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六法之战略:创新只关乎需求,执行只关乎逻辑

创业六法之战略:创新只关乎需求,执行只关乎逻辑

作为苹果20年的粉丝,我最近还不得不纠正人们很多错误的观点。比如,乔布斯在世的时候一直是被质疑的;iPhone手机从来没有停止过唱衰;苹果的创新方式到现在都没有得到普遍认可(当然做到了普遍“被抄袭”)等等。

为什么要说这些呢?说因为我发现很多创业者误解了创新的本质。他们被媒体带偏了,便一心想着颠覆,想着“创新”。完全忽略了前辈们说的,创新不是与众不同,创新没有秘密,也没有捷径。

今天思达派(Startup-Partner.com)总小编就简单分析一下,为啥创新并不是高大上的事儿,为啥创新不需要“颠覆”。根据标题,分两部分:

1、创新只关乎需求。

好多创业者看了苹果改变了世界,就想改变汽车、自行车、可穿戴、智能家居。但是问题在于,同学,你知道人家这些行业有哪些真正的痛点、需求吗?你知道这些痛点首先要能解决核心问题吗?

有的小伙伴,彻底“改造”了自行车,好看了,拉风了,唯一的问题是,骑起来并不爽,也不快,没能满足用户基本需求的酷,变成了小众的玩物,然后销声匿迹。

有的小伙伴,要改造医疗行业,想把医疗一对一,什么个性化,最后医疗行业还在,颠覆者不见了。

还有的小伙伴,看到有人说“银发经济”万亿产值,就想用互联网颠覆,赚老人的钱,进入以后才发现,连一个可以规模化的需求都没有把握准,只好黯然离场。

这些创业者,要么为了赚钱,要么为了“颠覆”,唯独没有想明白用户真实的需求在哪里?用户的痛点在哪里?解决了真实需求,无论颠覆与否,都会成功;否则,就算给你100亿美元也没有什么卵用。

自行车有痛点吗?小伙伴们提需求了吗?你创造力小伙伴爱不释手的需求了吗?

医疗当然有很多痛点,也有很多需求,你真的解决这些需求了吗?你确认你解决了这些需求吗?

至于智能硬件,说实话,好多东西用起来比传统的产品复杂多了。

如果解决了需求,就算没任何颠覆,最后用户也会蜂拥而至。朝外菜市场、三源里菜市场没有什么颠覆,但是去买过菜就知道为什么你想要一个那样的菜市场。

至于言必称颠覆的媒体,其实大多数时候都在用虚张声势来博眼球,因为流量对他们来说,比“正确”重要多了。读者看看可以,如果你也不假思索的就相信了颠覆式创新,就等于“自己走进坑,修行在个人”了。

2、执行只关乎逻辑。

创新一定需要技术吗?也不一定。但是我们可以简单的把产品分成几个部分:有形的物质、专利技术(知识)、以及组合的方式。第一点谁都有,竞争力就在第二点和第三点上。

在知识含量方面,很多创业者都主动投降(有技术含量的创业者也不会活跃在创投媒体圈);在组合方式上,也鲜见特别优秀的产品组合。

从这个维度看中国创业热潮,似乎就非常奇怪了。如果从执行层面来分析创新,就会发现中国没有什么创新。那么中国创业者的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呢?

我的理解是:“借鉴”和“快”。就是借鉴了国外的新产品快速复制,然后用钱砸开一条出路。

如果这样的话,第二点似乎都没有继续分析的必要,因为没有了1,就没有2。但为了文章的完整性,我还是继续说完这个话题吧。

具体落地执行的时候,其胜败和创业者的愿望(愿力)无关,和团队高管无关,和整个团队以及内外部环境都无关。真正正相关的,是执行的逻辑。

从0到1到100到100000再到更多,环环相扣中,逻辑上是否成立?那种“只要今年完成100万用户后续就都成立”的不过脑子的战略部署,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引发一系列的新问题。

执行甚至和行业惯例也没关系,别人分成8步解决的问题,你3步就能解决了,只要逻辑成立,那它就是创新的解决方案。但是,如果逻辑上没有想清楚,没有任何人看到都能理解并且信赖的解决方案,寄希望于别人把问题解决是不现实的。

我一直是“锤子黑”。但罗永浩最近说了一句很有逻辑的话,让我刮目相看。他意识到“所有项目不得不串行而不是并行的时候,任何一个时间点上的延误,都会导致后续的产品顺延”。我觉得他终于开始落地做事、思考逻辑了(虽然手机行业已经没有机会了)。

简单的总结一下吧:每个人都能想像到10年以后的美好世界,但很少有人能做好眼下的工作。这就是现实。希望所有的创业者一起共勉。

思达派(Startup-Partner.com)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链接及出处。本文作者总小编,联系请戳lizhigang@startup-partner.com

本文被转载2次

首发媒体 百度百家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大学生创新创业创业者的需求创业者需求创业需求创业逻辑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