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优步攻城拔寨再启,斗天、斗地、斗人……
中国优步一年100城计划全面铺开,踩着羊年的短尾巴,先来18个。
文 ▍德鲁大叔
前两日,中国优步宣布,2月底之前将在现有37座城市基础上扩展18个城市,在55座城市发展优步业务。这18个城市全部集中在南区的鄂湘粤三个省份,包括东莞、湘潭等。
毛老人家早年在《奋斗自勉》中写道,“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充分表达了主席乐观、积极、不畏困难的革命主义精神。优步似乎需要把这种精神发扬光大。
与人奋斗,其乐无穷
鄂湘粤地区堪称中国革命的发源地。一来人民群众觉悟高,二来民风比较激进,对新事物非常感兴趣,接受能力也强(可以这么理解)。
作为网约专车发展的直接利益相关者,的哥的姐自然是一万个不乐意。以前是打不着车,现在是拉不着活儿,该交的份儿钱和管理费一分不少。专车、快车本就便宜,加上企业的补贴,完全就是不公平竞争。
出租司机只能是把这种不满发泄到公司头上,所以有关的士司机和专车司机大规模冲突,甚至司机冲击优步办公室的消息不绝于耳,尤其在一些出租车相对不规范的三线城市,这样的矛盾更多。
虽然去年下半年广东的Uber订单量甚至是全球第一,但之前仍然发生过冲突甚至关停的事件,未来在这18个城市,优步可能面临更多这样的问题。
除了与出租车司机的矛盾,优步还得解决和自己司机的“内部斗争”——刷单。优步办公室是个“多灾多难”的场所,由于对“疑似刷单司机”的处理,优步在杭州等地也被“自家人”围攻过。
二、三线城市司机订单量,应该很难满足司机拿到补贴所需要的订单数量,刷单问题要如何解决?经过这一年多的本地斗争,优步应该有了更好的对策。
在国外,优步提出了似乎可以根治这一问题的方案:根据手机应用检测司机的行驶数据,包括行驶速度,危险驾驶行为等数据都可以读取。
与地奋斗,其乐无穷
不论是优步在微信上的“意外抖动”,还是融资上的竞争,优步在中国最大的对手非滴滴莫属。滴滴在中国已基本覆盖所有城市,2015年完成了14.3亿订单,覆盖城市多达400座,中国优步基本难忘项背,只能屈居行业第二。
优步和滴滴最大的竞争就是对车主和乘客的双向补贴,去年专车司机行情最好的时候,单靠奖金就能实现月收入过万,乘客也有一分钱打车的福利。2015年刚过,两家企业就互喷对方去年在补贴上的投入。
本国汪和外国喵
可能通过一年多的服务,部分乘客已经从服务、界面等角度形成了特定的使用习惯。但多数专职司机都是“两个APP齐飞”,基本没有品牌忠诚度可言,要想继续巩固市场,补贴依然必不可少。
回到优步城市扩展上来。这既是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对滴滴的“釜底抽薪”。滴滴已经在海外投资了多个打车APP,结成联盟来阻击Uber,中国优步深入“敌后”,把战线拉得更长一些也不失为好办法。而B轮投资者广汽的资源也可以在南区发挥巨大作用。
为了把本地化做得更深入,在过年期间优步不仅联手携程,将20个机场的贵宾室开放给用户;在成都还开启了城际拼车(大成都才是优步真核心)。
总之,与“地头蛇”奋斗,仍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持久战。
与天奋斗,其乐无穷
相信所谓的“天”,大家心里都数。只不过这不是普通的天,而是“九重天”。
去年10月的《专车管理办法》一定让所有与此相关的从业者都“心惶惶”,从车辆定性到车龄等方面的规定,几乎结束了所有关于私家车做专车的想象。虽然只是在征求意见,但只要政策一天不确定,它就永远是专车平台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前两天北京“两会”,严重的拥堵和专车成为热议话题。有关人士称这个新规最快将在春节前后出台,相关绯闻也是层出不穷。据说,特意为专车制定了与众不同的车辆性质——“预约出租车”,这类车辆将按照里程数报废。
德鲁怕被一只窜天猴送上天,不敢枉自“揣测上意”,但条件似乎相较征求意见稿有所缓和,毕竟滴滴和优步背后站着中国企业的“半壁江山”。
从目前的情形看,最上层仍然是大政方针,优步和滴滴可能需要逐个省份甚至城市地去“磨牌照”,争取更有利于自己的地方法规。1月早些时候,广州约谈了多家企业,8万非粤A外地专车全部被取消,翻看新闻,各个城市也都有“钓鱼执法”的存在。
前路依然漫漫,看来优步要在中国市场大干一场,怒斗天地人在所难免,不知道到时候还能不能“其乐无穷”?
AutoLab关注汽车科技领域的新公司、新技术、新模式、新投资。如果你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强烈建议你通过“百度百家”关注AutoLab!或者直接微信搜索“autolab”,参与我们线上线下各种活动,结识创业大咖!