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琦警钟:疯狂P2P正面临崩盘风险
上帝欲使之灭亡,必先使之疯狂。古希腊悲剧作家欧底庇德斯如是说。
当前的P2P网贷行业似乎正处于疯狂之时,e租宝700亿元、大大集团40亿元、泛亚危机430亿元事件尚未平息,新三板企业鑫琦资产又出现了19亿元的兑付危机。
2月16日,鑫琦资产上海分公司爆发“到期不能兑付利息、本金”,事涉资金19亿元,牵连投资人5000人。
P2P网贷行业已进入危机频发高峰,不出意外,近期将爆发更多的崩盘、跑路事件;而互联网金融领域最为疯狂的一支,P2P网贷行业可能迎来“传导”效应,赎回与严查或许将重伤这一行业;鑫琦事件可能只是一次蝴蝶振翅,2016年,将成为P2P的死亡年。
P2P 简史
2005年3月,Zopa的诞生开启了全球的P2P金融业务,美国的Prosper、Lengding Club等企业的飞速发展将这一模式导入中国。
2006年5月,宜信旗下宜人贷进军P2P,一年后,P2P在中国开始形成互联网史上最为疯狂的一波创业潮,远超千团大战。
时至今日,国内迅速出现了超过4000家网贷平台,甚至超过100家上市公司亦进入了P2P网贷阵营,如平安旗下陆金所,民生银行旗下的民生易贷、民生转赚等。
根据网贷天眼研究院不完全统计,截至1月30日,P2P网贷平台已达3923家,其中在运营平台为2473家。
分布上,广东累计平台数量728家,山东504家,其后依次为北京、浙江、上海、江苏、安徽、湖北和四川。
尽管增速下降,但平台数量仍在增长,报告显示,1月新增P2P平台32家。
看上去很美的P2P网贷行业,由于长期的金融压抑和信贷约束而迅猛发展,立足于小微企业的P2P网贷领域疯狂野蛮生长。
大量资本的进入亦助推了这一趋势,如人人贷、有利网、积朩盒子、投哪网等迅速获得了融资,金融集团领域的平安、国企背景的开鑫贷等亦不耐寂寞,加入阵营。
但最重要的原因却不是以上,而是开设P2P网贷公司的低门槛。在网上,一套P2P网贷系统在网络上只售卖几十万元,甚至几万元、几千元的的P2P软件即可买到。
有了这套系统,注册个公司,即可开干P2P,简单么?真的很简单。
贪婪与恐惧
但当梦想照进现实,血淋淋的场景却正在不断上演。
P2P创业的低门槛,让这个行业得以野蛮生长,甚至造成了诸多“庞氏骗局”,从从容容血洗中层。
网贷天眼数据显示1月新增问题平台93家,环比上升13.41%,同比上升24%。
P2P领域的乱象可谓“匪夷所思”:鑫利源公然在官网发布“跑路公告”,808去年10月的限制提现公告,2月3日,山东泰安同鑫创投发布奇葩公告:老板被火化了。
征信、技术、监管、法律及投资者教育均严重滞后,但其背后,却是血洗中层之残酷,多少家庭倾家荡产、妻离子散?
目前P2P网贷多是以下模式:一是担保机构担保交易:由合作的小贷公司和担保机构提供双重担保模式,如有利网;二是大型金融集团推出的网贷平台,如平安陆金所,线下审核、全额担保、债权转让模式;三是债权转让模式,如宜信旗下宜人贷,采取平衡系数方式,即宜信先拿下债权,然后对其进行拆散转让;四是O2O模式,如阿里小贷模式,其特征一方面是根据信用数据做贷款,另一方面则是贷款金额不大,多为消费贷款与供应链短期贷款。
P2P的点对点贷款,其本质是是以玩钱(以资金作为标的)的商业模式,其诱惑不言而喻。
在2015年7月,央行等十部委的《P2P网贷管理暂行办法》出台,监管开始强化,对于资金托管银行、风险准备金等各方面开始严管,2016年P2P平台首次出现负增长。
此前不久,部分银行已暂停P2P充值通道,如农行、招行、交行,据了解,建行也封闭了相关接口。
甚至,全国出现了对互联网金融公司的“停批潮”。
实际上,早在2014年4月,银监会的四条红线(明确中介平台、平台自身不得担保、禁设资金池、不得非法吸收公众资金)来划定P2P的业务边界。
但似乎一切已晚,一场空前的P2P悲剧正在上演。
面对公众不顾一切“傻子般”冲进P2P企业,面对着天量的资金,犹如毒品一般让人无法自止。
此番出事的鑫琦资产,在刚刚几天前的年会上,却是姜育恒、蒋 大为、胡晴云、程雷等一众明星捧场,可谓场面宏大。E租宝也是要将LV包买光……但花天酒地背后,是投资人的血和泪。
P2P网贷领域疯狂的广告与地推、紧贴官方机构、虚假宣传与坏账率把戏、伪资金托管、自建资金池等把戏,实打实的在上演,因为在P2P的实际运营中,钱似乎最不是问题。
从投资回报率高达22%以上,再到今天的12-15%,看似高回报的P2P正变成疯狂的陷阱。
不完全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1月,全国问题平台1248家,占比30%以上。
互联网金融专家、豆芽金服CEO李世栋认为,相当部分P2P平台坏账率已达20%以上。
令人恐惧的数据,正在让众多的P2P投资人如梦初醒:你要别人的利息,别人却在要你的本金!
系统风险
这一次是鑫琦,下一个是谁?
一个接一个的崩盘,让小李(化名)心生恐惧,他是一个猎头公司的职员,因为在近二年来,他干的最多的就是帮P2P平台猎头,而对这一行业有了较早的接触。
他一口气买了91旺财、真融宝、网信、宜人贷、懒投资、陆金所等多家P2P理财产品,正是害怕风险,他较明智地进行了分散投资。
尽管值得庆幸的是他投资的平台没有出现“跑路”,但最近他却坐卧不安。因为,他最主要的投资约定到期日要到5月,而据说他的姐姐,投资额度已达百万之巨。
另外一个朋友是一位媒体高管,媳妇经不住诱惑买了近百万的P2P产品,但不幸的是,主要是泛亚,血本无归。他未参加维权,不闹,甚至都不敢去埋怨媳妇。
“这辈子不会再碰P2P产品了!”他让媳妇儿写了这样的保证。
但,更多的投资人正和小李一样,陷入恐惧,正在想方设法提回本金,那怕是损失手续费,甚至部分本金。
2016年P2P进入了死亡年。挤兑潮正在出现,P2P行业资金链紧张乃至断裂已经出现,李世栋如是认为。
系统风险正在笼罩P2P网贷。多家公司均向地歌网坦承,最近压力山大。
骗局式的e租宝、大大集团、资金池式的泛亚、坏账风险式的陆金所、资金链断裂式的鑫琦资产的“白色恐怖”之下,一场最大的危机突然来临:传导风险!
挤兑+更严厉监管双重打击之下,P2P网贷行业正面临灭顶之灾。
只是,一梦醒来,你的钱还在嘛?
PS:你的钱,还在吗?想与贵人会创始人、地歌网CEO余德沟通P2P危局的朋友们,不妨加微信号:stoneyu001,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