨头主导的互联网金融产业集团,如平安系的陆金所,以及蚂蚁金服京东金融等,所以这种非此即彼的态势在互联网金融产业内短期内还难以达到。目前更像是BAT经历的那个第一阶段,就是大家都在忙着抢占市场,抢占用户,因此只有在达到了第二个阶段之后,随着行业各平台之间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梯队之后,这种合并性质的“纵横捭阖”也就难免了。

目前互联网金融主流的模式为在线理财、支付、电商小贷、P2P众筹、征信等,某些综合性的金融服务平台则是同时具备了上述几个或者是全部的业务领域,并且利用原先互联网巨头的行业地位和技术、数据、平台资源基础,进行综合性的业务推进;这种模式中的互联网金融业务,其实较难出现类似于美团与大众点评的合并,因为这些平台的互联网金融业务基本上都是自营的,而且也是由平台自营的电商、社交等核心资源延伸出来的金融属性,因此具有很好的发展梯次和沿袭性,不太可能轻易开放给其他合作方,或者是进行业务合并。

而除了这些综合性的具有巨头背景的金融服务集团之外,还有为数众多的民间、第三方的P2P、众筹以及在线理财网站,其实理论上而言是可以出现市场份额较大的前几名,并且也具有合并的可能性。只不过在互联网金融这个行业,虽然互联网以用户体验和低门槛以及场景化嵌入彻底改变了传统金融的业务运作逻辑,但是本质上还是金融服务,需要建立在与传统金融具有一定类似性的风控和合规管理手段之上(除了阿里、京东这样的可以依托于自身电商大数据进行征信以外)。而建立在一定程度上的严谨的后台风控与业务流程,加上目前互联网金融面对的各种复杂的行业性特征和细分投融资服务需求的特点,就决定了这个产业很难马上就出现一两个强势的平台之间进行整合、合并。

也许最有可能出现平台之间的合并的就是P2P行业了,这段时间也一直有排名前二十的平台继续获得风投融资,并且继续烧钱圈市场。不过,目前P2P行业即便是排名前几十的平台,除了个别特别大型的之外,其他的平台在整个行业中所占比重仍旧不是特别高。也就是说目前P2P行业更多的表现为一盘散沙,而且各个平台之间在风控、业务、市场方面的差异性也还蛮大。

平安陆金所此前提出了“人民公社”的概念,就是利用平安集团综合性风控、技术、征信和运营方面的经验来对接各种P2P平台,为其提供一个全面的账户、风控、运营和市场推广服务,据说目前已有近百家平台等待接入。这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了合并的困难性,因为各家平台之间差异性太大,而且缺乏足够有影响力的大平台,况且现在又处在经济周期的下滑期,连很多银行贷款不良率都开始大幅攀升,这个时候合并就有可能带来尾大不掉的不良,因此对于互联网金融行业而言,标准型还有待统一,更多的是差异化的合作,而合并恐怕短时间难以出现在互联网金融公司之间。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