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概股回归潮起市场承受得住么
最近有关中国概念股回归A股的信息不断,首先是分众宣布回归A股,再接着陌陌宣布闪电退市,未来的走向被猜测为回归A股市场。中国的资本市场,正由于中国概念股的回归而掀起一场互联网+热潮。但是冷静地想一想,是否中国概念股的回归就对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发展一定全是好的方面?
曾经的中国概念股都在海外上市,被称为是两头在外的模式,他们的风险投资资本来源于海外,而上市的地点也在海外,这使得互联网公司海外上市变得顺理成章,因为他们的投资资本最初都是美元,而国内法律的限制也使得海外上市变成了无奈的选择。而对于一家上市公司而言,选择的上市目的地最好是贴近于自己主要市场的资本市场,本身游离于海外的资本市场就不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今年以来的牛市,让在国内上市的互联网公司充分享受了牛市带来的红利。全通教育(115.80,-5.200,-4.30%)和暴风科技(0.00,0.000,0.00%)一度暴涨被网友戏称为“妖股”,伴随着人们看不懂的眼光冲击了多个涨停。相比之下海外上市的互联网公司就落寞了很多,一方面海外上市的审批严格,需要付出大量的成本来维持上市地位,而由于中国和海外的互联网公司商业模式无法完全对比。因此,中国概念股公司都觉得自己的估值被低估,无法享受到国内的资本市场红利。既能够获得更高的资本市场估值,又能够在国内扩大自己公司和产品的品牌效应,无怪乎企业都希望回归A股市场。
今年以来,互联网公司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政府提出了互联网+的国家战略并且制定了实施方案,甚至提出鼓励没有盈利的互联网公司在境内上市,这使得回归中国资本市场成为了一个时髦的选择。另外一个方面也可能使得争先在国内上市成为打击竞争对手的方式,回顾滴滴和快的夺人心魄的补贴大战,乐视和小米所谓的不断撕逼的大战,背后是互联网公司日益激烈的竞争。
而政府所希望的互联网+是依靠互联网来提升传统产业的效率,是希望能源互联网和工业互联网这些概念能够逐渐落地,是希望大数据、云计算这些概念能够发挥更大的对于传统行业的改造作用。但是这些恐怕不是急于回归A股的中概股公司所擅长的。目前计划回归的几家公司精于商业模式的搭建,它们的回归可能是希望赶在竞争对手前面融资打击对手,这能否促成良好的竞争生态的形成?而对于目前国内资本市场来说,中概股回归也是一件需要谨慎的事情。远的不说,中概股对于A股市场的资金分流效应往往就会引起巨大的市场波动。
对于一家成熟的互联网公司而言,海外上市和境内上市并没有太大的区别。而国内互联网公司走向国际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我们看到阿里巴巴,百度等公司都纷纷在海外成立了研究所或者进行海外并购。上市与私有化都是一家公司的商业决策,在市场化环境下自有公司承担其中的后果。但是对于在中国的资本市场和整个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而言,是否能够承受起大举回归的后果是需要探讨的。要能够更好地促进互联网公司获得资本市场的扶持,政府所需要考虑的是优化互联网公司的法律环境,修改一些过时的法律规定,从而让互联网公司能够更多地直接在国内资本市场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